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中大街。
正值正午,市集上人头攒动,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突然,一阵刺耳的尖叫声划破了市集的宁静。
“我的包子!”一个卖包子的摊主大喊道,“我的包子被抢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只浑身金毛的猴子,正抱着一大串刚出锅的肉包子,在人群中灵活地穿梭。它一边跑,一边还不忘把包子往嘴里塞,脸上沾满了油污,引得围观的人群一阵哄笑。
这猴子不是普通的猴子,它是城西山林里修炼了几百年的“金毛猴精”。近日它觉得山林里太过无聊,便偷偷溜下山,来到临安城捣乱。它不仅抢东西吃,还经常捉弄路人,把姑娘们的发簪藏起来,把小贩的秤砣换成石头,闹得市集鸡犬不宁。
摊主气得直跺脚,却又无可奈何。这猴子跑得飞快,而且力大无穷,没人能追得上它。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来:“好你个泼猴,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抢东西!”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济公和尚摇着破蒲扇,一摇一摆地走了过来。他看到那只金毛猴精,眼睛一亮,立刻追了上去。
“站住!别跑!”济公大喊道。
金毛猴精回头看了一眼,见是一个穿着破旧袈裟的和尚,根本没放在眼里。它做了个鬼脸,跑得更快了。
济公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颗花生,对着金毛猴精的方向一弹。花生像长了眼睛一样,正好打在金毛猴精的屁股上。
“哎哟!”金毛猴精疼得叫了一声,停下了脚步。它转过身,恶狠狠地盯着济公:“臭和尚,你敢打我?”
“打你怎么了?”济公走上前,“你抢人家的东西,捉弄路人,本就该打。”
金毛猴精怒吼一声,朝着济公扑了过来。它的爪子锋利无比,带着一股劲风。
济公不慌不忙,侧身一躲,同时伸出手,抓住了金毛猴精的尾巴。他轻轻一甩,金毛猴精就被甩出去好几丈远,摔了个四脚朝天。
围观的人群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金毛猴精爬起来,气得浑身发抖。它知道自己不是济公的对手,便眼珠一转,假装可怜地说:“大师傅,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求您放过我吧。”
济公看出了它的心思,却也不点破,说道:“要我放过你可以,但你必须答应我,以后不再来城里捣乱,并且要把抢来的东西都还回去。”
“我答应!我答应!”金毛猴精连忙点头,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逃跑。
济公松开手,说道:“那好,你现在就去还东西吧。”
金毛猴精应了一声,转身就跑。可它刚跑了几步,就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听使唤了,无论怎么用力,都无法移动。
“怎么回事?”金毛猴精惊恐地说。
济公笑着说:“我早就料到你会耍赖,所以在你身上下了个小小的符咒。如果你不真心悔改,就永远别想动了。”
金毛猴精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它连忙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大师傅,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求您饶了我吧!”
济公转过头,对那个卖包子的摊主说:“摊主,你看它也知道错了,就饶了它这一次吧。”
摊主点点头:“既然大师求情,我就不跟它计较了。”
济公这才解开了金毛猴精身上的符咒,说道:“起来吧。记住你说的话,再敢作恶,我绝不轻饶。”
金毛猴精连忙爬起来,灰溜溜地去还抢来的东西了。
围观的人群纷纷称赞济公神通广大,为民除害。
济公笑了笑,正准备离开,突然看到人群中一个小男孩正眼巴巴地看着他。那小男孩约莫五六岁,穿着破旧的衣服,手里拿着一个破碗。
济公走上前,问道:“小施主,你有什么事吗?”
小男孩怯生生地说:“大师傅,我……我想吃包子。”
济公摸了摸小男孩的头,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递给卖包子的摊主:“老板,给我来两个肉包子。”
摊主连忙给济公拿了两个热乎乎的肉包子。济公把包子递给小男孩:“快吃吧。”
小男孩接过包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济公问道:“小施主,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家人呢?”
小男孩一边吃,一边说:“我叫小石头,我爹娘都死了,我一个人在城里流浪。”
济公听了,心中一阵酸楚。他想了想,说道:“小石头,你愿意跟我回净慈寺吗?在那里,你可以有饭吃,有衣穿,还可以读书。”
小石头眼睛一亮,连忙点头:“我愿意!我愿意!”
济公笑了笑,牵着小石头的手,转身离开了市集。
净慈寺内。
济公把小石头交给了广亮大师,让他帮忙照顾小石头的生活起居。广亮大师见小石头聪明伶俐,很是喜欢,便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金毛猴精果然没有再来城里捣乱。它在山林里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觉得自己以前确实太过分了。它想起济公的教诲,心中渐渐生出了悔改之意。
这天,金毛猴精采摘了一些新鲜的野果,来到了净慈寺。它跪在山门外,请求见济公一面。
小和尚把事情告诉了济公,济公笑着说:“看来这泼猴是真的悔改了。让它进来吧。”
金毛猴精走进寺内,看到济公,连忙磕头:“大师傅,我知道以前是我不对,我不该下山捣乱,欺负百姓。这些野果是我特意采来的,求您收下,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济公接过野果,说道:“你能有这份心就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他顿了顿,又说道:“你在山林里修炼了几百年,本可以有更大的成就,却因为顽劣成性,浪费了大好时光。如果你真的想改过自新,我可以指点你一些修行的法门,让你能够潜心修炼,早日修成正果。”
金毛猴精听了,大喜过望:“真的吗?多谢大师傅!我一定好好修炼,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济公点点头,开始为金毛猴精讲解修行的法门。金毛猴精听得非常认真,时不时还会提出一些问题。
**从此以后,**金毛猴精每天都会来净慈寺听济公讲经说法,然后回到山林里潜心修炼。它再也没有下山捣乱过,反而经常会帮助山林里的其他小动物,成为了山林里的“守护神”。
小石头在净慈寺里也过得很开心。他跟着广亮大师学习读书写字,跟着其他和尚一起做功课,渐渐从一个瘦弱的流浪儿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
**这天,**临安城的知府大人来到了净慈寺。他听说了济公点化金毛猴精和收留小石头的事情,特意前来拜访。
“济公大师,您真是功德无量啊!”知府大人拱手说道,“那金毛猴精以前在城里作恶多端,百姓们苦不堪言。如今它不仅不再捣乱,还成了山林里的守护神,这都是您的功劳。还有那个小石头,您给了他一个家,让他能够读书识字,真是积德行善啊!”
济公笑了笑:“知府大人过奖了。出家人以慈悲为怀,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知府大人点点头:“大师的品德真是令人敬佩。为了感谢您为临安城所做的一切,我决定奏请皇上,为您修建一座功德碑。”
济公连忙摆手:“不必了,不必了。和尚我不求名,不求利,只要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我就心满意足了。”
知府大人见济公态度坚决,也不再坚持:“既然大师执意不肯,那我就不勉强了。不过,我会下令让手下的人多加保护净慈寺,不让任何人来打扰您的清修。”
济公谢过知府大人,送走了他。
广亮大师笑着说:“道济,你现在可是越来越有名了。连知府大人都亲自来拜访你。”
济公摇了摇头:“名声再大又有什么用?重要的是能够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做些事情。”
他顿了顿,望向窗外:“你看,那金毛猴精正在山林里帮助小动物们觅食,小石头正在院子里认真地读书。看到他们都能好好地生活,这才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广亮大师听了,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们出家人,就是要以善为本,造福众生。”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净慈寺的琉璃瓦上,闪闪发光。寺外的山林里,传来了金毛猴精欢快的叫声,院子里,小石头朗朗的读书声也清晰可闻。
济公坐在禅房里,摇着破蒲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只要他坚持不懈地行善积德,就一定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佛法的慈悲,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