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玖玖的“摄影作品”,绝非寻常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在被迫成为她的“专属模特”之前,江淮对她的了解,更多停留在coS社光鲜亮丽的舞台和社交媒体上精修过的九宫格图片上。然而,那次屈辱的“模特”经历后,沈渊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江淮怀疑他黑了苏玖玖的私人云盘),弄到了一些她更早期、未曾公开的“作品”集。
这些影像,为苏玖玖的掌控欲提供了最直观、也最令人心底发寒的注脚。
**主题一:精致的“藏品”**
其中一系列照片,主角是各种**无机物**——古董人偶、机械手表、碎裂后重新拼接的瓷器、形态扭曲的金属雕塑。拍摄手法极其精湛,用光构图无可挑剔,将物件的质感、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但看久了,会感到一种莫名的窒息感。因为这些照片无一例外,都强调着物件的**被束缚**与**被审视**。人偶被丝线悬吊在暗房中,手表齿轮的运转被高速镜头定格仿佛失去自由,碎裂的瓷器被强力胶水粘合,裂痕如同无法愈合的伤疤,金属雕塑被强行弯折成违背其材质的形态。
EvilNeko点评:“她在用镜头‘驯化’无生命之物。把所有东西都变成她私人博物馆里按她心意摆放的‘藏品’。”
**主题二:短暂的“合作者”**
另一组照片,出现了不同的、面容模糊或背对镜头的**人物**。有穿着华丽coS服装却眼神空洞、如同提线木偶的少女;有在酒吧迷幻灯光下神情迷离、仿佛失去自我的年轻男子;甚至有被要求站在高楼边缘、背对虚空、只留下剪影的未知身影。这些照片的氛围往往充满张力,却透着一种将人物“物化”的冰冷。他们不是鲜活的主体,只是她用来构建画面、表达其掌控理念的**道具**。
沈渊压低声音补充:“传闻……之前有几个跟她合作过的人,后来都默默退圈或者离开了学校。具体原因没人知道。”
**主题三:未完成的“系列”**
最让江淮感到不适的,是一组标注为“**驯化日志(未完成)**”的文件夹。里面不再是成型的作品,而更像是**观察记录**。有偷拍角度的、某个男生在图书馆打瞌睡时流口水的丑态;有某个女生在舞台上失误摔倒时惊恐扭曲的表情特写;甚至还有她自己饲养的宠物猫,在绝育后戴着伊丽莎白圈、眼神惊恐蜷缩在角落的连续快照。
这些影像剥离了所有美感,只剩下赤裸裸的、对“失控”与“脆弱”的捕捉,以及一种……等待着将这些“不完美”重新纳入掌控的、近乎残忍的耐心。
浏览这些“作品”,江淮终于明白,苏玖玖对他的所作所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她一贯行为模式的延续和升级。她是一个习惯于通过镜头去“解剖”、“占有”和“重塑”其关注对象的“收藏家”。以前的那些“合作者”或许只是短暂的猎物,而他现在,显然已经被她列为需要长期、深入“雕琢”和“收藏”的**重点项目**。
他那次勉强守住底线、未穿上的宠物服装,在那组“驯化日志”的背景下,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苏玖玖有足够的耐心和手段,一步步地瓦解他的抵抗,用镜头记录下他每一个屈从的瞬间,直到他彻底成为她影像档案中,一件符合她心意的、完美的“藏品”。
这份认知,比任何直接的威胁都更让江淮感到恐惧。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占有欲强的学姐,更是一个拥有高超技巧、将控制欲上升到“艺术创作”层面的、偏执的“艺术家”。
他的抵抗,在对方看来,或许只是让“创作”过程变得更加“有趣”的调剂品。
放下沈渊的手机,江淮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蔓延至全身。他知道,自己未来的每一步,都必须更加小心。任何一丝破绽,都可能成为苏玖玖镜头下拉紧缰绳的契机,被她永久地定格、收藏,成为她证明其绝对掌控力的“杰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