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副主任的康复像长了翅膀的麻雀,一夜之间飞遍了县城的大街小巷。沈明辉蹲在县医院后院的冬青丛里,听着两个护士的对话:“听说张主任吃了沈家的‘祖传秘方’,那药引子还是西山的千年树根呢!”
“嘘——”另一个护士紧张地张望,“革委会的人昨天来查过药房记录,沈护士长说药方是她太奶奶传的,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少年捏碎手中的草叶,灵泉浸泡过的汁液在指尖留下淡绿色痕迹。他摸出藏在袖口的微型录音器,按下停止键——这已经是今天收集到的第七段“秘方传闻”。
“明辉,”沈明远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二叔让你立刻回农场,革委会的调查组下午就到。”
农场的秘密会议室里,沈默轩正在烧毁一批旧账本,火苗照亮了他紧绷的下颌线:“张副主任的主治医生收了调查组的好处,把‘灵泉护肝草’的事说了出去。现在他们要查‘封建迷信药方’,重点是——”他看向沈明辉,“你设计的自动注射器残留的草药成分。”
少年从背包里取出一个金属盒,里面装着注射器的熔毁残渣:“残留成分已经检测过,主要是普通护肝草和维生素,灵泉活性物质低于0.1%,仪器测不出来。”
“但他们会查沈家的‘祖传秘方’,”沈默兰插话,她刚从医院赶来,护士帽还歪在头上,“调查组要求查看太奶奶的手抄本,还有……”她犹豫了一下,“要求明辉演示药方的熬制过程。”
沈明辉一愣:“为什么是我?”
“因为医院监控拍到你进出病房,”沈默远皱眉,“他们怀疑你是‘秘方传承人’。”
少年的指尖陀螺开始转动,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他忽然停住陀螺:“我可以伪造一个手抄本,用明朝的纸和墨,加一点空间的虫蛀痕迹——”
“不够,”沈默轩打断他,“调查组里有文物专家,纸张年份能检测出来。”
“那就用‘科学解释’,”沈明辉眼睛发亮,“把灵泉护肝草的疗效归因于‘植物碱与人体酶的化学反应’,我可以设计一个假的实验室,用试管和试剂演示。”
沈默轩挑眉:“具体怎么做?”
“用酚酞和氢氧化钠模拟草药显色反应,”沈明辉迅速在黑板上画出流程图,“灵泉草煎剂是碱性,遇到酚酞会变红,我就说这是‘有效成分提取’。再用淀粉和碘酒模拟‘护肝活性测试’,蓝色退去说明‘毒素被中和’。”
沈默兰看着流程图,眼中闪过惊讶:“这些实验步骤……”
“都是从《化学趣味实验》上学的,”沈明辉道,“上个月用空间的玉米淀粉试过,效果很好。”
沈默轩沉思片刻,点头同意:“明远,你去县图书馆借《本草纲目》和《千金方》,明辉负责伪造实验记录,兰兰去医院拿空白的检测报告——我们要让调查组看到他们想看到的‘科学证据’。”
下午三点,调查组准时抵达农场。为首的王科长戴着金丝眼镜,目光在沈明辉身上停留:“听说你是沈家 youngest 的传人?”
“我只是帮姐姐整理草药,”少年低头,露出恰到好处的惶恐,“秘方是二姐在管。”
沈默兰适时拿出一个红绸包裹的木盒,里面是泛黄的“太奶奶手抄本”——实际上是沈明辉用烘干机烤黄的宣纸,上面的字迹是用左手反写后拓印的,边缘还撒了蚕蛾幼虫,制造虫蛀效果。
王科长翻开本子,页面上“护肝草方”的旁注写着:“取西山阴面草根,以露水煎煮三时辰,加陈年米醋三滴……”他皱眉:“露水煮药?这不是迷信吗?”
“不是露水,”沈明辉突然开口,“是‘晨间山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他指向院子里的石磨,“我们用这个石磨碾磨草根,模拟古代制药工艺。”
调查组被带到临时搭建的“实验室”,沈明辉穿上白大褂,袖口露出一截自制的电子表——表面显示的不是时间,而是灵泉浓度检测仪的实时数据。他拿起装有灵泉草煎剂的试管,余光瞥见沈默轩站在门口,玉佩在衬衫口袋里若隐若现。
“首先,提取有效成分。”少年将煎剂过滤,滴入酚酞试液,溶液立刻变红。人群中发出惊呼,王科长的眼镜滑到鼻尖:“这是什么反应?”
“植物碱与酚酞的显色反应,”沈明辉拿起ph试纸,“溶液ph值9.2,说明含有碱性化合物。”他又加入稀盐酸,红色退去,“酸碱中和后,有效成分被激活。”
接下来是“护肝活性测试”。沈明辉将淀粉溶液与碘酒混合,液体变成深蓝色,然后加入处理后的煎剂,蓝色逐渐退去。“淀粉代表肝内毒素,碘酒是检测剂,”他解释道,“退色说明煎剂能分解毒素——原理和医院的转氨酶检测类似。”
王科长凑近试管,神色狐疑:“为什么不用现代仪器检测?”
“我们试过,”沈默兰递上伪造的检测报告,“县医院的光谱分析仪显示,煎剂含有未知有机化合物,可能是有效成分。”她顿了顿,“不过我们不敢继续研究,怕违反政策。”
调查组的文物专家突然开口:“手抄本的纸张检测过吗?”
沈明辉的心提到嗓子眼,却见沈默轩微笑着递上一张纸:“这是县文物站的鉴定报告,纸张是民国时期的宣纸,墨迹是松烟墨。”实际上,鉴定人是老周的黑市朋友,报告上的公章是沈明辉用橡皮刻的。
暮色四合时,调查组终于离开。沈明辉瘫坐在实验室的椅子上,汗水浸透了白大褂。沈明远递来一杯灵泉茶,少年喝了一口,感觉疲惫感瞬间消退——这是稀释一千倍的灵泉,专门用来恢复体力。
“明辉,”沈默轩走进来,手里拿着手抄本,“你设计的虫蛀痕迹很逼真,连文物专家都没看出破绽。”
少年摇头:“是二叔教得好,上周让我观察真正的古籍虫蛀规律。”他摸出电子表,屏幕上显示“灵泉浓度:0.05%”,“调查组的车装了金属探测器,幸好我们没带任何空间设备。”
沈默兰突然笑了:“王科长临走时说,这个药方可以‘批判地继承’,说不定还能拿去评‘民间医药创新奖’。”
“这不是好事,”沈默轩皱眉,“表扬意味着更多关注。明辉,你明天去县城买些化工原料,我们需要设计更复杂的‘科学实验’,让秘方看起来既合理又难以复制。”
深夜,沈明辉在农场的秘密车间里调试新的实验装置。他将灵泉草煎剂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真正的灵泉水,一份加入普通水,用不同颜色的LEd灯照射——这是他发明的“生物能可视化装置”,实际上是利用荧光染料模拟灵泉的活性反应。
“明辉,”沈明远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从黑市买来的《有机化学实验手册》,“二叔说,下次调查组来,你可以演示‘层析法分离有效成分’。”
少年点头,目光落在实验台上的微型离心机——这是他用缝纫机马达改装的,转速可达每分钟三千转。“层析法需要精确控制温度,”他喃喃自语,“或许可以用空间的恒温石做层析柱……”
沈明远立刻阻止:“不行,恒温石是空间核心区的东西,不能暴露。”
“那就用半导体致冷片,”沈明辉打开工具箱,“虽然效果差些,但足以应付演示。”
凌晨三点,少年终于完成装置调试。他看着试管里的层析液呈现出不同的色带,忽然想起空间里的灵泉分层——最上层是清水,中层是乳白色的活性层,底层是沉淀的矿物质。
“哥,”他轻声说,“如果有一天,我能把灵泉的成分真正分析出来,是不是就能光明正大地用它救人了?”
沈明远摸着弟弟的头,窗外的星光映在少年专注的脸上:“会的,但不是现在。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个想拆穿秘密的人,都被我们制造的‘科学迷雾’迷住眼睛。”
少年笑了,转动指尖陀螺。陀螺在实验台上投下复杂的影子,像极了空间穹顶上的星图。他知道,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成长,而沈家的秘密,终将在这些成长中变得更加坚韧,如同被千锤百炼的钢铁,虽然隐藏锋芒,却足以抵御任何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