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陈默是被窗外的风声惊醒的。风裹着深秋的凉意,从没关严的窗户缝里钻进来,吹得窗帘轻轻晃动,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影子。他睁开眼,第一反应是摸向肩膀的伤口——纱布已经干了,没有渗血的黏腻感,只是轻轻按下去时,还能感觉到轻微的酸胀,比昨天又好了些。
“恢复得还行。”他低声呢喃,撑着沙发扶手慢慢坐起来。脚踝的伤口也不那么疼了,试着踮了踮脚,虽然还有点发紧,但已经能正常受力。空腹的饥饿感再次袭来,他走到厨房,从密封桶里拿出四分之一块压缩饼干,又泡了一小把脱水青菜——昨天探索时发现厨房吊柜里还有半瓶酱油,他倒了一点点在青菜里,瞬间多了些咸鲜的味道。
小口吃着早餐,陈默的目光落在餐桌上的资源袋上——里面装着之前找到的药品、两罐午餐肉和几包脱水蔬菜。他心里盘算着:现在伤口恢复得不错,发烧也彻底退了,再养两天,等伤口结痂更牢固些,就可以开始往太行山区的方向走。但在这之前,得把这栋公寓的楼层都探一遍,看看有没有遗漏的资源——比如电池、工具,或者更多能长期保存的食物,这些都是上路后保命的东西。
吃完早餐,他先去卫生间处理伤口。拆开旧纱布,肩膀的刀伤已经结了一层深褐色的痂,边缘的红肿彻底消退;胳膊和腿上的抓痕也大多结痂,只有脚踝那道划伤还留着浅浅的粉色痕迹。他用碘伏仔细擦拭每一处伤口,尤其是脚踝的位置,然后换上干净的纱布——这次缠得比之前松了些,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处理完伤口,他又用冷水洗了把脸,镜子里的自己脸色终于恢复了些血色,眼神也比之前更亮,少了些之前的疲惫,多了几分谨慎的坚定。
接下来是每天的锻炼时间。陈默没有像昨天那样去健身房,而是在客厅里先做了十分钟的拉伸——活动手腕、脚踝,转动腰腹,拉伸肩背,每一个动作都放慢速度,生怕扯到没长好的伤口。拉伸完,他从健身房里搬来一对3公斤的哑铃(比昨天的5公斤轻了些,稳妥为主),坐在沙发上,慢慢做着弯举动作。
胳膊举到一半时,伤口还是会隐隐发紧,他就停下来缓几秒,再继续。每组做八次,一共做三组,放下哑铃时,胳膊上的肌肉微微发烫,却没有之前那种撕裂般的疼。“慢慢来,不急。”他对着空气说了一句,像是在给自己打气——现在的他不再追求快速恢复体力,而是要在不损伤伤口的前提下,一点点找回力量,毕竟上路后,任何一点伤势反复都可能酿成危险。
锻炼完,他靠在沙发上休息了半小时,喝了半瓶矿泉水,然后开始准备逐层探索的装备:背上装着药品和少量食物的背包,腰间别着复合弓,箭囊里插了五支箭(够用就行,多了反而累赘),手里还拿着那把磨得锃亮的菜刀——近距离遇到危险时,菜刀比弓弩更直接。出发前,他特意检查了手机电量,还有三格电,手电筒模式足够支撑他探索几层楼。
陈默没有从十五楼直接往下走,而是先在十五楼的两个房间里又仔细搜了一遍——之前光顾着看客厅和健身房,主卧的衣柜还没好好翻。推开主卧的衣柜门,里面挂着几件男士的西装和女士的连衣裙,都用防尘袋套着,看起来很贵,但现在没什么用。他蹲下身,拉开衣柜最下面的抽屉,里面居然藏着一个黑色的工具箱——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把多功能瑞士军刀、一卷绝缘胶带、几根粗细不同的螺丝刀,还有一把迷你扳手。
“这东西有用!”陈默眼睛一亮,把工具箱塞进背包侧兜。多功能军刀能削木柴、开罐头,螺丝刀和扳手说不定能修路上遇到的废弃车辆,绝缘胶带更是万能,不管是绑东西还是临时处理伤口,都能用得上。他又翻了翻次卧的床头柜,在抽屉最里面找到两节五号电池——正好能装在他的旧手机里,之前手机一直用充电宝,有了电池,就能省着用充电宝的电。
整理好十五楼的收获,陈默才拿着手机,打开手电筒,慢慢往十四楼走。楼梯间里很安静,只有他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偶尔能听到楼下隐约传来的丧尸嘶吼,却很遥远,暂时威胁不到他。走到十四楼的楼道口,他先停在拐角处,侧耳听了几秒——没有丧尸的嘶吼声,也没有爪子抓挠门板的声音,只有风从楼道窗户吹过的“呜呜”声。
他举着手机,光柱扫过十四楼的两扇房门:1401的门虚掩着,留着一条缝;1402的门关得严严实实,门把手上积了一层厚灰。陈默先走到1401门口,用菜刀的刀背轻轻推了推门——门“吱呀”一声开了,一股混合着霉味和灰尘的气息扑面而来。
房间里很乱,客厅的沙发翻倒在地上,茶几碎成了几块,地上散落着衣服和书籍,像是经历过打斗。陈默举着手机,光柱慢慢扫过每个角落:厨房的橱柜门都开着,里面空荡荡的,只有几个破碎的碗碟;卧室的衣柜被翻得乱七八糟,衣服扔了一地,没有任何有用的东西;卫生间的镜子碎了,洗手台上积满了灰,连一瓶能用的水都没有。
“看来这户早就被搜过了。”陈默皱了皱眉,正要转身离开,脚却踢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他低头一看,是一个铁制的饼干盒,藏在沙发底下。打开盒子,里面居然有半包未开封的苏打饼干,包装完好,没有受潮——他赶紧把饼干盒塞进背包,这又是两天的口粮。
离开1401,他走到1402门口,试着转了转门把手——锁死了。他没有像之前那样用刀撬,而是从工具箱里拿出迷你扳手,对着锁芯轻轻敲了敲,再用扳手慢慢拧动——“咔哒”一声,锁开了。这种谨慎是末世教会他的:能用工具解决的,就别用蛮力,避免弄出太大的声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1402的装修比1401简单,是出租屋常见的简约风格。客厅里放着一张折叠沙发,旁边是一张小小的电脑桌,桌上还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已经碎了,显然不能用。陈默先搜了厨房,冰箱是空的,吊柜里只有一袋过期的面粉,他没要。然后走进卧室,床头柜的抽屉里放着一个充电器和一副耳机,充电器是安卓接口的,正好能给他的手机用,他赶紧收进背包。
最让他惊喜的是阳台——阳台的角落里堆着几个纸箱,其中一个纸箱里装着四节一号电池,还有一个手电筒(虽然没装电池,但机身是好的)。“正好!”陈默把电池装进手电筒,按了按开关,光柱明亮又稳定,比手机手电筒好用多了。他把手电筒别在腰上,这以后探索黑暗的房间就更方便了。
探索完十四楼,陈默没有继续往下走,而是回到十五楼休息。一来是担心一次性探索太多楼层会累到伤口,二来是要整理找到的资源——多功能军刀、充电器、手电筒、四节一号电池和半包苏打饼干,这些都让他的上路计划更有底气。他靠在沙发上,喝着矿泉水,心里盘算着:明天再探索十三楼和十二楼,后天探索十一楼和十楼,每层都慢慢来,不贪多,确保安全第一。
接下来的两天,陈默都保持着“养伤+探索”的节奏。每天早上先检查伤口、处理换药,然后吃早餐、做轻度锻炼,上午十点开始往下探索两层楼,中午回到十五楼休息、吃午餐,下午再做半小时的动感单车锻炼(速度调得很慢,主要是恢复腿部耐力),傍晚整理当天找到的资源。
探索十三楼时,他遇到了一点小麻烦——1301的房间里藏着一只被困的丧尸。那只丧尸卡在卧室的衣柜和墙壁之间,半个身子露在外面,听到陈默的脚步声,疯狂地嘶吼着,爪子在地上胡乱抓挠。陈默没有贸然靠近,而是退到客厅门口,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箭,搭在复合弓上,瞄准丧尸的后脑勺——他之前在健身房练过几次瞄准,虽然不算精准,但近距离下,还是稳稳地射中了目标。丧尸的身体抽搐了两下,彻底没了动静。
解决完丧尸,他在1301的书房里找到一本末世生存手册——是之前的住户自己写的,里面记着附近超市的位置、如何辨别丧尸的弱点、怎样保存食物等实用信息。陈默看得很认真,把重要的内容记在心里,尤其是“超市在公寓往南两公里处,末世初期被抢过,但地下仓库可能还有存货”这一条,让他心里多了个底:如果这栋公寓的资源不够,还能去那个超市碰碰运气。
探索十二楼时,他在1202的卫生间里找到半瓶消毒酒精和一包医用棉签,正好补充他快用完的外用药;十一楼的1101房间里,藏着一个装满压缩毛巾的袋子,他拿了十片——路上用水泡开就能用,比带毛巾轻便多了;十楼则没什么收获,两户人家都被搜得干干净净,只找到一个空的保温杯,他也收了起来,以后装热水方便。
到了第四天傍晚,陈默已经探索到了八楼。他坐在十五楼的客厅里,面前摆着这几天找到的所有资源:一把多功能瑞士军刀、一个手电筒(带四节备用电池)、一个充电器、一本生存手册、半包苏打饼干、半瓶消毒酒精、一包医用棉签、十片压缩毛巾和一个保温杯。加上之前的药品、食物和弓弩,他的背包虽然鼓鼓囊囊的,但每一样都是必需品。
他摸了摸肩膀的伤口,痂已经很牢固了,轻轻蹭到衣服也不疼;脚踝的伤口更是基本愈合,只是留下了一道浅浅的疤痕。“差不多了,可以准备上路了。”陈默站起身,走到窗边,朝着太行山区的方向望去——虽然看不到具体的路,但他知道,只要一直往西北走,总能靠近家的方向。
夜色渐深,陈默把所有资源都整理进背包,复合弓和箭囊放在手边,菜刀别在腰间。他靠在沙发上,没有立刻睡觉,而是拿着那本生存手册,借着手机的光,再看了一遍附近的路线图。手册上画着一条避开主干道的小路,能直接通往南边的超市,他决定明天先去超市看看,如果能找到更多食物和水,就沿着小路往西北走;如果找不到,就直接从公寓出发,往太行山区走。
“爸,妈,我很快就能靠近家了。”陈默对着窗外轻声说,眼神坚定。这几天的养伤和探索,让他不仅身体恢复了,心里也更有底气——他不再是那个冲动拼命的外卖骑手,而是一个目标明确、谨慎求生的幸存者,唯一的执念,就是活着回到太行山下,回到父母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