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鼎中装满食物,我的仇人有病,不能接近我,吉祥。
含义: 鼎新进入充实阶段,鼎内装满实物(鼎有实)。即使有敌对者因故无法干扰(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可获吉祥。象征革新需充实内涵,外部阻碍自然化解。
九二故事:
春去秋来,鼎坊内外已是一番新气象。
校正归位的祖传鼎炉,如同一位康复的巨人,沉稳地屹立在院落中央。炉膛内壁被新敷的耐火泥涂抹得平整光滑,经过阿藜精心照看的炉火长时间烘烤,已彻底驱散了潮湿与陈腐,只余下泥土与火焰交融后特有的干爽气息。
鼎君站在炉前,神情专注。他手中拿着一块刚从铜矿中精选出来的孔雀石,色泽青碧,隐隐有金属光泽流转。这是铸造第一尊新鼎的起点。
“开炉——投料——”
随着他清朗的声音响起,沉寂多年的鼎坊,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正式的熔炼。
精选的铜矿石、作为助熔剂的锡料,被工人们按照严格的比例和顺序,投入熊熊燃烧的炉膛。阿藜掌控着风箱,她的节奏依旧平稳而绵长,确保着炉火始终保持在那恰到好处的“融金之境”——火力足够熔化坚硬的矿石,却又不会过于暴烈而损伤铜质。
鼎君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炉旁。他观察着火焰的颜色,聆听着矿石在高温下细微的爆裂与熔融声,时而用长柄铁钎探入炉内,轻轻搅动,让各种成分充分融合。
汗水顺着他的下颌滴落,在炙热的地面上瞬间蒸发。他的眼中,却闪烁着比炉火更炽热的光芒。
“鼎有实。”
日复一日,炉膛内的铜水逐渐积聚,从最初的涓涓细流,到后来如岩浆般翻滚涌动的赤金色湖泊。那厚重、灼热、蕴含着无穷可能的金属液体积满鼎腹,象征着鼎坊的生机正在被重新填满,鼎君的理想正从蓝图走向现实。
然而,就在鼎坊上下全心投入铸鼎大业之时,坊间却开始流传一些关于竞争对手“铁氏”的消息。
铁氏一族的鼎坊,位于城西,规模宏大,历来是鼎君家族最大的对手。铁坊主为人霸道,善于钻营,以往没少用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打压鼎君家。自老坊主去世后,铁氏更是蠢蠢欲动,准备趁鼎君年轻、根基未稳之际,彻底挤垮这家百年老店。
可最近,铁氏的动静却小了许多。
“听说了吗?铁坊主好像惹上大麻烦了!”休息时,有学徒压低声音议论。
“可不是嘛!据说他为了讨好一位权贵,私下用了劣质矿料以次充好,结果铸出来的鼎在祭祀时差点炸裂,惊了贵人!”
“不止呢!还有人告发他贿赂矿吏,偷漏官税,现在官府已经派人去查他了!”
“活该!让他总想着坑害别人!”
消息传到鼎君耳中,他正与几位老师傅商讨新鼎纹样的刻画。一位老师傅捋着胡须,带着几分庆幸笑道:“少坊主,这可真是天助我也!铁氏自顾不暇,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正好没人来给我们捣乱,咱们可以安心铸鼎了!此乃吉兆啊!”
众人都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确实,少了铁氏这个恶邻的虎视眈眈和潜在的下绊子,鼎坊的运作顺畅了许多。
然而,鼎君脸上却不见太多喜色。他放下手中的炭笔,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炉膛内那平静而炽热的铜水面上。
“铁氏如何,是铁氏之事。”他声音平稳,听不出波澜,“我等铸鼎,吉凶祸福,当系于自身,岂能系于仇敌之疾?”
他看向那位老师傅,语气温和却坚定:“敌病非我福。若我等技艺不精,鼎质不纯,纵使天下无敌,亦难成佳器。反之,若我鼎实而质纯,纹路精美,效用卓着,纵有百千铁氏环伺,又能奈我何?”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真正的吉,不在他疾,而在己实。鼎实不倚外祸,吉在自足。”
一番话,如清泉滴入心田,让原本有些浮躁的气氛瞬间沉静下来。众人这才醒悟,自己竟在不知不觉中,将成功的希望寄托在了对手的倒霉上,而非自身的扎实努力。
鼎君不再多言,重新拿起工具,走向已开始初步塑形的鼎胚。“我志在鼎新,非在斗人。”
他这句话,如同定鼎之石,牢牢压在了所有人心上。
从此,鼎坊上下更加专注于自身。鼎君带着工匠们反复调整合金比例,力求铜质达到最佳的韧性与光泽。他亲自设计鼎身纹路,不再是简单的兽面饕餮,而是融入了山川流水、草木虫鱼的生机,线条流畅而充满韵律。
雕刻之时,他要求极高,哪怕一丝一毫的瑕疵也不允许存在。有时为了一个转折的弧度,他会反复琢磨修改直至深夜。阿藜的火候掌控愈发精妙,总能配合着雕刻的进度,提供最适宜的温度,让纹路在冷却后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
石娃和其他小学徒们,则负责清理工坊,打磨工具,做一些辅助工作。鼎君并不因为他们年幼或身份低微而轻视,偶尔会耐心讲解一些基础的道理,让孩子们也感受到铸鼎这门技艺的庄严与美妙。
就在这全神贯注的充实与提升中,铁氏那边的喧嚣仿佛成了遥远的背景音,再也无法扰动鼎坊内凝神静气的氛围。
数月之后,第一尊新鼎终于铸成。
当它彻底冷却,被小心移出工坊,呈现在秋日明亮的阳光下时,所有围观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鼎身浑圆饱满,铜质纯净,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内含宝光的暗金色泽。其上雕刻的云水纹路,仿佛在缓缓流动,充满灵动之气。整尊鼎给人一种既厚重稳固,又生机勃勃的奇特观感。
“好鼎!”一位见识广博的老行尊忍不住击节赞叹,“铜质纯而声清越,纹路精而气韵生!多年未见如此兼具古法与新意的佳器了!”
消息不胫而走。原本因铁氏出事而对本地铸鼎业有些失望的客商和贵族,纷纷被吸引而来。在亲眼目睹、亲手敲击之后,无不折服于这尊新鼎的品质。
订单开始如雪片般飞来。鼎君并未因此自满,依旧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对每一尊出坊的鼎都力求完美。
鼎坊的声誉,凭借着这“实”打实的品质与创新,迅速恢复,甚至超越了鼎君父辈时的盛况。
吉祥自来。
这吉祥,并非来自仇敌的铁栅囹圄,而是源于鼎坊自身那如同鼎中饱满铜水一般充实的内涵与实力。
鼎君站在坊门口,望着往来不绝的客商,听着人们对他作品的赞誉,神色平静。他想起之前那位老师傅的话,如今看来,铁氏之疾,确实未能影响到他分毫。
但他更清楚,真正的“吉”,是手中这沉甸甸的技艺,是心中那团不灭的离火,是鼎坊上下同心协力铸就的“实”。
他转身,目光再次投向那熊熊燃烧的鼎炉。
新的铜料,正在其中熔融。更多的“鼎有实”,还在后面。
通过描绘鼎君在根基稳固后,全心投入铸鼎实践,使鼎坊内涵日益充实(鼎有实),而此时往日的竞争对手铁氏却因自身劣行败露而陷入麻烦,无暇他顾(我仇有疾,不我能即)。面对此景,鼎君始终保持清醒,指出“吉凶在己不在人”,引导鼎坊上下专注于提升自身技艺与鼎器品质,最终凭借卓越的“鼎实”赢得市场与声誉,吉祥自来。这生动阐释了鼎卦九二爻辞的深意:在革新进入充实阶段时,真正的吉祥并非依赖于外部阻碍的消失,而是源于自身内涵的不断充实与完善。只要专注于夯实内在根基,精进不已,外部干扰自然消弭于无形,成功便是水到渠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