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晨光刚漫过晚星杂货铺的柜台,许伟(10岁)就已经坐在账台前,熟练地用算盘核对前一天的库存——自从余晚星教他管账后,他每天都早早来铺子,先把粮油、日用品的数量盘点清楚,再等着客人上门。
“伟崽,给我称十斤灵泉大米!”一位穿着青色布衫的中年男人走进来,声音有些急促,还不时回头张望,像是在怕什么人。许伟抬头应道:“好嘞!”说着,他从货架上取下一袋大米,放在秤上仔细称重,“您看,正好十斤,八十文钱。”
男人连忙掏出钱袋,递过来八十文铜钱,又催促道:“快把米给我装起来,我还有急事!”许伟接过铜钱,习惯性地数了一遍,确认数量没错,刚要把米递给男人,却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男人递钱时,手指不经意间碰了一下货架上的另一袋大米,那袋大米的封口绳似乎松了些,和其他密封完好的袋子不太一样。
“叔叔,您等一下,”许伟放下米袋,走到货架前,拿起那袋松了口的大米,打开一看,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袋子里的大米颗粒细小,还混着不少沙子,明显是普通的陈粮,和店里卖的灵泉大米差远了!他再回头看男人,发现对方眼神躲闪,脚步也往门口挪了挪,像是想赶紧溜走。
许伟立刻明白过来——这男人是想趁他收钱的时候,用事先准备好的陈粮调包货架上的灵泉大米!他赶紧喊住男人:“叔叔,您别走!您是不是不小心碰了这袋米?这袋米不是我们店里的灵泉大米,是普通的陈粮!”
男人脸色一变,强装镇定地说:“小孩子别胡说!我什么时候碰过你的米?我买了米就要走,你别拦着我!”说着,他就要抢过许伟手里的米袋往外走。许伟死死拉住米袋,大声喊:“阿力哥!快来帮忙!有人想调包咱们的大米!”
正在整理货架的阿力听到喊声,立刻跑了过来,一把拦住男人:“这位客官,有话好好说,为什么要抢东西?”男人见势不妙,想推开阿力逃跑,却被赶来的其他伙计围了起来。此时,余晚星也从后院赶了过来,看到眼前的情景,立刻明白了大概。
“这位客官,我们店里的灵泉大米都是密封好的,每袋都有‘晚星直供’的标记,”余晚星指着男人手里的米袋,“而你手里的这袋米,不仅没有标记,里面的米质也和我们的不一样,你能不能解释一下?”男人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越来越白,最后只能低下头,承认了自己的调包行为——原来,他是附近村里的农户,家里穷,想把陈粮调包成灵泉大米,拿回去给家人吃。
余晚星看着他落魄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忍,却还是严肃地说:“想要好米,可以好好跟我说,我或许能给你便宜些,但你不能用这种偷换的办法。这次我就不送你去官府了,但你必须把米还回来,以后也不能再做这种事。”男人连忙点头,把米袋还给余晚星,羞愧地离开了。
看着男人远去的背影,阿力忍不住夸赞许伟:“伟崽,你真是太厉害了!要不是你发现得早,咱们这次就亏大了!”许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娘教我盘点的时候要仔细,还要注意客人的举动,我就是觉得他有点奇怪,才多留意了一下。”
余晚星摸了摸许伟的头,心里满是骄傲:“伟崽做得很好!管账不仅要算对数字,还要学会观察,保护店铺的利益。以后你要继续保持这份细心,帮娘把杂货铺管好。”许伟用力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仔细,不让坏人有机可乘。
这件事很快就在县城里传开了,百姓们都夸赞许伟聪明细心,还说“晚星杂货铺不仅东西好,连管账的孩子都这么靠谱”,不少人因此特意来杂货铺购物,想亲眼见见这个“小管家”。杂货铺的生意比之前更红火了,许伟也成了县城里小有名气的“小账房”。
可余晚星没注意到,这件事被牛大海的管家听说了。管家回到酒楼,对牛大海说:“掌柜的,余晚星的儿子许伟特别聪明,这次还识破了客人调包大米的骗局,现在百姓都夸他,连带她的杂货铺生意更好了!”
牛大海听后,气得把手里的茶杯摔在地上:“一个小屁孩也能坏我的事!我就不信,我斗不过他们一家!”他想了想,对管家说:“你去打听一下,许伟每天什么时候去杂货铺,路上有没有偏僻的小巷。咱们不能在店里找事,就在路上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管家心里一惊,知道牛大海是想对许伟下手,却不敢反驳,只能点头应下:“掌柜的放心,我这就去打听!”
此时的余晚星,还在和许伟一起核对当天的账目,许伟兴奋地跟娘分享着今天遇到的趣事,脸上满是笑容。余晚星看着儿子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温馨,却丝毫没察觉到,一场针对许伟的恶意算计,正在悄然酝酿。要是牛大海真的在路上对许伟下手,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