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辉趴在空间的时间流速装置旁,鼻尖几乎贴到齿轮组上。他手中的放大镜随着呼吸微微颤动,将阳光聚焦在齿轮缝隙间——那里卡着一小块灵泉结晶,正发出微弱的蓝光。
“明辉,”沈明远的声音从上方传来,“二叔说调查组的技术专家下午就到,你这边……”
“还有三个齿轮需要调整,”少年头也不抬,“结晶碎片导致传动比偏差0.03%,可能引发时间流速不稳定。”他忽然抬头,眼中映着齿轮的阴影,“哥,你说他们会不会带频谱分析仪来?”
沈明远皱眉:“就算带来,也测不出灵泉的能量波动——你不是加装了电磁屏蔽罩吗?”
“屏蔽罩能挡仪器,挡不住人的眼睛,”沈明辉用镊子夹出结晶碎片,碎片在掌心化作光点,“专家会盯着装置的能耗数据,而我们的时间流速装置……”
“每运行一小时消耗的灵泉相当于十亩农田的灌溉量。”沈默轩的声音突然响起,他从密道走进装置室,手里拿着一份伪造的《新型节能设备检测报告》,“所以我们要让专家看到的能耗,是正常工业设备的三倍——但产出是十倍。”
少年眼睛一亮:“假装高能耗高产出,让他们以为是‘效率突破’,而不是‘能源异常’。”他迅速计算,在黑板上写下公式,“如果用空间的聚光镜反射阳光,模拟高能耗的发热现象,同时用灵泉冷却系统维持室温……”
“就说这是‘光能转化实验’,”沈默轩点头,“明远,去县五金厂借两台废旧的锅炉,改装成‘光能接收装置’,明辉负责布线,用LEd灯模拟热能反应。”
午间的农场弥漫着柴油味,沈明辉蹲在改装后的锅炉旁,将红色LEd灯带缠绕在散热口,远远看去就像烧红的铁板。他摸出一个温控传感器,设定为45c——这个温度既能让人感觉“高温”,又不会烫伤手指。
“明辉,”沈默兰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专家车队还有二十分钟到,张副主任也来了,说是要当‘疗效见证人’。”
少年心中一紧,张副主任的出现可能打乱计划。他迅速跑回实验室,从冰箱里取出预先准备的“疲劳素注射液”——一种能暂时升高转氨酶的药物,是他用空间的植物毒素稀释万倍制成的。
“哥,”他将注射液递给沈明远,“等下我会故意碰倒试剂瓶,你趁机给张副主任注射,半小时后他的肝功能指标就会‘复发’。”
沈明远接过针管,金属外壳上还凝着水珠:“这样太冒险,万一被发现……”
“不会,”沈明辉转动指尖陀螺,“我设计了自动弹开的试剂瓶,碰撞时会释放烟雾弹,干扰视线。”他指向天花板,“监控摄像头已经被我接入循环录像,画面会定格在‘意外发生前’。”
调查组抵达时,沈明辉正在装置室门口擦拭“汗水”。为首的技术专家李工戴着安全帽,目光在锅炉的LEd“高温区”停留:“小同志,这装置的能耗数据……”
“请这边看,”沈明辉引导众人到监控屏前,“这是实时能耗曲线,峰值出现在下午两点,与太阳光照强度吻合。”他按下遥控器,屏幕上跳起夸张的波浪线,实则是他提前录入的假数据。
李工皱眉:“能耗波动太大,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所以我们在测试储能模块,”沈明辉打开一个木箱,里面是用空间磁石伪装的“储能电池”,“这些磁石能储存光能,慢慢释放——就像古人说的‘聚天地之灵气’。”
这句话让调查组里的文物专家眼睛一亮:“果然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就在这时,沈默兰扶着张副主任走进来。少年立刻假装慌乱,打翻了桌上的试剂瓶。玻璃碎裂声中,他趁机撞向沈明远,后者精准地将注射液推进张副主任的手臂。
“哎呀!”沈默兰惊呼,“张主任,您怎么脸色这么差?”
张副主任按着手臂,忽然皱眉:“我……我感觉头晕,像是肝病复发了。”
沈明辉立刻拿起听诊器,眼中闪过一丝愧疚:“心率过速,转氨酶可能升高了——快,用我们的‘光能治疗仪’!”
他引导张副主任躺在装置旁的躺椅上,偷偷启动灵泉喷雾系统——细密的水雾中含有万分之一的灵泉水,足以压制药物效果,又不会被检测到。五分钟后,张副主任的脸色逐渐好转。
“奇迹!”文物专家惊叹,“刚才的不适一定是‘暝眩反应’,说明药方在起效!”
李工却依然怀疑:“我需要采集装置的能量样本。”
“当然可以,”沈明辉递上预先准备的金属盒,里面是用灵泉结晶粉末和普通铁粉混合的“样本”,“不过友情提示,样本有轻微放射性,需用铅盒保存。”
李工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接过盒子。沈明辉注意到他的手指在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辐射,而是兴奋。少年心中暗笑,知道对方会在样本中检测到“未知元素”,而那正是他混入的陨石碎片粉末。
傍晚,调查组带着“重大发现”离开。沈默轩看着他们的车队消失在尘土中,转头对沈明辉说:“你设计的‘暝眩反应’和‘放射性样本’很巧妙,但下次不许用人体做实验。”
少年低头:“张副主任的身体已经用灵泉调理过,注射液不会有后遗症。”他摸出检测报告,“转氨酶数值在安全范围内,明天就会恢复正常。”
沈默兰叹了口气:“调查组说明天要带省报记者来采访,说是要做‘传统科技复兴’的专题报道。”
“这是好事,”沈默轩道,“明辉,你准备一下,明天展示‘光能治疗仪’的‘历史渊源’——把太奶奶的手抄本和装置图纸摆在一起,强调‘古今结合’。”
深夜,沈明辉在空间里清洗实验器材,灵泉水流过指尖,带走一天的疲惫。他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忽然想起张副主任在装置旁问他的话:“小辉,你真的相信这些光能吗?”
“我相信的不是光能,”少年对着泉水喃喃自语,“是让秘密活下去的智慧。”
沈明远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样张,头版标题是《神秘药方背后的科学密码》。“省报记者想拍你操作装置的照片,”他说,“二叔让你穿上白大褂,戴上护目镜,遮住半张脸。”
“这样更有‘科学家’的神秘感,”沈明辉笑道,“对了,哥,我改良了时间流速装置的传动比,现在每运行一小时消耗的灵泉减少了20%。”
“怎么做到的?”
“用了空间的蝴蝶翅膀结构,”少年眼中闪烁着光芒,“仿生学原理,齿轮表面的纹路模拟蝴蝶鳞片,能减少摩擦损耗。”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微型齿轮,齿面上刻着精细的鳞片状花纹,“这是用灵泉淬火的,硬度比普通钢高五倍。”
沈明远接过齿轮,感受到指尖的凉意——那是灵泉特有的温度。他忽然想起沈默轩说过,沈家的秘密就像这齿轮,必须精密咬合,环环相扣,才能在时代的巨轮下存活。
“明辉,”他轻声说,“你知道吗?二叔年轻的时候,用灵泉泡过的木头做过一个玩具风车,风吹起来能转一整天。现在你做的这些装置,就像那个风车的延续。”
少年笑了,将齿轮放入工具箱:“不同的是,风车只能骗骗小孩,而我们的装置能骗住整个世界。”
窗外,农场的灯塔亮起,光芒穿透夜色,像是沈家在黑暗中举起的火把。沈明辉摸出一张纸,纸上是他新画的装置图,标题是《灵能伪装系统2.0》。他知道,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进化,而沈家的秘密,终将在这些进化中成为不可撼动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