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了那份印着恒星传媒烫金LoGo、附带七位数预付款承诺的“橄榄枝”后,织梦工作室的氛围变得微妙起来。前台姑娘依旧笑着接过外卖,墙上《镜界迷城》的主角海报色彩鲜亮,美工区还飘着马克笔的油墨香,可内部早已拧成了一根紧绷的弦——这是种“外松内紧”的戒备,像给热闹的办公区罩了层看不见的玻璃罩,核心层的人走在里面,连呼吸都比平时轻了半分。
林曦坐在靠窗的办公椅上,指尖转着沈哲送的那支银质钢笔,镜片后的眼神清明得没有一丝波澜,依照两人昨夜长谈的建议,开始有条不紊地布局。她第一个找的是秦涯——那个总戴着黑框眼镜、指尖常年沾着键盘油渍、连说话都带着代码逻辑的算法组长,让他带着五个核心程序员扎进了地下机房。机房里冷白色的LEd灯照得人脸色发青,服务器集群嗡嗡的低鸣像持续的背景音,他们将最关键的AI叙事引擎底层代码逐行导出,每一行都要经过三重校验,最终存进三台贴了红色封条、完全不接外网的独立服务器里。每次进入机房,秦涯都要先对着扫描器低头,虹膜识别的绿光扫过眼底时,他总忍不住眯起眼;再输入手机上每分钟刷新一次的动态密码,“滴——验证通过”的提示音响起,他才敢伸手触碰服务器的接口,指尖碰到冰凉的金属时,手心全是汗。
与此同时,林曦的办公桌抽屉里,躺着一份刚寄到的海外注册文件。她用指尖捻起那张印着陌生文字的纸,上面是在开曼群岛注册的研发子公司信息,地址栏写着某个律师事务所的代持地址。她签上自己的英文名,笔尖划过纸面时格外用力——这家完全独立的子公司,要装下部分非核心但重要的技术专利,还有《镜界迷城》的备份数据,像给织梦工作室筑了道防火墙,就算大门被撞开,至少还有后路。
与海外市场的接触,落在了苏瑾肩上。这个留着大波浪卷发、总把西装穿得像下午茶套装的女人,此刻正躲在百叶窗拉得严严实实的小会议室里,握着发烫的加密电话,语速飞快地用英语和对方沟通。她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镜界迷城》的demo正播放到主角穿越镜面的高潮:破碎的镜光里,AI生成的剧情分支突然转向,吓得视频那头的海外游戏发行商“哇”了一声。“这个叙事逻辑太惊艳了,”对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我们想约下周线下谈细节。”苏瑾笑着捏了捏凉透的咖啡杯,指尖划过桌角的合作框架草案——她清楚,这种级别的合作,没有三五个回合的拉锯,成不了,眼下的“积极反馈”,只是开胃菜。
压力最大的,始终是针对恒星传媒黑料的深入调查。商业调查顾问发来的加密邮件,林曦看了三遍。邮件里的文字干巴巴的,却透着无奈:“对方财务流水层层嵌套,关键人物通话记录已清空,核心证据藏在离岸公司的代持账户里,动不了。”她盯着“需再等一周”那几个字,指节不自觉地捏紧了手机,冰凉的金属壳硌得掌心发疼。桌角的咖啡凉了,她没心思喝,只想起沈哲昨天在电话里的声音,低沉而笃定:“对付鲸鲨,别着急下网,得等它游到浅滩,露出最软的腹鳍。”窗外的天色暗了,写字楼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她却觉得那光离自己很远,只有心底的耐心,像慢火熬着的药,一点点沉淀。
一切都在水面下默默进行。办公区里,策划组围着白板吵得面红耳赤,争论下一个剧情分支该走悬疑线还是情感线;测试员抱着抱枕,对着屏幕里的Npc吐槽“这段台词太尬了”;《镜界迷城》的进度条在大屏幕上每天都往前跳一小段,热闹得像什么都没发生。但核心层的几人心里门儿清——午餐时,林曦递秦涯咖啡的手顿了半秒,秦涯接过后,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机房钥匙;苏瑾汇报谈判进展时,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就连平时最跳脱的策划组长,路过林曦办公室时,都放轻了脚步。那股无形的压力,像窗外堆积的乌云,越来越厚,越来越沉,正一点点往下压,等着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轰然炸开,把所有隐藏的暗涌,都翻到水面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