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暮色来得快而沉,像一块浸透了墨汁的巨大幕布,正被无形的手缓缓拉下。东直门大广场的轮廓在渐暗的天光里愈发显得空旷而辽远。广场四角,四只方方正正、如同小柜子般的黑色音响,沉默地踞守着,连着看不见的蓝牙信号,只待一声令下,便将声浪倾泻向每一个角落。广场西侧,紧邻着那条喧嚣的马路豁口,一块巨物拔地而起,如同凭空矗立起一道钢铁与帆布筑就的山崖——足足二十米长,十五米高,雪白的幕布绷得紧紧的,在傍晚的风里微微鼓荡,无声地宣示着它即将承载的视听盛宴。这庞然大物,莫说广场中心,就是退到几百米开外,也能看得真真切切。
时间,一点点滑向六点整。
仿佛是无声的号角吹响,各个路口、胡同口、大街小巷,开始涌出人潮。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工人,拍打着工装上尚未散尽的粉尘;匆匆扒拉了几口晚饭的居民,嘴角可能还残留着一丝油光;放了学的孩子们挣脱大人的手,泥鳅般在腿脚的缝隙里钻来钻去,追逐嬉闹。像无数条奔腾的溪流,带着喧哗与温度,从四面八方向着广场中央这片低洼的“湖盆”汇聚而来。
嗡嗡的低语迅速发酵、膨胀、扩散,汇聚成一片浩瀚沉浑的背景音浪。目光所及,全是攒动的人头和攒动的肩背。前排的人,早早寻了砖头石块坐下,或干脆席地而坐,用身体温热那块冰凉的水泥地。稍后一些的,密密麻麻站着,伸长了脖颈朝前张望。再往后,便只能隐约看见前面人的后脑勺和高举过头顶、坐在父亲肩膀上的孩子剪影。广场的边缘地带,人流还在源源不断地注入,寻找着最后一丝缝隙,试图挤进这人的海洋。男女老幼,摩肩接踵,呼出的气息在微凉的空气里凝成一片朦胧的白雾,汗水、尘土、廉价雪花膏、淡淡的烟草气味……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被数万人体温烘烤着,蒸腾出一种属于人间烟火特有的、浓烈而浑浊的气息。喧嚣像涨潮的海水,一浪高过一浪,淹没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哎呦喂,可真够瞧的!” 阎埠贵推了推滑到鼻尖的老花镜,镜片后的小眼睛努力睁大,试图在眼前汹涌的人潮里辨认出几个熟悉的轮廓。他站在靠近前排的一块空地上,身后是前院十来户人家拖家带口的队伍,黑压压一片。他一边下意识地清点着人头,一边紧张地嘀咕,“柱子这孩子,阵仗可闹得太大了点儿……这要是出点岔子,可咋整……”
“老阎,甭念叨你那点小九九了!” 旁边有人笑着打断他,“柱子哥能耐大着呢,你就瞧好吧!”
话音未落,中院的队伍也到了,易中海打头。这位六级老师傅今日特意换了件半新的蓝布中山装,稀疏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神情严肃中透着一种当家人的沉稳。他小心地搀扶着同样穿着体面的老伴,目光沉稳地扫视着前方。“都跟紧点,别挤散了孩子!”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让身边原本有些躁动的人群稍稍安定下来。一大妈紧挨着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不时提醒邻居照看好身边的孩子。
人群又是一阵小小的骚动,分开一条窄窄的通道。后院刘海中背着手,挺着微凸的肚子,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走了过来,颇有些领导视察的风范。他身后跟着刘海中和二大妈,还有后院几乎所有的住户。
真正引起一片低呼的,是队伍末尾。贾东旭和院里几个年轻人,正小心翼翼地推拉着一辆特意寻来的平板车。车上铺着厚实的被褥,聋老太太像个老佛爷似的端坐中央,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袄,花白的头发在脑后梳成一个溜光的小髻,一张布满岁月刻痕的脸庞在暮色里显得格外肃穆。她那浑浊却异常锐利的眼神,穿透喧闹的人群,牢牢地锁定在广场前方——那是何雨柱将要出现的方向。她没说话,只是双手紧紧抓着车沿,指节有些用力地泛白。
“老太太精神头真好!” “东旭哥,柱子哥真这么……?” 推车的小伙子忍不住小声问贾东旭,语气里是掩饰不住的敬服。贾东旭推车的动作很稳,闻言只是“嗯”了一声,目光复杂地投向广场前方那片被音响和幕布圈出来的核心区域。那里面有钦佩,有感慨,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他用力推着车,声音沉沉的:“柱子,现在是真出息了。你们这帮小子,跟着柱子哥好好干,错不了。” 这话引得周围几个年轻小伙子纷纷点头,眼神里跳跃着灼热的光。
广场前方靠近幕布的位置,临时用几根竹竿和电线搭起了一个小小的控制台。几盏临时拉线过来的大灯泡,将这片区域照得雪亮,如同喧嚣人海中的一座孤岛。何雨柱就站在那光影交界处,像一尊不知疲倦的礁石。他穿着一身洗得泛白但干净利落的工装蓝,袖子随意地挽到小臂,露出结实有力的线条。面前一张破旧桌子上,摊着图纸,摆着几个缠着电线的工具箱,还有几只备用的麦克风,显得杂乱而充满临战的紧张感。他手里拿着一个对讲机,正跟几个负责安保的轧钢厂工人急促地交代着什么,目光如同探照灯,一遍遍扫过眼前这片黑压压望不到边的人海,眉头紧锁,神情专注得近乎凝重。
时间指向六点三十分。
突然,广场上空传来一阵低沉而有节奏的嗡鸣!这声音不同于人群的喧嚣,带着一种机械的冰冷感。
“快看!天上!” 有人惊呼。
只见广场上方约莫七八层楼高的位置,一架模样奇特、由竹篾和薄铁皮简陋拼接而成、下方悬挂着一个铁皮大喇叭的“土法无人机”,正稳稳地盘旋着,发出轻微的蜂鸣。喇叭口正对着下方数万颗攒动的头颅!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这新奇玩意儿吸引,喧嚣声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按下了暂停键,偌大的广场竟出现了短暂的寂静。连坐在板车上的聋老太太,也下意识地挺直了佝偻的背脊,努力向上望去,浑浊的眼底映着那嗡嗡作响的金属怪物。
何雨柱的声音,通过那铁皮喇叭,经过电流的放大和空气的震荡,带着一种奇异的金属质感和不容置疑的威严,轰然笼罩了整个东直门大广场:
“各位兄弟姐妹!各位老少爷们儿!大家伙儿都听好了!”
声音清晰、洪亮,瞬间穿透了数万人的嘈杂背景,清晰地传入每一双竖起的耳朵里。
“都辛苦一天了,拖家带口来看电影,图个乐呵,我何雨柱感谢大家捧场!” 开场白带着点江湖气和烟火气,瞬间拉近了距离,“大家伙儿都相互照看着点儿!看好自己老人孩子,别只顾着挤,把家人给弄丢了!这可是好几万人!还有,都讲究点卫生,瓜子皮儿花生壳儿,别满地乱扔!咱东直门的脸面,大家伙儿一起护着!保持地面清洁,保护老幼安全!”
语调陡然拔高,充满了冰冷的警告意味,像淬了火的钢针:
“再提醒一遍!电影开始前,电影结束后,人多眼杂,自己捂紧口袋!看好自己的东西!钱票、粮本儿、车钥匙……都给我攥瓷实喽!”
“那些个手底下不干净、心思活泛的!” 喇叭里的声音猛地带上了一股狠厉的杀气,仿佛能凭空炸响,“都给我听真喽!不管你哪条道儿混的,今天敢在东直门这块地盘上伸手——”
“当场抓现行!” 每一个字都像铁锤砸在铁砧上,铮铮作响,“有一个算一个,管叫你那只贼爪子再也别想兴风作浪!我说到做到!”
短暂的停顿,让那杀气腾腾的警告在每个人心头重重一锤。
“明天一早!哪个胡同出的贼,姓甚名谁,干了什么腌臜事儿,一律大字报,贴在你们街道最显眼的地方!让街坊四邻都瞧瞧清楚!让大家伙儿都认识认识!我何雨柱,吐口唾沫是个钉!”
“现在——” 声音缓和下来,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力,“都给我安静等着!半小时后,电影准时开演!”
嗡鸣声减弱,那简陋的“无人机”在众人复杂的目光注视下,平稳地降低了高度,最终悬停在控制台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