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信标的最后一丝闪光彻底熄灭,如同风中残烛的最后一缕青烟,消散在无尽的黑暗里。它用尽最后的力量,将“精卫号”引到了这片死寂的空域,然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重归永恒的沉寂。
“精卫号”如同一个谨慎的探墓者,依靠着微弱的备用动力,缓缓滑向信标残骸所在的区域。舰体外部的探照灯束划破黑暗,照亮了那些漂浮的、冰冷金属和冻结碎片的细微反光。
“扫描残骸结构,成分分析。”洛城的声音在寂静的舰桥里响起,打破了因信标熄灭而带来的短暂失落。
高分辨率的扫描光束细致地掠过那片不大的碎片场。
数据流在主屏幕上快速刷新。
“确认残骸材质与信标主体一致,为曦光文明早期使用的特种合金,腐蚀和宇宙尘积程度极高,推测废弃时间……极其漫长,以万年为单位计算。”陈院士紧盯着光谱分析仪,“未发现能量武器残留痕迹,结构断裂面呈现脆性断裂和长期应力疲劳特征,符合自然衰败或古老撞击的结果。”
“没有其他发现了吗?”李明辉有些不甘心地问。
一个废弃了上万年的信标,似乎并不能给他们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等等……”林薇突然出声,她调整着远程传感器的滤波参数,试图从嘈杂的宇宙背景辐射中分辨出更微弱的信息,“信标残骸本身的信号消失了,但在它指示方向的更深处……背景辐射读数有异常,非常微弱的引力透镜效应……那里有东西,很大,挡住了后面的星光。”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投向主屏幕深空望远镜传回的、经过增强处理的画面。在信标残骸所指的遥远黑暗背景下,一片区域的星光确实呈现出极其细微但确实存在的扭曲和暗淡,仿佛有一片无形的、巨大的阴影遮挡在那里。
“调整航向,低速接近。所有传感器最大功率扫描该区域,注意隐匿。”洛城下令。一丝微弱的希望重新被点燃。
“精卫号”再次缓缓移动,如同潜入深海的潜艇,悄无声息地滑向那片异常的阴影区。
随着距离的拉近,那片阴影的轮廓逐渐在传感器上变得清晰起来。那并非单一的天体,而是一片极其广阔、结构复杂的阴影。
“检测到多重引力源……一个主引力源,周围环绕大量小型不规则引力源……结构复杂……像是……”林薇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像是一个破碎的星系……不,是人工造物!巨大的空间结构!还有……大量的舰船残骸!”
主屏幕上,经过计算机增强和合成的图像逐渐构建出来。那景象让舰桥内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远方,一颗黯淡的、处于生命末期的褐矮星散发着微弱的热量和红光,如同垂死巨兽的心脏缓慢搏动。而围绕它运行的,并非自然行星,而是一个庞大到令人窒息的人造天体群残骸!
那是一个破碎的、沉寂的巨构世界。
其核心是一个已经断裂成数截的、依稀能看出原本是环形的巨大空间站结构,其规模远超人类建造过的任何空间站,甚至堪比小型行星。无数扭曲的金属骨架、撕裂的装甲板和外露的复杂结构如同巨兽的尸骸,静静地漂浮在轨道上,被厚厚的宇宙尘冰覆盖。
环绕着这核心废墟的,是更加触目惊心的景象——一片浩瀚的、由各种尺寸和形状的舰船残骸组成的“坟场”!
这些残骸的风格迥异,大部分能辨认出属于曦光文明的流畅设计,但也有很多造型狰狞、充满生物感或极端几何切割感的未知风格舰船,与他们在“墓碑星云”和裂谷中见过的那些残骸类似。它们相互纠缠、碰撞、碎裂,仿佛经历了一场席卷整个星系的末日战争,最终同归于尽,凝固在这冰冷的坟墓之中。
所有的残骸都毫无生气,没有灯光,没有能量信号,只有死亡般的寂静。
“这就是……‘方舟’?”李明辉的声音干涩,带着巨大的失望和震撼。他们千辛万苦寻找的希望之地,竟然是这样一片死亡的废墟?
“扫描生命迹象,能量反应。”洛城的声音依旧平稳,但握紧的指节透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全方位扫描……无任何生命信号。能量反应……除褐矮星本身的红外辐射外,仅在一些大型残骸内部检测到极其微弱的放射性衰变读数,属于自然衰变,非主动能源。”陈院士的声音带着沉重,“大气成分扫描……核心空间站残骸周边有极其稀薄的、成分复杂的气体云,包含氧化产物和有机分子裂解残留,但不足以支持生命。整体环境……已完全死亡。”
希望如同被戳破的气泡,迅速消散。他们找到的不是避难所,而是一座巨大的、记录了某个文明最后时刻的坟墓。
“等等……”林薇突然再次开口,她放大了对那颗褐矮星的观测数据,“褐矮星本身的辐射光谱有异常……在其背向我们的另一侧,重力传感器检测到有规律的能量波动……非常非常微弱,但……是周期性的,不是自然现象!”
这一发现立刻重新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能确定来源吗?”
“波动源位于褐矮星的背面阴影区,干扰很强。但波动模式……类似……某种低功耗的循环自检或者维持性脉冲?”林薇不确定地推测道。
“调整轨道,绕到褐矮星另一侧。保持距离,最大功率扫描。”洛城命令道。只要有一丝异常,就不能放过。
“精卫号”开始谨慎地改变航向,利用褐矮星本身的引力进行滑行,缓缓绕向恒星的另一面。
当视野逐渐开阔,褐矮星背后的景象呈现在传感器上时,舰桥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在褐矮星暗淡红光的映照下,一颗孤独的、被彻底改造过的行星静静地悬浮在那里。
它的大小与火星相仿,但表面完全被银灰色的、几何形状规整的巨大结构所覆盖,看不到任何自然地貌。这些结构如今大多已破损不堪,布满撞击坑和撕裂的痕迹,许多地方显然已经彻底暴露在真空中。行星的轨道上,同样散落着一些空间设施和舰船的残骸,但相比另一侧的“坟场”,这里的破坏似乎更“集中”,更像是一场发生在地表附近的惨烈攻防战的遗迹。
而那股微弱的、周期性的能量波动,正是从这颗行星的极地附近,一个相对完好的穹顶结构深处散发出来的。
“行星级改造……曦光文明的‘方舟’计划,是真的将一颗行星改造成了最后的避难所?”陈院士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震撼和悲哀,“但他们……显然失败了。”
“扫描行星地表,重点扫描能量波动源区域。”洛城下令。这颗死寂的行星,是这片巨大坟场中唯一还残留着一丝“活性”的地方。
高精度传感器聚焦过去。图像逐渐清晰。
行星表面那些巨大的结构,依稀能辨认出曾是生态穹顶、城市基座、能源中心和交通枢纽的痕迹,但如今都已化为冰冷的废墟。在一些断裂的截面,甚至能看到内部冻结的、依稀可辨的街道和建筑的残骸。
而在北极那个散发着微弱波动的穹顶结构周围,扫描仪发现了更多不寻常的痕迹。
“检测到地表有多处高能武器轰击留下的玻璃化坑洞……规模巨大。还有……大量非曦光文明风格的金属碎片残留,其能量签名……与之前遭遇的‘追猎者’舰船有低度相似!”李明辉报告道,语气凝重。
“这里发生过战争,入侵战争。”洛城得出结论。曦光文明的“方舟”并非自然衰亡,而是被外力强行摧毁的。
“能量波动源分析……信号极其微弱且加密等级极高,无法解析具体内容。但其脉冲模式……与曦光文明核心数据库中的‘紧急避难所维持系统’休眠协议有百分之十五的匹配度。”曦的声音响起,“存在极低概率,该设施内部仍有某种自动化系统在最低功耗下运行,或者……封存着某种需要维持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