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途》的定档海报刚贴满工作室的白板,湖蓝色的背景上,夏晓雨饰演的林默站在写字楼前,脊背挺直,眼神坚定——可林曦看着这张海报,心里的不安却像潮水,一涨再涨。
已是深夜,办公区只剩她这盏灯亮着。手机屏幕停留在一个早已沉寂的八卦帖上,标题刺眼:“《浮灯》神秘编剧身份成谜,疑为顾琛前女友,创意或为窃取?”下面的回复寥寥,却有一条被她反复点开:“等她敢露脸,迟早扒出真相。”这篇文章是半年前的旧帖,当初织梦发了声明,用《浮灯》的创作时间戳暂时压了下去,可就像颗埋在土里的雷,谁也不知道楚瑶会不会在《她途》上线前,突然引爆它。
她指尖摩挲着屏幕,冰凉的玻璃触感抵着掌心——“织梦”不再是小透明了,《她途》的预热让越来越多人好奇背后的团队,尤其是“《浮灯》编剧”这个标签,总被人反复提起。她的匿名,曾是保护色,现在却成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楚瑶只要抛出“顾琛前女友”的噱头,再伪造点似是而非的“证据”,就能把她钉在“靠男人上位、窃取创意”的污名里,到时候,《她途》的口碑会崩,织梦好不容易攒下的信任,也会碎得稀烂。
“在想什么?”沈哲的视频电话突然弹出来,他那边是深夜的办公室,背景里只有一盏落地灯,脸色依旧冷淡,却难得多了点耐心,“定期沟通,你上周说《她途》剪辑快好了,进度怎么样?”
林曦愣了愣,把手机架在桌上,如实说了自己的不安:“怕楚瑶翻旧账,把我和顾琛的关系捅出来,污名化《浮灯》和《她途》。我一直匿名,现在反而成了软肋。”
沈哲沉默了几秒,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突然开口,语气平淡却字字戳心:“匿名可以是一种策略,躲一时,但不能成为永远的弱点。你总不能躲一辈子——与其等她来摘你的面具,不如自己准备好,等面具摘下时,让它成为助力,而非毁灭。”
他的话像道惊雷,炸醒了林曦。是啊,她一直想着防御,想着隐藏,却从没试过主动出击——如果楚瑶真的要曝光她的身份,她与其慌乱辩解,不如提前备好“弹药”,把“林曦”这个名字,从“顾琛前女友”的附属品,重塑成“靠自己站稳的创作者”。
挂了电话,林曦站起身,打开了办公桌最底层的抽屉——里面放着一台落了灰的旧笔记本电脑,是她大学时用的,屏幕边角有道裂痕,还是当年顾琛不小心摔的。她插上电源,开机键亮起来,屏幕慢慢显出桌面,背景是大学文学社的合影,那时的她扎着马尾,手里举着文学奖的证书,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身边还没有顾琛的影子。
她点开“我的文档”,里面有个加密文件夹,名字叫“浮灯初心”——里面存着《浮灯》最早的构思:2021年3月的大纲,比顾琛对外宣称的“创作时间”早了整整半年;还有几十页的人物小传,女主角“阿灯”的设定,从性格到经历,都写得密密麻麻,页边画着她当时随手涂的小头像;甚至有一段语音备忘录,是她深夜在宿舍楼道里录的:“阿灯不该只是个受害者,她要反抗,要从泥潭里爬出来,就像……就像我以后想做的那样。”
这些,都是她才是《浮灯》真正创作者的铁证。林曦把这些文件一一导出,存进加密U盘,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文字,眼眶有点热——那时候的她,还没经历后来的背叛,还敢大大方方地写自己的故事,还敢说“我想做个好编剧”。
接着,她翻出了微信里的旧聊天记录——和顾琛的对话框,停留在2022年的冬天。她当时把《浮灯》的详细创意发给顾琛,带着忐忑问:“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能不能帮我看看?”顾琛的回复只有寥寥几个字:“还行,有点俗,改改再说。”后来她又发了几版修改稿,他要么不回,要么只说“没眼看”。这些敷衍的回复,正好能证明,顾琛从一开始就没参与过《浮灯》的创作,甚至没认真看过她的构思。林曦把这些聊天记录截图,按时间顺序整理好,存进同一个U盘。
最后,她从书柜最里面,翻出了一个红色的盒子——里面装着她的大学获奖证书:“全国大学生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校园戏剧节最佳编剧奖”,证书上的名字是“林曦”,盖章日期都是2020年以前,远早于她认识顾琛的时间。她轻轻拂去证书上的灰尘,指尖落在“最佳编剧奖”的落款上,突然想起大学时,文学社的老师说:“林曦,你的文字里有股韧劲,能写出人心底的光。”
原来,她从来都不是“顾琛的附属品”,她早就是个能靠自己发光的创作者了。
整理完这些证据,天已经亮了。林曦把U盘放进贴身的口袋里,看着桌上摊开的文件——《浮灯》的早期大纲、和顾琛的聊天截图、大学获奖证书的复印件,还有一份她刚写好的“身份声明”草稿,里面没有抱怨,没有指责,只平静地写了三点:“一、《浮灯》为本人独立构思创作,附2021年3月原始大纲及时间戳;二、与顾琛曾为朋友,其未参与任何创作环节,附聊天记录为证;三、本人大学期间即获文学奖项,创作能力非依附他人所得。”
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文件上,林曦伸手摸了摸那些纸页,心里的不安渐渐消散了——她不再害怕身份暴露,因为她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底气。这个整理证据的过程,像一场与过去的告别仪式:告别那个躲在匿名背后、害怕被指责的懦弱自己,告别那个因为顾琛的背叛而怀疑自己的林曦,迎接一个敢站在阳光下、用作品和证据说话的创作者。
她走到白板前,看着《她途》的定档海报,夏晓雨饰演的林默眼神坚定,像在对她说:“别怕,你能行。”林曦笑了,拿起马克笔,在海报旁边写了一行字:“当面具摘下时,光会照进来。”
楚瑶或许还在暗处等着,等着抛出那枚“炸弹”。但林曦已经准备好了——这一次,她不会躲,不会逃,她会迎着光,把真相摊在所有人面前,告诉他们:林曦不是“顾琛前女友”,她是《浮灯》的编剧,是《她途》的创作者,是织梦工作室的灵魂,她靠的,从来都只有自己的才华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