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研发楼的走廊里,还飘着内部创业计划的热乎气——小周团队刚把VR苏绣的初版demo传到内部平台,晓棠他们抱着宠物项圈原型往测试室跑,连保洁阿姨都知道“公司里好多人在搞新项目”。林曦刚结束一场关于“下一代情感AI”的评审会,手里还攥着秦涯递来的优化建议,口袋里的手机却突然震了三下,是市场部总监苏瑾发来的紧急消息,附了个短视频链接,标题写着“今天你AR了吗?灵境科技刷屏了!”
她靠在走廊的玻璃隔断旁点开视频,画面里的场景瞬间抓住了她的目光:一家大学门口的奶茶店,几个学生举着手机对着柜台,屏幕里立刻跳出个穿汉服的虚拟店员,笑着说“要一杯三分糖的珍珠奶茶对吗?我帮你备注啦”;镜头一转,公园里的女孩对着樱花树挥了挥手,手机里竟“跑”出只AR小鹿,跟着她的脚步蹦跳,路过的人纷纷掏出手机跟风,弹幕里满是“太可爱了!在哪下载?”。视频末尾,灵境科技的logo一闪而过,底下标注着“上线7天,下载量破百万”。
“林总,我们紧急做了市场调研。”苏瑾的电话很快打过来,声音里带着明显的紧迫感,“灵境的创始人团队是前微软AR实验室的核心成员,还有清华美院的交互设计教授加盟,他们主打的就是‘轻量化AR互动’——不用戴VR头显,不用复杂设备,拿手机就能玩,甚至能自定义虚拟角色的动作,年轻人特别吃这一套。”她顿了顿,补充道,“他们昨天刚公布首轮融资,估值直接冲到了5亿,投资方里还有之前接触过我们的红杉资本。”
林曦挂了电话,转身走进最近的会议室,把视频投到屏幕上。路过的秦涯和陆岩被她叫住,凑过来看时,刚好看到视频里的男孩用AR功能给女朋友“画”了只虚拟烟花,手机对着夜空一扫,绚烂的光效竟和真实的暮色融在了一起。“这路子和我们完全反着来。”陆岩皱着眉,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开灵境的官网,“我们做的是重度沉浸式体验,要投入设备、时间成本;他们是轻量化,碎片化场景就能用,门槛几乎为零。”
秦涯推了推黑框眼镜,快速调出灵境的技术分析报告:“他们的AR定位算法不算顶尖,但胜在优化得好,普通手机也能流畅运行;虚拟角色的互动逻辑很简单,主要靠‘即时反馈’抓用户——比如你摸屏幕,角色就会笑,这种低延迟的互动感,刚好戳中年轻人的社交需求。”他抬头看向林曦,语气里带着技术人的警醒,“我们之前把重点放在VR和情感AI上,几乎没关注轻量化AR,没想到灵境从这个缺口冲出来了。”
那天下午的临时会议,气氛比预期的更凝重。市场部展示的数据显示,灵境的用户里,18-25岁群体占比高达78%,其中有30%的人同时是《镜界迷城》的轻度玩家;运营部则发现,最近一周,游戏内“碎片化时间玩法”的参与度下降了15%,客服收到的咨询里,多了不少“织梦会不会做AR功能”的提问。
林曦坐在主位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屏幕上灵境的产品截图,又落在织梦内部创业计划的提案清单上——有个被暂时搁置的“轻量化AR文化交互”提案,此刻显得格外刺眼。“灵境给我们上了一课。”她的声音平静却有力,“我们不能只盯着自己的技术护城河,还要看清市场的缺口。技术变革太快了,竞争对手可能不是从正面来,而是从我们没注意到的角落冒出来。”
她当场拍板,让秦涯牵头成立“轻量化交互技术小组”,从内部创业计划里筛选相关提案,优先孵化;同时让苏瑾带队,深入研究灵境的用户画像,分析其核心竞争力。散会时,窗外的夕阳刚好落在灵境科技那栋不起眼的写字楼方向,林曦站在落地窗前,心里清楚,这场突如其来的竞争,不是危机,而是警醒——织梦要走的路,不仅要筑牢核心技术的根基,还要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否则再坚固的护城河,也可能被意想不到的对手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