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山谷口已经聚满了人。
猎户秦大山扛着铁锹,对身边睡眼惺忪的永祥笑道:“永祥今天咱们比比,看谁挖的藕又大又完整!”
“比就比!”永祥瞬间清醒,拍着胸脯应下,“我昨儿就瞅着芦苇荡东边有片藕叶,准能挖出‘莲藕王’!”
阿爷拄着锄头走过来,拍了拍永祥的后脑勺:“别光想着较劲,挖藕得讲门道。先寻着青梗往下摸,摸到藕节再顺着走向扒泥,力道得匀,挖藕的时候得轻手轻脚的,可别粗手粗脚的把藕碰断了!
说话间,众人已经钻进了芦苇荡。永吉永祥兄弟俩小心翼翼地把脚丫踩进泥滩,冰凉的泥水顺着趾缝往上钻,兄弟俩不约而同打了个哆嗦,却又立刻被脚下松软的触感勾了兴趣。
“阿爷,这泥跟家里的糯米糕似的!”永吉兴奋地喊着,双手已经插进泥里摸索。指尖触到滑溜溜的硬物时,他猛地按住,“阿爷,我摸着东西了!”
“慢着点!”大伯娘在岸边喊道,“别往深处去,就在岸边水浅的地方找找就行!”她身边堆着刚送来的空竹筐,月妍和桃丫正帮着把筐子摆整齐。
“二哥,找到莲藕梗了吗?”月妍挽着裤腿走进浅滩,裤脚已经溅上了泥点。永吉指着面前一根带着细绒毛的青绿色梗子:“妍丫头,你看这个是不是?”
月妍弯腰细看:“是,就是这种。!来,小铲子给你,你把小铲子斜着插进去......”永吉手上握着铲子,轻轻一撬,一截嫩藕就露了头。
永吉照着法子操作,铁铲“噗嗤”一声插进泥里,他轻轻一撬,一层淤泥翻起,一截裹着黑泥的嫩藕就露了头。
“挖到啦!”他双手捧着那节小藕,高兴得在泥水里蹦跶,溅得身边的永祥满身泥点。
“给我看看你挖多少了!”永祥挎着篮子凑过来,里面已经躺着五六节细嫩的藕尖。
“你看我挖的这些,都是最嫩的,炒肉片最香!”兄弟俩蹲在泥滩上比对,清脆的笑声惊起了芦苇丛中的水鸟,扑棱棱掠过水面。
另一边,秦大山的竹筐已经装了小半筐。他挥着铁锹的动作又稳又快,每一下下去都能精准找到藕的位置。
“这淤泥底下藏着不少好东西,”他抹了把额角的汗,对身边的二柱子说,“你看这泥色,发黑发黏,说明水肥,藕长得就瓷实。”
二柱子学着他的样子挥铲,却不小心把一节藕铲断了,懊恼地直跺脚。“大山叔,您这手艺真神了!”
“都是运气好,”秦大山嘿嘿一笑,铁锹突然碰到了硬物,发出沉闷的“咚”声。“哟,来大家伙了!”他立刻扔下铁锹,蹲下身用手指小心扒开淤泥。周围的汉子们闻讯都围了过来,手里的工具也都停了。
“慢着点,顺着藕的纹路扒,”村长跑过来指挥,“别用指甲抠,用手掌托着泥往两边推!”黑褐色的淤泥被一点点拨开,一串肥硕的莲藕渐渐显露出来,一节连着一节,足足有七八节,藕节上还挂着新鲜的须根。
“好家伙!这莲藕可不小!”众人惊叹不已。
五六个人围着这串“莲藕王”,干脆都扔下工具,徒手在泥里刨挖。指尖顺着藕身轻轻梳理,把藏在缝隙里的淤泥清理干净,直到整串莲藕完好无损地被捧出水面,众人立刻欢呼起来。秦大山把莲藕放进筐里,乐呵呵地说:“今晚就用这藕炖汤,再放点腊肉,保准香掉大牙!”
午后的溪边热闹起来,女人们围着石板铺开摊子,开始清洗莲藕。阿娘手里的竹刷“唰唰”作响,顺着藕节的纹路来回刷洗,黑泥顺着水流往下淌,露出底下白玉般的藕身。
“有了这些莲藕,咱山里的冬天就不愁没菜吃了,”她对身边的月妍说,“嫩藕炒着吃,老藕炖汤,还能做藕粉存着。”
“可不是嘛,”旁边的张大婶接话道,手里的动作没停,“去年在村里缺衣少食,没想到在山里还能不饿肚子。”
月妍正教大伯娘做藕粉,她把洗干净的老藕放在案板上,用菜刀切成均匀的小块:“做藕粉得选这种淀粉多的老藕,切得越碎越好磨。”她把藕块放进石磨的料斗里,推着磨盘慢慢转动,“推磨的时候别太快,不然藕浆磨不细,过滤的时候容易堵筛子。”
“妍丫头,这藕粉真能存到冬天?”大伯娘好奇地问,伸手帮着往料斗里添藕块。
“能啊,”月妍笑着说,“磨好的藕浆得用细纱布过滤三遍,把藕渣分出来,剩下的浆水静置两个时辰,倒了上层的清水,把沉淀的藕粉挖出来摊在竹席上晒。晒干后装坛密封,放在阴凉处,开春都不会坏。冬天冲一碗,加勺红糖,暖胃又养人。”
几个年轻媳妇围过来轮流推磨,石磨“咕噜咕噜”转着,雪白的藕浆顺着磨槽缓缓流进木桶,淡淡的藕香混着水汽弥漫开来。杏丫和几个女孩子则把洗好的嫩藕码进竹筐,码得整整齐齐,准备运回村里。
夕阳西下时,永吉挎着自己的小篮子过来了,里面摆着十几节小小的莲藕,虽然个头不大,但每一节都洗得干干净净,藕节完整。“哥,明天还来挖吗?”他仰头问身边的永平。
永平拍拍他的肩膀:“来!阿爷说了,东边的藕塘还没挖透,明天咱们早点来,争取多挖点。”
暮色四合,家家户户的炊烟袅袅升起。月妍在灶间忙活,阿娘和大伯娘正跟着她学做藕夹。把藕切成夹刀片,中间塞进调好的腊肉白菜,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粉糊,放进烧热的油锅里。“滋啦”一声,金黄的藕夹在油锅里翻滚,香气很快飘满了整个院子。
“真香!”永吉扒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锅里,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小馋猫,先尝尝!”大伯娘夹起一个藕夹,吹凉了递到他嘴边。永吉一口咬下去,外皮酥脆,藕片鲜嫩,肉馅的香味混着藕的清甜,好吃得直点头。
隔壁传来秦婶子的吆喝声:“大山!去山洞里搬坛米酒出来,今晚炖了莲藕王,咱好好庆祝庆祝!”
山谷里,孩子们聚在空地上,互相炫耀着今天的收获,叽叽喳喳约好明天继续比赛挖藕。老人们则坐在院子里抽着旱烟,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脸上满是欣慰。晚饭时分,家家户户都飘出了浓郁的藕香,炖藕汤的醇厚、炒藕片的清爽、藕夹的鲜香,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整个村庄上空。
阿爷抿着米酒,看着满桌的藕菜,满足地叹道:“有了这些莲藕,今年冬天就好过喽。”月光下,山洞里的莲藕堆得整整齐齐,竹席上摊晒的藕粉泛着柔和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