有了前面的事情的铺垫。
大会开的还算是很愉快。
双方也没有心思在进行过多的摩擦。
会议的主题就是先认识了一下新主任,然后就是一切为了生产。
“游主任您好,我是马家头的大队书记,我们大队小,只有两个生产队,不过我们有信心跟着游主任干,让我们的生活更上一层。” 蹲在老汉中间的一位站了出来说道。
“游书记您好,额是酒家沟滴,不是酒家的酒家,那是很早之前的事情,现在额们村只有六个姓咧,额们村和其他的村子不一样,人少,地也少,开荒难,吃口水就要走三里路去挑水……”
游梦琳听的这么地道的话,一时之间一个头两个大,不过好在边上有沈河给翻译了一下。
梦琳没怎么出过京城,其他地方的方言很难听得懂。
再加上说的又快九家沟都听成酒家沟了。
“老包得了吧,别上来就说你们苦你们穷,你这是在给组织找麻烦。” 人群中一个小老头看得出来。
边上小干事和沈河说了两句,点点头表示了解,看了几眼说话的老头,沈河小声的给游梦琳又介绍了一下。
这个老头就是三家庄的大队书记雷来宝,也是雷副主任的亲爹,跟他一块来的那个人是他们村的大队长叫雷盛德,雷副主任的亲哥,还有一个是民兵队长雷胜衡,刚才干事还说了一句,他们他队的会计也是他们家的,叫雷胜微,是雷副主任的小妹。
也就是说姓雷的一家把持着整个三家庄。
这比沈河查到的资料还要牛逼。
毕竟他也就来了这 才几天的时间。
还有很多消息是查不出来的,因为别人不愿意说。
这个什么三家庄肯定有问题,现在不是去翻旧账的时候,而是不管如何也要把这个春种给过去。
那是一天都等不了的。
游梦琳今天主要也是为了春种才开这个会的。
其他的两个村子,大队书记也站了起来说了几句话。
这也算是基本上认识,至于其他的人,那就以后慢慢的再说。
接下来问清楚了大概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肥料什么的。
这个是山里,不像是挨着大城市的村子,他们随时可以拉了桶车去城里收粪,这边的肥料主要是牲畜的肥料,还有人的粪便。
至于多少就得看村子里面所有人的贡献。
这个时候还是那句话,敢出去拉屎的那都是狠人。
尤其是熊孩子,敢出去拉屎,被大人知道,肯定拉回家打一顿。
又问了灌溉问题。
结果都是低头不说话。
游梦琳拍了桌子才有人说了一句,看天吃饭,距离河道近的,要是天旱的,可以挑水上山,可是远的……
游梦琳也知道了问题所在,归根结底还是水的问题。
转头看了看沈河,沈河只能给媳妇一个帅气的微笑。
意思就是交给他没问题。
有梦琳了解了,咳嗽了两声“同志们,这里生活很艰苦,不过我们来到了这里就是为了解决大伙问题的,咱们公社旗下的4个大队,请给我最多一年的时间,我们会给每个村子都打上最少一口井,或者引其他地方的水过来。”
游梦琳伸着一根手白生生的指头说道,这根手指晃的所有人有点眼晕。
既然主任都说了,大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
这么多年都坚持过来了,再坚持一年的时间而已,他们等得起。
散了会以后其他的人都离开了,游梦琳留下了自己管理的两个大队来的人。
她要认真询问一下大队里面的事情。
沈河则是在他们说说话的时候记录着什么。
两个大队的干部,这次谈话唯一一记着的就是有游梦琳好看的面容和面前那杯好喝的茶水。
至于两边人问了什么,答了什么,都有些模模糊糊的。
一阵风吹来,所有的人的脖子都缩了缩。
两队人出了公社赶紧一队朝南,一队朝东,各自回家。
公社这里太邪门了。
沈河把自己记录的东西给了游梦琳。
虽然很多事情也是两个队长道听途说的,可总也有空穴来风的时候。
这次的谈话主要是问了两个村子的事情,捎带着又问了另外两个村子。
虽然有些收获,但是不能把它做成证据。
所以说一切还是为了稳定和春种秋收。
等过了秋后,到时候一并算账。
沈河还得去4个村子都走访一下,不去实地看看哪里知道水脉在哪?
雷副主任管理的两个村子先不急,毕竟他们村下面就有一条河。
自己媳妇儿这两个村子得赶紧的,不然弄不好,夏天要是干旱起来,就有大问题。
当天下午沈河带着一个熟悉两个村子的一名干事就出了公社。
公社周围还稍微有点儿能看到的树。
除了公社的范围,就是山上都没有几棵树了。
不光是树,还有路的问题。
想要富先修路,修完了路还得种上树。
沈河又感觉自己的肩膀重了两分。
没有进村子,只是在村子边上先看了看,以前这里是有一条河的,不过前几年也就是61 62年的事情,这条河直接断流了,断流以后就再也没有来过水。
至于什么原因,也没有人去看过。
因为他们顺着河道走了两天,也没有看到有水的迹象。
这是一个希望,不过先作为备选方案。
马家头大队是在一个山坳里面,从山上往下看,这个形状就和一个马头一样,进来的路窄,进去之后非常的宽阔。
所以马家头的村民就世代住在了这里。
沿着山坡往上,就是一个一个的窑洞。
沈河觉得这就和蜂巢差不多的即视感。
出了马头这边,往下走,大概就是马脖子那一大片地方都是平地,两边也有平缓的山坡。
整个村子的土地就在这里了。
这时候村子里面也只有几个不能下地的老人和几个只有一两岁的孩子。
其他人则是凡是能下地的全部都要下地干活。
农忙的时候想要休息,那是不可能的。
基本上早上五六点就得起,干到中午,在地头上吃了饭,稍微休息一下喝口水,继续干到晚上大概看不到手里锄头位置了才罢休。
人多了还好,可整个马家头也就只有100来户,能干活的也就是三四百人,这也已经是把所有能动的人都算上了。
马家头也是分了两个大队,中间的平地以曾经的河沟为界一分为二,一边是一队的,一边是二队的。
两边干活,虽然说是互不干扰,但是那边干的慢,这边也会下手去帮忙。
时间长了其实也没有什么一队二队的。
沈河和干事两人上了山头。
整个马家头开垦出来的地方,也只有这一片地方的1\/3。
以前那些平地的地方应该也是可以种地的,由于人慢慢变少,那里面也荒芜了起来。
慢慢来会好的。
而且沈河的风水也不是白学的。
站在高处看了一下,哪里有水,已经一目了然。
至于如何才能让水源达到最高的价值,当然是得让媳妇了来动第一铁锹。
“小林,咱们去下一个村子。”
“领导,这里看完了吗?” 小林挠挠头说的,他也没看出来沈河的都看了些什么。
就是拔了两根草,又抓几把土,后来就是爬上山坡四周看了看。
这就完了?
领导说什么他跟着做就行了。
两人骑上车子,出了马家头,朝着九家沟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