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周班主不愧是排戏排了几十年的戏曲人,他很快就从卫辞写的剧本里察觉到了猫腻。
因此在看完《红糖记》后,小心翼翼问道:
“小人斗胆,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大人。”
卫辞点头:
“你说吧。”
得到卫辞的应允周班主这才道:
敢问大人,之所以写这出戏可是要宣扬静江的红糖?”
卫辞闻言十分意外,没想到这位周班主一下就看出了他的意图。
他好奇询问周班主:
“何以见得?”
周班主道:
“大人的戏情节曲折,人物鲜明,情感真挚,十分亮眼,这戏的写法小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只是在中间的这段哭戏中,李红儿的唱词本来悲痛欲绝,让人闻者伤心,听者流泪,肝肠寸断。
可大人却句句都在让李红儿唱红糖制作之法,且字字不离百越静江。
小人只能大胆猜测,大人这出戏就是想宣扬静江的红糖。”
听完周班主页的分析卫辞笑笑:
“不错,本府正是想借此戏宣扬静江红糖。
你既看出了本府的意图,可有法子助本府将这《红糖记》改的老少咸宜,能唱遍我整个大周?”
闻听此言周班主深深吐了口气,如今静江人都说知府大人是个难得的好官。
本来他还没什么感觉,觉得当官的不都一个样。
眼下他亲眼目睹,知府大人为了宣扬静江的红糖名声亲自下场写戏。
这样的官员,不管怎么说也比那些尸位素餐,只知道收受贿赂的官老爷都强多了。
思及此,周班主向卫辞拱手行了一礼道:
“大人放心,小人定会竭尽所能,替大人把这出戏改好。”
卫辞笑笑:
“好,那本府便将这《红糖记》交于你们霓裳苑,指望你们不会让本府失望。”
将《红糖记》交给霓裳苑后,卫辞抽出时间,又多次见了灵川县的马知县和灵川县的一些学子。
马知县对于卫辞想要在灵川县种植诸柘一事心有顾虑。
民以食为天,当下人是很难接受好好的良田不种粮食改种别的。
灵川县是马知县的治下,他总觉得卫辞年轻,他的想法更是天马行空。
但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卫辞比他官大又何止一级。
对于卫辞的想法他心中再不认同,也只能积极配合。
否则若是卫辞给他穿小鞋,那他的官途也算到头了。
卫辞忙的时候何琇莹也没闲着,卫家种了几株山茶花。
这是一种花期很长的花朵,每年的十月到第二年的五月都有花开放。
何琇莹以观赏山茶花为由,邀请了静江几位夫人到家中做客。
席间给众人上了一道马蹄糕,马蹄糕这种糕点也不罕见,在座的诸位夫人都吃过。
但卫家的马蹄糕稀奇的是撒了一层细白糖,闫通判的儿媳妇也在场。
她为了讨好何琇莹,当着众人的面绘声绘色的说起了卫知府多爱重何夫人。
知道何夫人爱吃撒了白糖的马蹄糕,特意亲自去学了制作白糖的方法。
只为了让何夫人在静江也能吃到最正宗的马蹄糕。
其实后宅夫人社交,甭管暗地里要传播什么消息。
表面上是离不开显摆衣裳首饰,以及家中夫君宠爱的。
在坐的几位夫人都知道卫知府洁身自好,听说家中别提妾室,连通房都没一个。
现又听说卫知府居然为了讨夫人开心,还亲自制作白糖,此时此刻,在场的女子心都不由自主的酸了。
她们的夫君别说亲自做她们爱吃的点心了,就是能记住她们爱吃什么就不错了。
当然有人心酸,也有人敏感,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白糖制作方法乃是江南一些制糖厂不外传的秘方。
百越之地可无人会做,知府大人居然知道怎么做。
虽说知府家的秘方没人好打主意,但若是这方法能换来源源不断的银子,想来卫知府应该也不会拒绝吧。
就这样,何琇莹通过闫通判儿媳的口把卫辞手中有制作白糖方法的事传了出去。
想来很快就会有人惦记上这制作白糖的方法了。
碍于卫辞的身份他们是不敢觊觎这方子的。
但等他们知道卫辞不介意把这方法拿出去做生意,那他们一个个就该想着法找上门了。
到时候,他们想得到这秘方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还不由着卫辞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