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老太太一番胡话,直接图穷匕见,李扶音拿起手帕,捂嘴一笑。
“成老夫人,我何时说过我在玩笑,要知道,我阿爹是苏州刺史,他所做的就代表李家的决心,哪里是我这个小女郎可以置喙的。
再有就是,我的长辈远在长安呢,我不知您以何种身份在对我说教,改天我要问一下阿娘,老夫人您是我哪门子的长辈?”
成老夫人指着她,手臂一直在颤抖。
“你……你在戏弄老身!”
李扶音可担不起这黑锅,她站起来微微一笑:“不敢,但是阿拙有一个问题想要讨教一下老妇人:您宣扬所谓的‘三从四德’意欲何为?
要知道,霁朝在开国之初就已经解除了对女性的禁令,对前朝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改革,支持女性自立门户,以及寡妇再嫁等一系列行为,反对缠足、溺婴等违反人性的观念。
您,是在跟国法唱反调吗?”
这名头太大了,成老夫人急忙反驳:“我没有,你胡说!”
“如此最好,天色不早了,我等告退。”
李扶音和宁如薇站起来,躬身行礼,果断离开厢房。
两人走远,还能听见里面杯子破碎的声音,她们对视一眼,双双笑开了。
“也不知道有些老学究,为什么一直怂恿将‘三从四德’纳入女子教育的范畴,明明知道这是打压女子地位的行为。”宁如薇想要到成老夫人,以及家中那些长辈,有些憋屈和不解。
李扶音冷笑道:“当然是因为这样做于他们有利,只要束缚女子的思想和行为,好像让她们龟缩在房间里,这些所谓的大丈夫就有出头之日一样。
本质上是从女子身上感受到威胁,想办法打压她们罢了。”
宁如薇心里有些恍惚,她握紧拳头:“他们的想法不会实现的!”
“不好说。”
李扶音有些迷茫,她现在生活的时代已经脱离了她了解的历史轨迹,但是后世那些压迫女性的思想,真的不会再次出现吗?
她想要做些什么,但是她太普通了,前世她就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孤儿,所接触到的信息都是一些浅薄的,就是很多众所周知的东西也只知表层,根本不能深入了解它的原理。
宁如薇担忧地看向她:“阿拙?”
“我没事。”李扶音回过神,她撑起微笑,“我们回去吧。”
“好,最近天还是有点冷,你注意身体。”
“我知道了。”
回程的时候坐在李府的马车上,李扶音把她送回宁家,嘱咐道:“如薇,你确定返京的时间,派人过来告诉我一声,我到时候来送你。”
“好。”
让知春打开马车的抽屉,李扶音拿出一叠书,递给她。
“这是我外祖父送过来的书,本来是送给成二郎的,你现在拿回去吧。”
“不行,你之前就给过我了,我怎么好意思再拿你的。”宁如薇推拒。
“你不用,我家也没人要了,难道让我烧掉?”
宁如薇纠结片刻,还是答应了。
“阿拙你放心,宁家会记得你的帮助的!”
李扶音不在意地摆手,这些书她外祖父多的是,他老人家一向喜爱向学的孩子,在长安有些门路的都能买到。
两人告别,李扶音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夜幕低垂,她到正院给宋玉晴请安,却看到了一个意外的身影。
“阿爹,你最近不应该很忙吗?”
李朝行躺在贵妃榻上,拿着一本书在看,一旁的宋玉晴拿着针线在绣些什么。
“今日不忙,我回来陪你们母女俩吃饭。”
“哦,那你还让阿娘在昏暗的灯光下绣东西。”李扶音瞪他,小嘴叭叭,“再这样下去,阿娘老了就看不清你的老头样子,说不定还把其他老头子错认成你!”
宋玉晴放下手中的针线,瞪她:“净胡说!”
李朝行坐起来,看向她的眼神皆是不满。
“阿拙这话说的不对,我跟你阿娘相处了这么久,早已熟悉彼此的气息,怎么会看错人呢!
再说了,我刚才就让她不要绣,可惜一家之主的地位不保,夫人只听我们阿拙的话啊!”
李扶音顿时笑了:“嗯,我就是我们家的一家之主,阿爹阿娘和阿兄阿姐都听我的!”
“年纪不大,口气不小。”李朝行向妻子吐槽女儿,眼里却满是笑意,又问起她今日的行程,“阿拙今日去了慈安寺,可找住持大师看过你的身体?”
“看过了,他说我好得差不多了,后面坚持锻炼,一定会生龙活虎的!”
宋玉晴点她额头:“那明天早睡早起,能做到吗?”
“阿娘不要啊。”李扶音挽着她的肩膀,“住持师叔说我需要用睡眠来养足精血。”
李朝行若有所思,他笑看她:“改天我去问问他。”
“去就去!”李扶音不看两人,转移话题,“阿爹阿娘,我今天在慈安寺碰见成二郎和成老夫人了,两人费尽心思想要我回头呢!”
她开始告状,将两人的一言一行全部说出来,随后,委屈巴巴地说:“还好阿爹英明,否则我要是嫁到他们家,天天面对这么一群蠢货,指不定每日遭气受呢!”
“不许胡说,我们阿拙才不会嫁给这样的家族!”李朝行猛拍桌子,气得额头的青筋暴起,“我看成老夫人不是糊涂,她是要趁势拿捏我们李家的骄女呢!
现如今哪个世家大族会教女儿‘三从四德’那一套,什么‘出嫁从夫’,不就是想着娶来的媳妇不要考虑娘家,只顾婆家吗?
世家讲究资源互换、利益共享,可容不得如此小家子气的行径。
阿拙你可不要学,不管在哪里,你们兄妹几人永远都是阿爹阿娘的心头宝,阿爹永远为你做主!”
李扶音的心就冷下来了,本来想着再提招赘的事情,现在看来,是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了。
也是,氏族最终脸面,要是无缘无故招赘,人家还以为这个小女郎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疾病呢,就算开明如宋玉晴,也断断不会答应如此荒唐的行为的。
她只能点头应下:“阿拙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