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饭馆”的火爆,就像在北新桥这片餐饮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溅起的水花不可避免地打湿了旁边同行的船。首当其冲的,就是斜对面开了有些年头的“刘记饭庄”。
刘记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胖老头,以前仗着地段好、店面大,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但也过得去。可自打“傻柱饭馆”开门,他那店里的熟客眼见着少了,尤其是爱喝两口、讲究个味道的老主顾,都被那“傻柱”店里飘出来的霸道香气勾了去。
刘老板坐不住了。他先是偷偷派伙计去“傻柱饭馆”买了几个招牌菜回来,一尝,那脸色就沉了下来。都是行家,一筷子下去就知道深浅。那火候,那调味,确实比他店里那按部就班的厨子强上一截。
硬的不行(听说连地痞都在那傻柱老板面前吃了瘪),那就来软的,或者说,来阴的。
没过几天,北新桥附近就有些闲言碎语传开了。
“听说了吗?那‘傻柱饭馆’用的肉不新鲜,都是低价收的病死猪!”
“可不是嘛,我二姨夫的表侄在菜市场看见他专挑那蔫了吧唧的烂菜叶子买!”
“他那后厨,脏得很!老鼠乱窜,要不味道能那么‘足’?”
这些谣言有鼻子有眼,还真唬住了一些不明就里、图便宜又怕死的顾客。刘记饭庄的生意,似乎回暖了那么一点点。
跑堂的小子气呼呼地把听来的闲话告诉何雨柱,帮厨老王也一脸忧色:“老板,这肯定是刘记那老小子搞的鬼!太损了!”
何雨柱正在片腰花,闻言,手里的刀停都没停,只是嗤笑一声,头也不抬:“慌什么?几条杂鱼吐泡泡,还能把船掀翻了?”
他压根没想着去解释,去对质。那太掉价,也没用。
第二天,“傻柱饭馆”门口立起了一块崭新的木头牌子,上面用大红漆写着几行歪歪扭扭却异常醒目的大字:
本店承诺:
一、所有猪肉,皆为当天屠宰、有检疫印章的鲜肉!
二、所有蔬菜,皆为清晨菜市场最新鲜水灵的上等货!
三、后厨重地,欢迎各位爷随时监督!觉得不干净,当场砸我招牌!
傻柱亲笔
这牌子一立,效果立竿见影。
这年头,做生意这么“愣”、这么敢打包票的,少见!尤其是“当场砸招牌”这句,透着股混不吝的自信和硬气。不少被谣言影响的顾客一看这牌子,心里那点疑虑顿时消了大半。是啊,要是真用了烂肉烂菜,敢这么写?不怕人真去后厨看?
更有那好事的,还真就借着上厕所的由头,探头往后面瞅了瞅。只见后厨虽然忙碌,但灶台擦得锃亮,地面干净,食材码放整齐,哪有什么老鼠蟑螂?
谣言,在何雨柱这近乎“自爆”式的硬刚下,不攻自破。
刘老板一看这招没用,反而给“傻柱饭馆”又添了几分话题度,气得在家直拍桌子。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咬咬牙,开始降价!傻柱的回锅肉卖八毛?他卖七毛!傻柱的醋溜白菜卖三毛?他卖两毛五!
他想用价格战,拖垮这个新来的愣头青。
消息传到何雨柱耳朵里,他正在试新调的辣酱,尝了尝,满意地点点头。对刘记降价的事,他只回了两个字:
“傻逼。”
他非但没跟着降价,反而在牌子上又加了一行字:
本店味道,恕不讲价!吃的是手艺,不是烂菜叶!
态度嚣张至极。
结果呢?刘记饭庄降价头两天,确实分流了一些对价格极其敏感的顾客。但没过几天,那些人又灰溜溜地回来了。无他,刘记那降价后的菜,量少了,肉也更肥了,味道……本来就不如人家,一降低成本,更是没法入口。
而“傻柱饭馆”门口,队伍依旧。食客们用脚投票:多花一毛两毛,能吃上这等味道,值!
何雨柱甚至趁着这机会,推出了两道价格稍高、但用料更扎实、做法更费功夫的“硬菜”,专门针对那些不差钱、就好一口的老饕。结果大受欢迎,供不应求。
刘记饭庄的降价策略,如同一个虚弱病人的奋力一击,不仅没伤到对手,反而加速了自己的衰落。店里越发冷清,成本却居高不下,眼看就要入不敷出。
何雨柱偶尔站在店门口,看着斜对面刘记那门可罗雀的惨淡模样,嘴里叼着根牙签,对身边的跑堂小子说:
“瞧见没?跟柱爷我玩这个?他刘记还嫩点!做生意,核心是味道!味道不行,你白送都没人要!想靠歪门邪道挤垮我?做梦!”
他嗤笑一声,转身回屋,掂起了他的大勺。
“咱们的根,是这灶台上的功夫!把菜做好了,其他的,都是扯淡!”
一场来自竞争对手的阴招和价格战,就这么被何雨柱用过硬的质量、混不吝的自信和精准的反击,轻松碾压。
北新桥餐饮业的格局,经此一役,悄然改变。“傻柱饭馆”的地位,愈发稳固。而何雨柱也明白,这只是开始,未来肯定还有更多挑战,但他无所畏惧。
味道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