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外围,华东野战军前线指挥部。
指挥部设在一处隐蔽的丘陵反斜面挖掘出的掩蔽部内,电话线如蛛网般蔓延,电台滴滴答答的声音不绝于耳,进出的参谋人员步履匆匆,气氛紧张而有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汗水和军用地图特有的油墨气味。代司令员粟在巨大的沙盘前,眉头微蹙。在代表徐州城的模型上来回扫视。政谭、参谋长张等高级将领围在一旁。
“报告!” 作战参谋手持一份刚译出的电文,快步上前,“c纵队李云龙司令员急电!他们与徐州城内‘夜鹰’渠道确认,楚云飞部确有‘异动’。其核心部队正在秘密调整部署,控制了城内要害,并软禁了部分可能死硬抵抗的军官。楚云飞本人的意图,倾向于……和平解决。”
消息传来,指挥部内出现了一阵短暂的骚动和低语。虽然此前已有李云龙的初步报告,但这次是更进一步的确认。
“楚云飞……他终于要动真格的了。” 谭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此人打仗有一套,关键时刻,倒也识时务。”
粟没有说话,手指无意识地在沙盘边缘轻轻敲击着。他需要在一瞬间权衡全局。楚云飞的“起义”或“投诚”,若成功,无疑是天大的好事,能兵不血刃拿下徐州这座战略重镇,极大减少我军伤亡,加速江北战局。但风险同样巨大:是否是诈降?楚云飞对部队的控制力究竟有多强?城内其他国民党军会作何反应?万一处理不当,可能陷入混乱的巷战。
片刻沉默后,粟抬起头,语气清晰而果断:“情况基本明朗了。楚云飞这是在向我们递投名状,也是在为自己和部下谋生路。机会难得,风险可控,这个‘配合’,我们必须打好!”
他走到沙盘前,拿起代表华野部队的红色小旗,开始下达一系列精准的命令。
“明确重点,区别对待。” 他的手指点向沙盘上徐州城周围的几个蓝色标志,“对楚云飞兵团及其直接控制的防区,立即转入战役监视状态!命令所有正面部队,停止一切试探性攻击和小规模突击。后撤至安全距离,构筑防御工事,围而不打。没有命令,严禁擅自开火!要给他们造成我军‘暂缓进攻、调整部署’的假象,减轻其内部压力。”
“加强心理攻势,传递明确信号。” 他看向政部的同志,“利用广播、传单、阵地喊话等多种方式,对徐州城内,特别是楚云飞部防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政治宣传。内容要突出:欢迎弃暗投明,保证起义官兵安全,既往不咎,优待俘虏。但对其他仍在顽抗的国民党残部,继续保持军事高压态势!这个信号,要让楚云飞的人能看懂,也要让城内的死硬派感到恐慌!”
“收紧包围圈,孤立徐州。” 他的手指划过沙盘,“主力部队的作战重心,立即转向清剿徐州外围尚未解决的国民党军孤立据点,以及严防可能从南线来的所谓‘援军’(实际上已不可能有)。要像拧毛巾一样,把徐州彻底孤立起来,让城内的敌人除了谈判,别无他路!同时,要严防狗急跳墙,做好楚云飞部万一失控、敌军突围的各项预案。”
“保持秘密渠道畅通。” 他对张说,“通知李云龙,与城内的秘密联络不能断。要他们进一步摸清楚云飞的实际控制范围、内部阻力大小、以及他们具体的条件和时间表。我们可以通过适当方式,暗示我方的底线和保证。但切记,接触要绝密,时机要拿捏好,不能逼得太紧,也不能让其感觉我们过于急切。”
命令迅速被记录、传达下去。开始依据最高指挥部的意志,进行极其精细和高效的调整。
前线阵地上,变化悄然发生。原本与楚云飞部对峙的华野部队,在天亮后出人意料地后撤了数百米,不再进行骚扰性射击。阵地上甚至出现了士兵们悠闲地修缮工事、晾晒衣物的场景,与以往剑拔弩张的气氛截然不同。高音喇叭里播放的内容也变了调子,从激烈的政宣传变成了舒缓的音乐和关于解放区生活的描述,偶尔穿插着对“明智将领”的喊话。相反,对于其他地段的国民党军,华野的炮火和进攻却显得更加猛烈和急迫。
这种微妙而鲜明的对比,如同一种无声的语言,迅速被徐州城头的守军,特别是楚云飞的嫡系部队所察觉。
“师座,共军……共军好像撤了?” 一个趴在战壕里的国民党军连长,举着望远镜,难以置信地对身边的营长说。
“闭嘴!观察仔细点!”营长呵斥道,但自己也满心疑惑。他分明看到,对面共军阵地上,甚至有人在不远处的小河边破冰取水,毫无戒备的样子。
“团座,共军的广播……不骂娘了,改放曲儿了?” 另一个阵地上,士兵们窃窃私语。
“妈的,邪了门了!这边消停了,可听说东边三〇二团那边,昨晚被共军揍得不轻!”
各种传言和小道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在楚云飞部的官兵中流传。一种心照不宣的微妙气氛在蔓延。大多数人虽然不明就里,但紧绷的神经下意识地松弛了一些。求生的本能让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不同寻常的“善意”。
楚云飞在司令部里,很快就收到了前沿观察哨和情报部门的报告。他站在了望口,用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对面华野阵地的动静,久久不语。
参谋长站在他身后,低声道:“副总座,看来……李云龙那边,确实把信号传到了。粟这是……在跟我们默契配合了。”
楚云飞放下望远镜,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他心中明白,这是华野在向他展示诚意,也是在施加压力——我们给了你时间和空间,接下来,就看你的表现了。这种“围而不打”的态势,既能稳住他部队的军心,也像一把无形的锁,将他牢牢地“定”在了这里,必须尽快推进“止戈计划”。
“告诉下面的人,提高警惕,没有命令,不准擅自开枪,但也要防止共军使诈。”楚云飞沉声下令,“另外,催一下孙大勇,和城外的联络必须加快!我们需要更具体的方案和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