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曦的办公桌一角,新添了个巴掌大的红木摆件——一艘微型帆船,船舵打磨得光滑温润。这是沈哲送的,说是“提醒你,掌舵者不用划每一下桨”。如今,这个摆件成了她转变的缩影:过去她会逐行核对运营报表,现在却把报表交给coo陈默,只在每周一的晨会上听核心数据汇报;以前研发部的预算申请要她签字,现在秦涯的“核心技术专项预算”只需按月同步进展,她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方舟”平台全球化的战略规划上,办公桌上摊开的《全球文化适配地图》,已经用荧光笔圈出了东南亚、欧洲的重点落地区域。
但“授权”从不是“放手”。她在授权清单里加了两条硬规:所有跨部门重大决策必须同步她的助理;涉及公司核心技术或文化方向的调整,需提前三天提交方案摘要。就像陈默推动“标准化运营体系”时,想把研发部的采购流程并入统一系统,林曦看到方案摘要后,特意约陈默和秦涯一起开会,最终保留了研发部的“紧急采购通道”——“标准化是骨架,但研发的‘快’是生命线,不能让骨架捆住手脚。”她指着秦涯递来的《bUG修复时效报告》,上面红色的数据条清晰显示,紧急通道能让关键问题解决效率提升40%,陈默看后沉默片刻,在方案上改了一行字:“研发部特殊流程需备案,不纳入统一考核。”
真正的考验,落在了年末的明年预算分配会上。会议室里的气氛比隆冬的寒风还紧,投影屏上的预算表成了各方争夺的焦点:陈默代表的职能部门,希望将60%的预算投入“标准化运营体系”,包括新的ERp系统和跨部门协作平台,理由是“效率提升能降低30%的沟通成本”;秦涯的研发部则坚持要把45%的预算用于“神经情感同步技术”的预研,手里攥着硅谷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报告,语气急切:“创世公司已经在这个领域有突破,我们慢一步就会落后”;陆岩的创作组想要15%的预算做“文化Ip衍生开发”,他带了本玩家手绘的《镜界迷城》角色同人集,拍在桌上:“玩家要的不只是游戏,是情感共鸣的延伸,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连一向温和的苏瑾,也为市场部争取更多推广预算,平板上翻着海外用户增长曲线:“东南亚市场刚有起色,现在撤资等于前功尽弃。”
各方争执不下时,林曦没有像以前那样调和,而是起身走到投影屏前,拿起荧光笔在预算表上方画了条横线,写下“公司2024核心目标:方舟平台全球化落地”。“现在我们不是在分蛋糕,是在凑够造‘大船’的材料。”她先让秦涯展示预研技术与“方舟”全球化的关联——秦涯点开演示视频,画面里AI能精准捕捉不同文化背景用户的情感波动,“这套技术能让欧美用户理解‘落叶归根’的共情点,是全球化的关键”;再让陈默算一笔账:标准化体系能让海外分公司的运营成本降低25%,“省下的钱,能多支持两个区域的落地”;最后她翻着陆岩的同人集,指着其中一幅“敦煌飞天与欧洲天使同框”的画:“Ip衍生可以做,但先聚焦‘方舟’里的文化融合场景,把预算压缩到8%,优先做游戏内的衍生内容,既节省成本,又能直接服务全球化。”
她没有偏袒任何一方:研发部的预研预算从45%降到35%,但额外争取了“技术合作基金”,可与高校实验室联合研发;职能部门的标准化预算保留50%,但要求优先落地海外分公司的系统;市场部的推广预算集中投在东南亚、欧洲两个核心区域,放弃零散的小市场;陆岩的创作组虽然预算减少,却获得了“创意孵化绿色通道”,优质方案可申请追加资金。
散会时,秦涯摸着预算表上“技术合作基金”的备注,眉头舒展了;陆岩把那本同人集放进包里,临走时对林曦说:“游戏内衍生,我其实早有想法”;陈默则在笔记本上补了句:“下周出海外系统落地时间表”。林曦回到办公室,拿起那个微型帆船摆件,指尖摩挲着船舵——她忽然明白,掌舵者的难,从不是选“对”或“错”,而是在所有“合理”的诉求里,选出最能让船驶向远方的那条路。窗外的夜色渐浓,她在《全球文化适配地图》上,用红笔在“中东”区域画了个圈,那是下一个要攻克的战场,而这次,她知道自己不再需要划每一下桨,只需把稳船舵,让所有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