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科技”——这个名字如同一座突然横亘在眼前的冰山,其水下部分的庞大与危险,让专案组此前所有的侦查成果都显得像是只触碰了冰山一角。指挥部的气氛空前凝重,所有资源开始向这条新线索倾斜。
林墨的任务变得异常艰难。“寰宇科技”不是“天宇跨境”那种可以随意试探的初创公司,它是市值数百亿、备受瞩目的科创龙头,与各级政府、大型金融机构关系盘根错节,任何不当的调查举动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
他必须借助普惠金融部总经理的身份,寻找最自然、最不引人注目的切入点。
机会来自于“寰宇科技”自身的发展需求。这家公司近年来扩张迅猛,在全国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其中不少位于科技园区或新兴城区,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员工安置、差旅、本地化采购等需求。这些,正是普惠金融部“场景化金融”可以触及的领域。
林墨召集方薇和张晓,开了一个小范围的内部会议。
“我们之前一直在探索如何服务高科技产业集群,‘寰宇科技’是一个绝佳的目标。”林墨在白板上写下“寰宇科技”四个字,语气如同讨论一个普通的业务拓展目标,“他们的员工年轻、高收入,对便捷金融服务需求大;他们的部分上下游是小微科技企业,符合我们的服务定位。我打算亲自带队,尝试与‘寰宇科技’接触,看能否为他们定制一套员工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这个理由冠冕堂皇,无懈可击。方薇和张晓并未察觉任何异常,立刻投入了前期资料准备和市场分析工作。
与此同时,林墨通过“磐石”,获取了专案组初步梳理的、关于“寰宇科技”的非核心公开信息。这家公司的崛起堪称神话:创始人兼cEo梁振宇,海归博士,技术背景深厚,被誉为“AI弄潮儿”;主要投资方包括几家顶级风投和国有资本;其核心产品“寰宇智能云平台”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金融风控等领域。
表面上看,这是一家再正常不过的、成功的科技公司。
但在林墨的授意下,方薇在整理其供应链资料时,发现了一个细微的异常:“寰宇科技”最大、也是最核心的服务器硬件供应商,是一家注册在海外、名为“星链硬件”的公司。这家“星链硬件”背景极其模糊,股权结构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而其注册地,恰好又与“幽灵船基金”活跃的某个离岸中心重合。
一条若有若无的线,似乎将“寰宇科技”与那个黑暗网络连接了起来。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林墨需要更直接的接触。他通过分行高层的引荐,终于获得了一次与“寰宇科技”副总裁级别高管会面的机会,名义是探讨“银企合作,共创智慧金融未来”。
会面安排在“寰宇科技”气势恢宏的总部大楼。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都市景观。接待林墨的是一位姓李的副总裁,负责市场和战略合作,言辞得体,热情周到。
李副总裁详细介绍了“寰宇科技”的辉煌成就和未来蓝图,尤其在提到其与多家国际顶尖研究机构的“深度技术合作”时,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林总,不瞒您说,我们的发展离不开全球顶尖资源的整合。”李副总裁侃侃而谈,“比如我们的核心算力,就与海外多家超算中心和硬件供应商有战略合作,确保我们的技术始终站在世界前沿。”
林墨心中一动,顺势问道:“李总说的是,尤其是像贵公司这样体量的企业,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不知道在硬件采购,比如服务器方面,主要合作方是哪些国际巨头?我们也希望能为这样的合作提供更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
李副总裁笑了笑,回答得滴水不漏:“合作方都是行业内的顶尖伙伴,涉及商业机密,不太方便透露具体名称。不过林总放心,我们的合作都非常规范,资金结算也主要通过大型跨国银行进行,流程很顺畅。”
对方警惕性很高,直接询问难以得到答案。
会谈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双方约定后续由具体团队对接员工金融服务细节。林墨一无所获地离开了寰宇科技大楼。
然而,就在他坐进车里,准备离开时,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内容只有简短的一句话:
「梁总的‘星链’,不止是硬件。」
林墨的心脏猛地收缩!这条信息来得太过诡异和及时!发信人是谁?他\/她怎么知道自己在调查“星链硬件”?这信息是警告,还是……指引?
他立刻将短信内容报告给“磐石”。专案组技术追踪发现,发送号码是一次性的加密虚拟号码,无法溯源。
“星链,不止是硬件……”林墨反复咀嚼着这句话。难道,“寰宇科技”通过“星链硬件”采购的,不仅仅是服务器?还有……数据通道?后门程序?甚至是借硬件采购之名,行资金转移之实?
光鲜亮丽的“寰宇科技”大厦之下,暗影幢幢,似乎隐藏着一个比“幽灵船”本身更惊人的秘密。这条突如其来的匿名短信,如同在迷宫般的黑暗中,投下了一颗微弱却可能指明方向的萤火。
林墨知道,他对“寰宇科技”的调查,绝不能停止。他必须想办法,撬开这条看似密不透风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