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州风大,所以百姓的住房大多是石头或者黄土建成的,我有一个办法能解决供暖问题。”李扶音拉着季允泽的手来到另一处院落,知夏已经带着人完成了,她指着一处床塌,“承安,你坐上去试试?”
“好。”
季允泽坐过去,还没走近呢,就敏锐发现周身热乎了一些,他加快步子往床上一坐,很快就感受到一股热浪从下方传来。
他站起来,上下打量了一下床塌都没能找到火源在哪。
“阿拙?”
“跟我来。”李扶音带着他来到隔壁的房间,竟然是厨房。
季允泽打量了一下周围,很快就发现一根粗大的烟囱,烟囱转头的方向俨然是刚才的房间,他心里闪过一丝念头:“阿拙,刚才的热浪是从这里传过去的?”
“对,你刚才坐的东西叫火炕,将厨房做饭或者烧水产生的火气传到榻上,到时候睡觉或者无事的时候躺在上面,也许冬天也不会那么难熬了。”
“这东西难弄吗?”
李扶音看向知夏,这东西是对方和窦九舜等人弄的,她只提供了一个想法。
知夏含笑道:“回女君和将军,这东西制作不难,只是需要薄片的石块才能更好的传递热气,好在,女君之前让人研究简易的水泥,如今大有成效,只要有心,大部分人都能学会。”
“水泥?”季允泽挑眉看向李扶音。
“是一种粘合材料,加入水中搅拌形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且能把沙、石等材料牢固地粘在一起,之前好像也出现过,叫‘白灰面’、‘三合土’的,我让人加了改良了一下,效果更好。”
她说的是一种原始水泥,强度比起糯米制成的水泥较差,如今的人连饭都吃不饱,怎么敢用奢侈的粮食在基建上?
所以这种用料简单的,更适合大规模推广。
直接说不能说明什么什么,李扶音让人带着季允泽亲自体验了一把。
最后,她敲了敲刚硬的石板:“怎么样,这东西加上火炕技术,丰州乃至其他寒冷地区的冬季都好过一些了。”
“确实不错。”季允泽让人验证了一下水泥制成的石板硬度,发现只有强大外力下才能破坏,他目露赞叹,很快又惋惜起来,“可惜南边大多数都是木质的房子,这火炕不好推广。”
李扶音也有些沉默,这是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水泥非她之功,她提出一个尝试和并不成熟的方子,有如今的效果,还是底下人带着工匠夜以继日,最近才弄出来的。
她开口安慰:“先做好我们能做到,以后都会好的。”
“嗯,我知道。”季允泽抬手抚平她的眉心,这人啊,心中忧愁还安慰他,李家扶音怎么这么好呢,“阿拙,趁着还没到最冷的时候,我带着人把这东西做出来,然后把各家各户都安上这火炕。”
“好啊,这技术不难,也可以从丰州挑出一些人学着盘炕,学会之后到附近的州县传播,既能帮助他们,也算是一个营生。”
“阿拙怎么这么好啊。”
“那当然,不过这东西耗费的木材多,等开春了,一定要把幼苗补上,否则我们的子孙后代都没木可伐了。”
“好,听你的。”
李扶音碎碎叨叨说了很多,她虽然带着人过来,但是没办法解决整个北方的问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做不了救世主,只能尽自己的努力做出一点贡献。
季允泽认真听她说,偶尔补充一点丰州的情况。
因着连年战争的缘故,如今的丰州算得上十室九空,留在这里的大多是军户,不管男人女人,他们动手的能力都很强,加上力气大,并不缺柴火,所以冬天最缺的反而是粮食和衣物。
听闻此情况,李扶音心中的担忧消了些,她思索了一会:“水泥的制作并不难,只是路途艰辛,我们只带了一些过来,不如让一部分人去制作水泥,一部分人学着盘炕的技术,争取在暴雪来临之前弄好。”
“好。”季允泽站在外侧给她挡住寒风,他垂眸看着女子红润的鼻头,心中担忧,“阿拙,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人,自己注意好身体。”
“知道了季承安。”李扶音把手指放进他掌心,男人的温度传过来,她满足地眯起眼睛,“那之后就辛苦你了。”
“阿拙千辛万苦来帮助我们,是你辛苦才对,对了,我们房中要不要盘个火炕?”
“可以啊,这样等你忙着的时候,我就不用裹成一团瑟瑟发抖了。”
“原来我对阿拙这么重要。”季允泽有些沾沾自喜,“不过你放心,我能分清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会让你一个人的。”
李扶音侧首轻笑:“那可不行,你有你的责任,我怎么会拖你后腿?”
季允泽捏了捏她的鼻尖,只是不在意点头。
“照顾好妻子,就是我现在最重要的事了。”
“承安真乖。”
被她夸乖的男人幽怨地看着她:“娘子,你看哪家男人被妻子说乖的。”
李扶音娇俏地挑了下眉,一双眸子清澈又灵动,她换了一个说法:“承安真乖,我很喜欢。”
季允泽被她逗得红了脸,明明这句话像是在哄小孩,但是此时的他心中只剩下欢愉。
罢了罢了,能博娘子一笑,男人的脸面是什么?
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