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这天李毓芬和赵家云都拖家带口的回娘家去了。
胡惠知年前回家的时候说过大年初二不回去。
她现在的情况坐自行车不舒服,走路多了更不舒服。
等生完孩子满月了再回去过几天。
所以她今天留在家里接待大姑姐王旭华,和小姑王红霞一家。
小姑家两个儿子陪着媳妇回娘家了,所以两口子是带着小闺女祝愿一起来的。
“愿愿回来啦?乡下日子过得咋样?累不累啊?”
王红霞当时本想把祝愿调到胡惠知娘家生产队。
但是去晚了,胡家生产队那边知青名额已满。
大队里本就不是很愿意接受知青的到来,更别提名额再多一个了。
没办法只能安排在同一个县城的另一个公社生产队。
好在离的不算远,过年过节回城方便的很。
王红霞跟祝健康经常周末休息的时候大包小包去乡下看闺女。
不指望她挣多少工分,他们两口子有钱贴补她。
“你们每次去都带了很多东西?”罗立群听的直皱眉。
王红霞还没反应过来有什么不对:“是啊,他们那个公社条件也就一般般,供销社里好多东西压根买不到。
再说了,我想着多带点东西给愿愿,她也好跟一同住的知青打好关系,跟生产队里的人打好关系,平时干活的时候好歹能有人帮她一把。”
王红霞去看了祝愿的住宿条件,要不是担心太过招摇,她都想请人在知青院边上重新盖一间屋子。
小小一间屋子住的满满登登,人进去连挪脚的地方都没有。
还好女孩子一般都爱干净,要是一屋子住的都是男生,汗臭味,臭脚丫子味,那味道绝对能熏死人。
看她还没意识到哪里有问题,罗立群再次提醒:“你光想着愿愿生活轻松点,就没想过手里那么多好东西,一个姑娘家在乡下会不会被人惦记?
以前那么多女知青下乡没多久就嫁人的事情你就没听说过?还是你想愿愿以后也找个乡下的男人嫁了?”
王红霞原本笑呵呵的脸,慢慢收起了笑容。
“这,这跟我去看愿愿有什么关系?我都很愿愿说过了,找对象必须回城里找。
现在风头紧,等过两年我就把工作传给她,让她回城来,在乡下待两年不过是堵外面人的口罢了。”
“那这一两年呢?生产队里的人都知道祝愿家里条件好,经常给她带不少好东西。
有哪些心眼子坏的,不小心跟愿愿有了点接触,或者使点坏手段,到了那时候你咋办?
女孩子的名声多重要啊,你别忘了想要回城,得大队长开同意回城的证明,还有迁户口。
你说大队长是站在自己大队社员那边,还是站在知青这边?”
在乡下名声坏了,到时想不嫁都不行。
周围的风言风语照样害死人。
王红霞原本红润的脸颊逐渐发白。
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多愚蠢。
万一真的被人坏了名声,她岂不是得捏着鼻子认下?这怎么行。
下乡不过是政策,迟早都是要回城的呀,绝对不能因为这种事留在乡下。
“那,那咋办啊?绝对不能让愿愿嫁到乡下啊。”
“还能咋办,赶紧想办法让她回城啊,乡下又没熟人照看,万一再耽误下去出点啥事后悔都来不及。”
王红霞连忙点点头:“行,我明天就去知青办问问,愿愿在乡下待了半年了,这时候我把工作转给她总不会再出问题。
对了,旭华,我记得你小姑子也是跟愿愿同一批下乡的知青,她在乡下咋样啊?”
王旭华说起小姑子,呵呵冷笑两声:“她?除了写信回来要钱要东西,不就整天跟在男人身后跑,迟早让人家骗的裤衩子都不剩。”
字面上的意思,被人睡了也白睡。
“你们都不知道,她下乡之前喜欢同班的一个同学,之前还想要我的工作,把那个男生一起留在城里。
但是我没同意,那男的一看工作没希望了,直接不带搭理她的,她非得厚着脸皮跟那个男生去了一个地方下乡。
刚下火车就写信让我公婆寄钱寄东西。
我婆婆那个人哪里经得住她哄呀,结果弄点好东西全让她送那男生了。”
王旭华都气到无语,一个大姑娘整天跟在男人的屁股后面献殷勤,也不听听外面的人都怎么说,郭家的脸都让她丢光了。
公婆的钱是他们自己的,反正她不惦记,但是也别想把啥都贴给闺女了,有点啥事又来找她。
郭怀勇的该负的责任她不阻拦,但是也别想她帮什么。
“你婆婆是个拎不清的,以后远着点吧,别让你小姑子在乡下的那点事连累到你们。
她既然下乡了,千万别让她把那个男的带回来,不然岂不是要靠你公婆养活啊?
你公婆也是,孙子孙女不管,管那些吃里扒外的,看以后能有啥好结果。”
“我跟他们说了,他们寄东西去我不管,但是不许郭茜茜把那个男的带回来,更别想打工作的主意。
我公婆的工作以后退休了退休金不少,要是现在把工作让出去,以后没有退休金再来靠我们养?想得美。”
王旭华才不愿意,如果是郭茜茜回城接受郭母的工作,她无话可说,那是人家的亲闺女,她没资格说那话。
但是郭茜茜别想两头都占,让那个男的回城接手郭父的工作。
弄的两老的一份退休工资都没有,以郭茜茜的德行,以后绝对不可能给两老的家养老。
最后岂不是工作和钱带走了,养老的责任全扔给他们两口子。
要知道现在的工人退休可不仅仅是有退休工资,还有医疗保障,大病小情不用自己花钱。
尤其是年纪大的老人,身上总会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今天检查明天吃药。
如果全靠自费,王旭华两口子的工资养两个孩子,再养两个老人,压力肯定是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