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突然,孟瑾到底没能夜里同宋钰一家团圆一番。
眼见有京兆府的同僚寻到了宋记串串儿香来,他干脆出了茶楼,一句郡君有事早就离开为由,和众人一道返回了京兆府衙门。
宋钰在众人离开之后,这才回了景园。
刚进院子,就看到刘嬷嬷正拿着一个账本,对着一堆大小盒子和竹篮筐篓写写画画。
“这些是什么?”宋钰问。
“郡君。”刘嬷嬷向宋钰欠身,笑着道:“这些都是京中各家送来的节礼。
我将每一家的节礼登录下来,也好回礼。”
宋钰从没管过家,就连原主在沈府时那也是日日被惯着的小祖宗。
自然也没管过这人情往来之事。
如今一看才觉得刘嬷嬷当真辛劳。
“竟这么麻烦的,那府中不过两个小子,您人手够不够用?”
刘嬷嬷笑着看她,这若是寻常人家的女娘,这般年纪必然是需要学习管家之事的。
但郡君不同,她是官员,行的是儿郎的仕途,这府中鸡零狗碎之事自然也不敢烦到她头上来。
不过府中进出,倒也都拿去给夫人和少夫人过目。
“够得,一年才多少个节日,不过这一两日忙碌些。
寻常人少反而清闲。”
宋钰知她并非抹不开嘴的,闻言便不再多言。
目光扫过她手中账目,才知晓,这中秋节礼,多是些月饼盒茶酒之类。
也有些作为摆件的工艺品。
许是因为宋钰并没有和他人交好的意思,这回礼统一都是府中提前订做锦盒糕点,精致的檀木盒子上,雕着吉祥如意纹。
倒是和现代的礼盒月饼十分接近了。
“刚才,瑞王府也送来了节礼,我这边还未来得及录入。
郡君看一眼?”
刘嬷嬷特意提及,宋钰自然是要看一眼的。
这瑞王府送来的是一对儿琉璃玉兔灯,以及一些果品和珍惜的食材。
什么石榴,栗子,柿子,大闸蟹,鹿茸燕窝,干鲍鱼之类。
看到那栗子和柿子,宋钰便知道这礼应当是周霁送的。
这人,倒是顺杆儿爬的利索。
以此天驷苑的举手相救,两家便顺理成章的搭上了线儿。
这又是来拜谢,又是送节礼的。
是生怕别人不知道,景园和瑞王府的来往。
“瑞王府送来的这些滋补的食材,也确实贵重了些。
如何回礼,郡君可有建议?”
到底是皇子,与其他人家不同。
而且,她原本就是皇后的人,自然也会偏袒五皇子多些。
眼看瑞王府与景园交好,自然欣喜。
“就你做的那茶点便是。
瑞王是皇子,什么好东西没有,咱们就算掏空了景园也不见得能送得出一份像样的节礼去。
这中秋团圆日,自然就按着习俗来,送些月饼糕点什么便是了。”
刘嬷嬷笑着应下。
并不觉得宋钰抠门,反觉得从不想与权贵结交的宋钰,是接受了五皇子的示好。
宋钰在又翻了翻那单子,“可有袁家送来的节礼?”
刘嬷嬷点头,将单子向前翻了一翻,然后从一堆礼品之中搬出一个木盒来。
“是一套文房四宝。”
宋钰不懂,但也能一眼看得出,是十分珍贵的。
袁家伯伯,文采颇胜。
对小辈,最是爱送些笔筒砚台之类的。
也有暗示其应多读书之意。
原主也没少收到笔墨纸砚,只是如今东西从沈府转来了景园而已。
“袁家的回礼可备好了?”宋钰问。
刘嬷嬷点头,“知道郡君与袁家姑娘交好,这除了糕点团茶之外,还特备了一个龙泉窑香炉,配上沉香想来袁大人会喜欢。”
“刘嬷嬷当真是我景园诸葛,厉害厉害!”
宋钰笑着道,“那礼物可送出去了?”
刘嬷嬷指了指正快步走来的杨柳,“这不,打算让杨柳跑一趟呢。”
宋钰随手接过那放着香炉的盒子。
“正好,我也想明馨了,我亲自去送。”
……
这送节礼,多是在上午。
像宋钰这般,几乎卡着正午的时间点儿上门的,却也少见。
不过袁家沈家历来亲厚。
原主也几乎是被袁家主母和袁大人看着长大的,自然是其他人家的小辈比不得的。
再加上宋钰如今的身份,这能主动问安已是难得。
又哪里会有人挑她的礼。
就连寻常对礼节之事颇为严厉的袁有畏,都将那些个俗礼抛之脑后,自看到宋钰,便一脸和煦的笑意。
“一个节礼,你让下人送来便是了。
怎么还亲自跑一趟?
过来也不提前说一句,你最喜欢吃的蟹酿橙都没做。”
袁母拉着宋钰在饭桌前坐下,口中责怪,这眼睛几乎弯成月牙。
宋钰吃饭没个整点儿,也没想到正撞上人家一家三口用餐,到底有些不好意思,
“是我来的突然。
自回了京,也没能上门给伯伯伯母请安,心中惦念。
今日突然看到袁伯伯送的文房四宝,一时心绪难平,这脑门一热就跑来了,是我失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