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票倒是可以先留着,刚给一家老小做了一身灯芯绒厚外套,无论是秋天单穿、还是冬天套棉袄都够了。
棉袄她和老太太不缺,去年做的棉袄还很暖和,倒是得给小堂弟做件出门穿的厚棉服。
但布匹柜台没找到适合小宝宝过年穿的喜庆花色,等过阵子再看,反正离过年还有一两个月呢,兴许年前会有布匹厂家开着大卡车来国营商场门口直销。
该买的都买了,拎着东西回家。
路过菜站,想起还有张一斤的肉票。
但此刻的菜站别说肉,就是刮干净肉的棒子骨都卖完了。
谢姎脚步一顿,拐去了黑市。
黑市也没看到肉,但看到了湖蟹。
秋风起、湖蟹肥。
十一月底,正是湖蟹肥得流油的时候。
她花了三块钱,把一桶湖蟹包圆了。
大杂院天井里,郭寡妇在问推着孙子晒太阳的谢奶奶:
“婶子,你家种的蔬菜种类咋那么多?是从哪儿买的种子?我去种子站都没看到几种。”
谢奶奶也不知道孙女从哪儿淘来的,不过孙女接管小菜园是去东江县接了小孙子回来以后,估摸是在那里看到带回来的吧,于是就说:
“大概是姎姎从东江县带回来的,回头我问问她还有没有多的,有的话匀你几粒。”
“那感情好!姎姎现在越来越能干了,听说前段时间还得到了厂里的表彰?”
提到这事儿,谢奶奶就高兴地合不拢嘴:“这孩子,事先都没和我说,直到表彰下来才知道,这不,奖励了她一对暖水瓶。我给她攒着到时候做嫁妆。”
至于调去技术科涨工资这事就不说了,该低调还是要低调。
她家老的老、小的小,闷声发财才最稳妥。
刚闪过这个念头,就见她孙女提着两双新买的棉皮鞋、一大网兜湖蟹还有一篮杂货回来了。
谢奶奶:“……”
家里有个手指缝不是一般大的孙女,还低调得起来吗?
谢姎和郭寡妇打了声招呼,就忙碌开了。
她看到湖蟹就想到了蟹黄面,但拆蟹肉是个工夫活,中午肯定赶不及吃,所以中午就吃香辣蟹,余下的蟹全部蒸熟,午饭后把蟹肉蟹黄拆出来炒蟹黄酱,晚上吃蟹黄面。
不过谢奶奶年纪大了,不能吃太辣,中午的香辣蟹没放太多辣椒。
但饶是如此,霸道浓郁的香味从谢家厨房飘出来,勾得左邻右舍都没心思吃自己的饭了。
“谢家又在做什么好菜了?一天天的馋死人了。”
“我看到谢姎提了一大网兜湖蟹回来,中午吃的就是湖蟹吧?”
“湖蟹不是没什么味吗?怎么这么香?”
“妈,湖蟹是不是不要票?咱家什么时候也买几只尝尝。”
王琳闻着空气里挥之不去的香味,看着桌上寡淡的饭菜,顿时失了胃口。
“都是壳没啥肉,有什么好吃的。”牛翠芬没好气地说,“就算不要票也要钱啊,听谢老太说那一网兜蟹要三块钱呢,差不多能割两斤半肉了,也就她家有钱买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
“爸,谢姎真的调去技术科了?”王韬好奇地问,“那她岂不是涨工资了?不是说技术员起底工资就比车间高吗?”
“嗯。”王国利也是机械厂职工,当然知道这事,“技术员起步工资45。”
“这么高?”
不止王韬,王琳都羡慕了。
牛翠芬心里也酸得不行,要是她闺女没去念高中,也是初中毕业就进厂子,以她的机灵劲,没准也能让家里三五不时吃上肉呢。
“琳琳,你好好努力,争取考个大学。”牛翠芬转头看向闺女,“考上大学不但工作包分配,还能当干部。”
“知道了知道了。”王琳撇撇嘴,“就知道催我读书,我催你买点肉怎么就听不进呢?”
“……”
而有幸尝到香辣蟹的郑家,都在一个劲地说“好吃”。
“没想到姎姎姐的厨艺也这么好,我以为她只会做衣裳,不太会做饭。”
郑苗苗嗦着香辣蟹的汤汁,满足地喟叹一声:
“真鲜啊!妈,咱家什么时候也买几只湖蟹来吃?”
“下回看到了就买。”
苗兰第一次觉得湖蟹竟然也能这么下饭,下回看到买几只回来也这么做来吃。
谢家也在菜肴散发的香气和氤氲的热气中开饭了。
谢奶奶不是第一次吃湖蟹,只是上一次距离现在有些遥远了,吃着香辣蟹,不免想到已故的老头子,眼眶有些湿润。
“你爷爷要是还在,这会儿指定温上一壶黄酒。”
“那明年清明,我蒸几只湖蟹,温一壶黄酒去看爷爷。”
“好好。”
祖孙俩一边吃着美味的香辣蟹,一边聊着家常。
“对了,你回来之前,你郭婶子正问我咱家小菜园的菜种哪里买的,我说你是从东江县带回来的,你手头要还有的话,要不匀几粒给她?”
谢姎点点头:“有的,一会儿我拿些给她。不过现在种来不及了吧?她想吃,可以上我们家菜地摘点儿。”
谢姎种的芦笋、茼蒿、香菜、木耳菜,加上之前谢奶奶种着的韭菜、芹菜、葱姜蒜,在植物营养液的浇灌下,长势极好,就那么一小块菜地,自家一天两顿地摘竟然吃不完。
还有红薯叶和红薯藤,剪了又长,长了又剪,口感依然很嫩。
不愧是精心筛选的良种与植物营养液二合一的加成效果。
她开始期待地里的红薯了,想必也会很好吃吧。
吃过午饭,谢姎没有忙着拆蟹肉,而是先去了趟西耳房,拿了些喜阴的蔬菜种子,分别用纸包好,写上菜种名,给郭寡妇送去了。
顺便让她去自家菜地摘点儿,多没有,每种摘个一碗的量尝个鲜还是有的。
郭寡妇一脸感激:“那可太谢谢你了姎姎。婶子没什么好东西可以谢你……对了,你家什么时候买煤球?我让你丽华姐陪你去,你一个人不好运回来。还有冬储萝卜、大白菜你家订好了吗?啥时候去搬你提前说一声,你丽华姐要是请不出假,婶子陪你去,你奶奶还要照顾你弟弟呢,家里总要留个人。”
“……”
最近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还真的给忘了囤煤、囤冬菜这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