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藏在数据深处的“飞吧”,像一枚被投入心湖的种子,没有立刻掀起惊涛骇浪,却在林晚照的心底悄然扎根,缓慢而坚定地生长。最初的震惊和酸楚过后,涌上心头的,是一种奇异的平静与力量。他没有解释,没有道歉,只是用他独有的方式,在她即将独自启程的时刻,给了她最需要的认可与推力。这不再是需要依赖的灯塔,而是来自远方的、对等飞行者的祝福。
她将那段音频备份,然后从U盘中彻底删除,连同那个名为“杂项”的文件夹一起。像是完成了一场郑重的告别仪式。她知道,那个清冷孤傲的少年,已经彻底退出了她当下的生活,成为了记忆星空中一颗遥远而明亮的星辰,光芒依旧,却不再能指引她脚下的每一步路。
“省级决赛终极任务发布:【巅峰对决】。目标:进入省赛前二十名,获得国家级竞赛选拔资格。奖励:积分+1500,特殊权限‘深度思考’(一次性,大幅提升复杂问题处理能力)。此任务为第二卷最终考核,完成度将影响后续系统升级。”系统的任务提示带着前所未有的分量,将林晚照的思绪彻底拉回现实。
前二十名!国家级竞赛!这意味着她需要与全省最顶尖的理科生同台竞技,其中不乏从小接受竞赛训练的天才,以及A组那些一直被李老师亲自打磨的、实力强劲的队友(沈倦离开后,A组补充了一名实力不俗的新成员)。
压力如山,但林晚照的眼神却异常明亮。她感觉自己像一张被拉满的弓,所有的情绪、所有的积累,都凝聚在了这一支即将离弦的箭上。
决赛备战进入白热化阶段。训练内容不再是基础巩固或技巧点拨,而是大量的模拟实战、心理素质锤炼以及体能储备。王老师像是变了个人,极其严苛,对每一个细节都锱铢必较。
“林晚照!这个数据有效数字保留不对!重算!”
“受力分析图谁让你这么画的?辅助线!辅助线呢?!”
“实验报告语言要精准!‘大概’、‘可能’这种词不许出现!”
林晚照咬着牙,一遍遍修改,一遍遍重来。汗水浸湿了额发,长时间握笔的手指磨出了薄茧。她没有抱怨,也没有退缩。她知道,王老师的严苛,是为了让她在真正的高手对决中,不因任何细微的失误而败北。
吴浩作为她在b组最稳定的搭档,两人在实验训练中的默契也越来越好。一次,他们需要完成一个极其精密的“测量普朗克常数”的改装实验,对光路的准直要求极高。两人调试了整整一个下午,却总是因为微小的振动或温度波动导致数据漂移。
“这样不行,”吴浩抹了把汗,看着屏幕上依旧不稳定的曲线,“环境干扰太大了,我们得想办法隔离。”
林晚照盯着实验装置,脑海中飞快地闪过沈倦U盘里提到过的“被动隔振”和“主动温控”理念,但那需要专业的设备。她目光扫过实验室角落里的几块厚重海绵和废弃的恒温箱外壳,一个想法冒了出来。
“吴浩,我们来搭个‘土法’隔振恒温箱!”她眼睛发亮,拉着吴浩,利用那些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切割、拼接,硬是给核心的光电管和部分光路搭建了一个简陋却有效的隔离空间。虽然外观丑陋,但效果立竿见影,再次测量时,数据稳定性大大提升。
王老师巡视时看到他们的“杰作”,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难得地露出了赞许的笑容:“不错!知道动脑筋利用现有条件解决问题,这才是竞赛需要的素质!”
这种依靠自己和队友的智慧,在极限条件下寻找出路的过程,让林晚照感受到了另一种层面的成长。她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指导的容器,而是成为了一个积极的、具备创造力的解决问题者。
高强度的训练让她回家时常常累得话都不想说。母亲心疼地变着花样给她补充营养,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的一杯温牛奶和几句轻柔的叮咛,成了她疲惫身躯最好的慰藉。父亲则默默承担了更多家务,确保她回家后有一个绝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奶奶虽然不太懂那些复杂的物理公式,但总能敏锐地察觉到她的情绪。一次,林晚照因为一道反复出错的难题而有些烦躁,奶奶什么也没问,只是拉着她到阳台,指着一盆刚刚绽放的、在夜风中微微摇曳的茉莉花,慢悠悠地说:“晚晚你看,这花开得多好。它也不知道明天是刮风还是下雨,它只管今天努力地开。人呐,有时候也得学学这花,别想太多还没来的风雨,先把眼前的这一刻过好。”
奶奶朴素的话语,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林晚照心头的焦躁。是啊,专注于当下,做好眼前的每一道题,优化好每一个实验步骤,结果自然会水到渠成。家庭的包容与智慧,如同最坚韧的后盾,让她在冲刺的疲惫中,总能迅速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决赛前一周,学校组织了最后一次全真模拟,完全仿照省赛流程,甚至请来了外校的老师交叉阅卷。考试过程异常艰难,林晚照感觉自己像是被放在火上灼烤,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考验着她的知识储备、思维速度和心理承受力。
笔试最后一道压轴题,是一个构建“基于冷原子体系的精密测量模型”的开放性命题,要求提出原理并分析主要误差来源。这完全超出了高中课本范畴,涉及了当前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考场里瞬间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林晚照的心脏也猛地一紧。这道题……沈倦的U盘里没有直接涉及!她只能靠自己!
一瞬间的慌乱后,她强迫自己冷静。她回想起U盘里关于“量子精密测量”的基础原理,回想起和吴浩一起搭建“土法”装置的经历,回想起奶奶说的“只管努力开花”。她深吸一口气,不再去想要拿多少分,而是专注于如何将自己所学的、所理解的、所能联想到的知识,最大限度地、逻辑清晰地组织起来。
她尝试将激光冷却与陷俘原子的概念与高精度时钟的概念联系起来,构建了一个简化的模型,并重点分析了由于原子间相互作用和外部磁场波动可能引入的系统误差。她的论述或许不够深入,模型或许过于理想化,但她尽可能地做到了逻辑自洽,并展现了对物理思想的初步理解。
交卷时,她感觉像是打了一场硬仗,身心俱疲,但内心却异常踏实。她尽力了,这就够了。
模拟成绩出来,林晚照排在全省第25名。虽然距离前二十的目标还有差距,但这个名次已经足以让她跻身顶尖选手的行列,也让王老师和所有关心她的人看到了巨大的希望。
决赛的日子终于来临。
站在省实验中学气派的考场外,林晚照看着身边那些或自信满满、或紧张不安的竞争对手,看着陪同而来的王老师、吴浩、苏小小、赵蔓鼓励的眼神,看着父母和奶奶在人群中向她用力挥手的身影,她的心情异常平静。
她没有再去想沈倦,没有再去想那个U盘,也没有再去想那句“飞吧”。那些都已成为她翅膀下的风,托举她来到了这里。
此刻,她只是林晚照。一个凭借自己的努力、系统的辅助、家人的支持、朋友的陪伴,以及一段短暂却深刻的同行者留下的馈赠,一步步走到这里的,即将独自振翅的考生。
她深吸一口气,迎着清晨的阳光,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考场入口。
属于她的战斗,即将开始。
然而,就在她即将踏入考场的瞬间,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人群外围,一个戴着鸭舌帽、身形有些熟悉的背影一闪而过,迅速消失在拐角。
她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
是……错觉吗?
那个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