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省委秘书长办公室,夜色已深。林悦没有开顶灯,只亮着一盏台灯,昏黄的光晕笼罩着宽大的办公桌。她正在系统整理近期积压的、需要秘书长过目或知悉的各类文件,这是她熟悉工作、了解全省情况的重要途径。
文件堆积如山,从宏观经济运行报告到具体的项目审批,从党建工作总结到部分地市的人事调整预案。她一份份仔细翻阅,时而批注,时而记录。作为新晋常委,她深知必须尽快掌握全局,同时,她也未曾忘记自己身负的特殊使命——那枚藏在身上的白梅花种子,时刻提醒着她平静水面下的暗流。
就在她审阅一批由省委组织部呈报的、近期拟调整的省管干部任免备案表时,指尖在一份表格上微微一顿。
这份表格的主人公叫“马国华”,现任省发改委副主任,拟平调至省能源投资集团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这是一次看似正常的国企领导任职调整。引起林悦注意的,不是表格的内容,而是纸张本身。
在台灯侧光的照射下,这份任免表靠近装订线的空白边角处,隐约可见一个极其淡雅的、需要特定角度才能察觉的浅灰色印记。那印记的轮廓,俨然是一朵缩微的、线条简洁的白梅花!
林悦的心跳漏了一拍。她立刻稳住心神,不动声色地将表格拿到灯下仔细端详。水印非常浅,绝非印刷厂批量生产的标记,更像是某种特制纸张独有的、或是后期通过特殊手段轻印上去的。它出现在这份干部任免表上,绝非偶然。
她立刻调阅马国华的详细干部档案。电子档案信息完备,履历清晰:马国华,男,56岁,长期在经济系统工作,从基层做起,一步步升至省发改委副主任,表现中规中矩。然而,当林悦将档案记录的时间轴向前推移,推到三十多年前的起点时,一个关键信息跳了出来:
马国华参加工作的第一站,是遥远的西南边疆某县县政府办公室。而他在那里担任的职务,正是时任县长——“园丁”吴雅琴的秘书!时间点,恰好与吴雅琴(化名“吴梅”)在边疆县秘密生下周正阳的时期高度重叠!
林悦的后背瞬间渗出一层冷汗。一个“园丁”曾经的贴身秘书,三十多年后,其关键岗位的任免表格上,竟然出现了神秘的白梅花水印!这绝不是巧合。这朵淡得几乎看不见的梅花,像一条潜行的毒蛇,将历史与现实、边疆小县与省委中枢、已倒台的“园丁”与现行的干部任命,诡异地串联了起来。
它意味着什么?
标记身份:这朵水印,可能是“白梅花”组织内部识别核心成员或关系密切者的暗号。马国华,这个看似普通的干部,极有可能是深度潜伏的“白梅花”成员,或者至少是与该组织有深厚渊源的关键人物。
传递信号:在这个马国华即将调任重要国企一把手的时间节点,这份带有标记的任免表被送到她这位新秘书长的案头,是某种暗示?是组织内部正常的“备案”流程?还是有人想借此试探她的反应?或者,这根本就是一道精心设计的考题?
彰显存在:这是一种无声的示威。表明“白梅花”的触角依然存在,并且已经深入到了省委核心的干部任免程序之中。他们有能力在关键文件上留下印记,有能力将“自己人”安置到重要岗位。
林悦立刻意识到,马国华的这次调动,可能并非简单的正常人事轮岗。省能源投资集团掌管着全省的能源命脉,地位举足轻重。将一个可能是“白梅花”遗毒的人安排到这样的位置,其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图谋?是为了掌控资源,还是为了方便进行某些利益输送?
她没有立刻在这份任免表上签署任何意见。而是将其单独抽出,放在一旁。然后,她不动声色地继续审阅其他文件,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她的内心已经掀起了巨浪。这份带有白梅花水印的任免表,像一把钥匙,似乎为她打开了一扇窥探“白梅花”残余网络运作方式的窗户。它证实了组织的延续性,也暴露了其活动的大胆与隐秘。
她需要谨慎应对。直接否决或质疑这次调动,可能会打草惊蛇,也容易授人以柄,说她新官上任、胡乱猜疑。但若放任不管,则可能贻害无穷。
林悦沉思片刻,有了一个初步计划。她决定利用秘书长的职权,以“需要更深入了解国企领导班子配备情况”为由,暂缓这批干部任免事项的上会讨论,要求组织部补充提供更详细的考察材料和分析报告,特别是关于马国华同志在涉及重大能源项目决策方面的经历和表现。
这是一个合乎程序、不会引起过度警觉的拖延策略。为她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她需要做两件事:第一,动用一切可靠渠道,秘密而深入地调查马国华的真实背景,特别是他与“园丁”及周氏集团可能存在的关联;第二,仔细排查近期所有经手的文件,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暗香”浮动。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省委大院门口闪烁的警灯。斗争的形式已经变了,从明处的追捕查封,转入了暗处的身份识别与权力博弈。这份看似普通的任免表,就是新的战场。而那朵淡淡的梅花水印,则是敌人留下的挑衅印记。
她知道,自己必须在这张由无数表格、文件、会议构成的权力迷宫中,找出那些带着“暗香”的棋子,看清他们背后的棋手。这场较量,关乎的不仅是个人的安危,更是这片土地能源命脉的安全。白梅花,并未凋零,它只是以更隐蔽的方式,在体制的土壤中,继续散发着幽暗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