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入口如同一个分界线,一步跨入,外面火星的荒凉、风声、以及残留的紧张感仿佛瞬间被隔绝。通道内部是一种绝对的、近乎压迫的寂静,只有勘探队员们密封服内部循环系统和通讯设备的微弱声响。银白色的墙壁散发着均匀的柔和白光,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细长。
雷端着枪,警惕地左右扫视,枪口上的照明激光在光滑的墙壁上划来划去,嘴里小声嘀咕:“这也太干净了,连个灰都没有,比王姐检查内务时的宿舍还夸张……”
艾拉则被墙壁上那些若隐若现的、与月球立方体上同源的奇异符号所吸引。它们不像雕刻上去的,更像是从金属内部自然浮现的光纹,随着他们的行进,某些符号会极其微弱地闪烁一下。
“零”走在最前面,他的银白色装甲在这种环境下几乎产生了迷彩效果。他的传感器全开,不断收集着数据。“空气成分:氮氧混合,比例适宜地球人类,无有害物质。重力:稳定在0.98G,略低于地球。环境处于完美维生状态。”
这发现让众人更加惊讶。一个沉寂了可能数百万年的地方,竟然维持着如此宜居的环境?
通道很长,笔直地向下倾斜。走了大约十分钟,前方豁然开朗。
他们进入了一个无比宏伟的圆形大厅。大厅的穹顶高得望不到顶,没入一片柔和的、模拟着星空的黑暗之中。而大厅的地面,并非实心,而是一个巨大的、深不见底的圆形井口,井口边缘是环绕着的、一层层向下的环形平台。井口下方,隐约可见无数细密的、如同星河般流淌的能量光带,汇聚向更深邃的黑暗。
在大厅的中央,悬浮着三个造型各异的平台。
第一个平台上,放置着一个结构极其复杂、由无数光路和晶体构成的精密仪器,它正在自主运行,投射出复杂的三维星图和各种物理公式,其复杂程度让随行的科学家瞬间瞪大了眼睛,呼吸急促。
第二个平台上,则是一个类似生物培养槽的装置,里面涌动着绿色的、充满生机的液体,液体中漂浮着某种从未见过的、结构奇特的植物样本,它似乎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生长、变异。
第三个平台最简单,上面只有一个光滑的、黑色的石柱,石柱顶端,放置着一块不起眼的、黯淡的灰色晶体。
“这……这是什么意思?”雷看着这三个画风迥异的平台,有点懵,“三选一?开盲盒?”
就在这时,那个冰冷的、宏大的声音,再次直接响彻在每个人的脑海,与之前在月球背面感受过的如出一辙,但似乎少了几分浩瀚,多了几分……审视。
【欢迎,后来者。】
【你们通过了‘守护者’的筛选,证明了你们并非纯粹的破坏者,拥有与造物共鸣的潜力。】
【但潜力,并非资格。】
声音顿了顿,仿佛在给予他们消化信息的时间。
【文明之存续,倚仗三柱:】
【洞察万物运行之‘理’——智慧之基。】
【孕育无穷可能之‘生’——生命之源。】
【承载岁月沉淀之‘忆’——历史之锚。】
随着声音的叙述,三个平台分别亮起了不同颜色的光芒:代表“理”的仪器平台亮起蓝色;代表“生”的培养槽平台亮起绿色;代表“忆”的石柱平台亮起黄色。
【选择,即昭示汝等文明之偏向,亦决定汝等将承接之试炼。】
【展现你们的理解,证明你们的价值。】
【或者,于此止步,携疑惑而归。】
声音消失了,大厅重归寂静,只剩下三个平台散发着诱惑而危险的光芒。
“搞什么哲学选择题……”雷挠了挠头盔,“这玩意儿比打架还累人。咱们选哪个?”
随行的科学家激动地指着第一个平台:“当然是‘理’!这仪器蕴含的科技水平远超我们想象!如果能理解它,我们的科技能飞跃多少个世纪!”
另一个生物学家则反驳:“不!‘生’更重要!这植物样本展现的生命形态和适应力闻所未闻!它能解决多少生存和粮食问题!”
艾拉却将目光投向了那个最简单的、放着灰色晶体的第三个平台。“‘忆’……”她轻声说,“承载岁月沉淀的历史……这可能不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而是关于‘为什么’的答案。关于这里为何而建,关于‘播种者’、‘归零’……”
“零”静静地分析着:“三个选择,代表三种不同的文明发展路径和风险。‘理’可能带来技术爆炸,也可能带来无法控制的科技灾难;‘生’可能带来物种革新,也可能引发生态浩劫;‘忆’可能揭示真相,也可能承载无法承受的过去。”
压力来到了林启身上。他透过面罩,看着那三个平台,仿佛看到了三个截然不同的未来。
是选择唾手可得的强大科技?是选择关乎生存的生命奥秘?还是选择那可能沉重无比的历史真相?
这不仅仅是选择获取什么知识,更是在定义,人类文明,在踏入这片更广阔的星海时,究竟要以何种姿态,何种理念,去面对未来。
文明的试炼,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了。
“指挥官,”艾拉看向林启,眼神清澈而坚定,“也许,答案不在我们想要什么,而在于……我们最需要知道什么,才能避免重蹈那些船墓中文明的覆辙。”
林启深吸了一口维生系统提供的、带着点金属味的空气,目光最终定格在那块黯淡的灰色晶体上。
“我们选择,‘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