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要散得越广越好,越快越好,务必让整个京城的官场和市井,都听到这些风言风语,都给我议论纷纷起来!”
紫嫣螓首轻点,应得干脆:“夫君放心,此事交给我,保管办得妥妥帖帖。”
杨恒文又补充道:“另外,帮我约二皇子李弘景,就说我有天大的要事,必须与他当面商议。”
二皇子府。
李弘景听闻杨恒文登门求见,心里头直犯嘀咕。
自打青州那档子事之后,这杨恒文对他一直是不咸不淡的,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主动上门,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密室内,杨恒文挥退了所有人,也不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二殿下,我这儿,有些个玩意儿,兴许对殿下您能派上大用场。”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份经过“精心炮制”的证据。
这并非那份能直接锤死太子的核心供状,而是一些旁敲侧击的线索,比如幽冥殿杀手在京城各处的活动轨迹,还有一些查到的、隐约与东宫有所牵连的资金往来记录。
“这是……”李弘景将信将疑地接过,只扫了几眼,脸色便逐渐凝重起来。
待到细细看完,他那双眼睛里,瞬间爆发出难以抑制的狂喜!
这些东西,虽说不能一下子就定了太子的死罪,但绝对够掀起一场滔天巨浪,把太子死死地按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摩擦!
杨恒文只是淡淡地笑着,那笑容人畜无害:“太子殿下最近这阵子,行事好像是有点太心急了些。这些东西,该怎么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相信二殿下您,比我这个傻子可清楚多了。”
李弘景哪里还不明白他的意思,强行压下心头的狂跳,对着杨恒文郑重其事地拱了拱手:“杨二爷这份大礼,弘景铭记于心!日后若有机会,弘景定当涌泉相报!”
杨恒文连连摆手,又恢复了那副憨厚老实的模样,嘿嘿傻笑:“哎哟喂,二皇兄您太客气啦!我这也是没办法,为了自保嘛!谁让太子哥哥老是看我不顺眼,处处针对我呢!我也是被逼得没法子呀!”
李弘景心里冷笑不止:这杨恒文,哪里像个傻子,分明是只成了精的老狐狸,滑不溜手!
但他此刻有求于人,脸上自然是堆满了热情的笑容,连声附和。
送走了杨恒文,李弘景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召集自己手底下最得力的心腹幕僚,关起门来,连夜密谋。
第二日,早朝。
文武百官刚刚站定,还未等皇帝开口议及其他政务。
御史台的几位言官便齐刷刷地抢先出列,联名上奏。
为首的张御史手持象牙笏板,神情激愤,声音更是响彻整个金銮殿:“启奏陛下!臣等有万分紧急之事启奏!”
“太子殿下近来生活奢靡无度,挥霍无算,早已超出规制!更纵容东宫属下在京中横行不法,鱼肉百姓,败坏我皇家清誉,已至民怨沸腾!”
“坊间更有传闻,言之凿凿,说太子殿下与江湖上那些来路不明的杀手组织过从甚密,暗中勾结,其意图叵测,用心险恶至极!”
“恳请陛下雷霆彻查!以正视听!以安抚惶惶民心!以肃朝纲!”
此言一出,犹如平地惊雷炸响,整个朝堂之上,瞬间一片哗然!
太子李弘煜站在朝班之中,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变得铁青。
他怎么也没想到,御史台这帮平日里只敢闻风奏影的家伙,今天竟敢如此明火执仗地向他发难!
紧接着,更让他心头发凉的一幕出现了。
二皇子李弘景,他那位一向“温良恭俭让”的皇弟,竟也“恰到好处”地迈出班列。
李弘景脸上那表情,真是绝了,既有痛心疾首,又有为兄长担忧的纠结,他躬身奏道:“父皇,儿臣以为,张御史他们所言,虽说多是坊间的一些捕风捉影,但无风不起浪,事出总有因由。”
“为保全我皇家颜面,也为不使太子哥哥无辜蒙受不白之冤,儿臣斗胆,恳请父皇下旨,彻底查清此事!若太子哥哥确是清白,自当还他一个公道;可若真查出什么不法情事,也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啊!”
这番话,听着冠冕堂皇,句句都在替太子“着想”,可那字里行间,分明是淬了毒的刀子,刀刀都往太子的要害上捅。
龙椅之上,皇帝李启面无表情,看不出是喜是怒。
他视线在脸色煞白的太子身上掠过,又扫了一眼“情真意切”的二皇子,声音听不出波澜:“此事,朕知道了。”
“着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退朝之后,太子李弘煜魂不守舍,如同丧家之犬,跌跌撞撞地冲回东宫。
“废物!全都是一群废物!”
他歇斯底里地将书案上的笔墨纸砚一股脑儿全扫落在地,对着手底下那群幕僚怒声咆哮:“本宫养你们这群饭桶何用!这点屁事都摆不平,竟让那些御史抓住了把柄!”
一名平日里颇受信用的心腹幕僚,此刻也是战战兢兢,哆哆嗦嗦地开口:“殿下……殿下息怒,御史台那帮人,怕是……怕是有人在背后撑腰。而且,那些关于杀手的传闻,也不知是从哪个耗子洞里钻出来的。”
太子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慌:“幽冥殿那边……会不会出什么岔子?”
“殿下尽管宽心,幽冥殿那帮人,向来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嘴巴严实得很,绝不会出卖雇主。只是……只是如今三司会审,怕是会顺藤摸瓜,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查?本宫能让他们查到什么!”太子面孔扭曲,透着一股子疯狂的狰狞,“立刻给本宫派人,将所有可能牵连到本宫的线索,全都给本宫抹干净!那些知情的,该封口的封口,该处理的,就给本宫处理掉!绝不能让他们在三司那帮狗东西面前胡说八道!”
然而,太子的动作,终究是慢了不止一步。
紫嫣的情报网络,早已如同蜘蛛吐丝般,在京城布下了天罗地网。
太子派出去的那些人手,还没等靠近那些关键人物,便被玉鸾楼潜伏的暗桩用各种巧妙的法子化解了。
甚至有些倒霉蛋,直接被“请”去某个不知名的地方喝了顿“茶”,从此便再也无法传递任何消息。
太子试图销毁证据的种种举动,反而被紫嫣的人手一一收集起来,成了他心虚的佐证,悄无声息地递到了负责调查此案的官员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