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突如其来的匿名短信,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专案组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涟漪。“星链,不止是硬件”——这简短的七个字,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
专案组调动了所有能动用的技术力量和情报资源,对“寰宇科技”及其关联的“星链硬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扫描。这一次,不再局限于资金流向,而是深入到技术合作、数据交互、甚至是对“星链硬件”提供的设备进行逆向工程分析(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样本)。
林墨则按照指挥部的指令,一方面继续推进与“寰宇科技”表面上的“员工金融服务”洽谈,维持接触渠道;另一方面,他利用银行体系的合法权限,开始秘密调阅“寰宇科技”及其高管、主要股东在银行体系内的所有账户往来概况,寻找任何可能与“星链”相关的资金异常。
在方薇和张晓与“寰宇科技”行政部的一次具体需求对接会上,对方无意中提及,公司为了保障核心数据的安全和全球研发的协同,构建了一条直连海外主要研发中心的“专属高速数据通道”,这条通道的硬件设备和初期架设,正是由“星链硬件”负责实施的。
“专属高速数据通道”…… 这条信息与匿名短信的暗示高度吻合!
几乎与此同时,专案组技术团队经过连日攻坚,传回了爆炸性的分析结果:
1. 硬件后门: 在“星链硬件”提供给“寰宇科技”的核心交换机及部分服务器中,发现了极其隐蔽的、非标准的固件模块。该模块具备独立联网、数据抓取和特定条件下执行加密指令的功能。这远不止是硬件,这是一个嵌入在硬件深处的间谍程序!
2. 数据窃取: 通过对“寰宇科技”部分境外流量的间接监测(不能直接拦截,以免打草惊蛇),发现确有异常加密数据通过“星链”建立的“专属通道”流向境外,其数据特征并非正常的研发协同数据,而更像是经过整理的、涉及多个行业的宏观运营数据、部分脱敏后的金融交易记录,甚至包括一些敏感的城市管理数据!
3. 资金伪装: 林墨这边的账户分析也发现了端倪。“寰宇科技”支付给“星链硬件”的采购款,金额巨大,远超公开市场同类硬件的价格,其中存在巨大的、无法合理解释的价差。这部分价差,极有可能就是伪装成硬件采购款的非法资金转移,或者是为“间谍服务”支付的巨额报酬!
真相令人毛骨悚然!
“幽灵船”网络,或者说“导师”,其野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金融掠夺。他们通过控制“寰宇科技”这样的明星科技企业,一方面利用其光鲜的外衣进行更隐蔽、更大规模的资本运作和洗钱;另一方面,更是在进行一场大规模、战略级别的经济与情报窃取!
他们利用“星链硬件”植入的后门,正在源源不断地通过“寰宇科技”这个节点,窃取中国经济运行、金融活动甚至部分公共管理领域的核心数据!这些数据,对于他们精准发动金融攻击、操纵市场、甚至进行更宏观的战略评估,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那个东南亚港口项目的“毒饵”,此刻在专案组看来,更像是一个吸引注意力的佯攻。而“导师”真正致命的攻击,很可能就隐藏在他窃取的海量数据之后,那将是一场基于“上帝视角”的、精准而残酷的金融突袭!
“必须立刻切断这个数据窃取通道!”“磐石”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迫,“但动作必须精准,不能惊动‘寰宇科技’内部的正常运营,更不能让‘导师’察觉我们已经发现了‘星链’的秘密。指挥部正在制定‘外科手术式’的清除方案。”
林墨感到一阵心惊肉跳。对手的图谋之大,手段之高端,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金融犯罪的范畴。这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需要做什么?”林墨问。
“你的任务不变,继续稳住‘寰宇科技’的接触渠道。清除行动由技术团队执行。但在行动之前,我们需要尽可能确定,‘寰宇科技’的创始人梁振宇,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是被蒙蔽的受害者,是被迫的合作者,还是……‘导师’本人,或者其核心成员?”
调查的焦点,再次回到了那个充满光环的“AI弄潮儿”梁振宇身上。
这条从匿名短信开始引出的线索,终于触及到了“幽灵船”网络可能最核心、也最危险的秘密。星链之秘,不仅关乎资金,更关乎国家安全。
林墨知道,他们正在逼近风暴的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