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小时的通牒,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陈麒没有时间犹豫,也无法召开冗长的会议去争论那个遥远坐标的真伪与风险。在绝境中,有时最大的风险就是无所作为。他必须赌一把,为了林凡,为了UdF的权威,更为了给人类文明争取一个可能的转机。
决策在极小的核心圈层内做出。陈麒、林凡、楚风、赵雨、杨峰、秦羽——这支从火星战役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核心团队,再次被绑定在一起。
“行动代号:‘探针’。”陈麒在秘密简报室中,目光扫过每一张坚毅的面孔,“目标:抵达坐标点,确认信号源性质。如果是陷阱,立即撤离;如果是机会,不惜一切代价抓住它。”
“舰队规模要小,速度快,隐蔽性高。”杨峰盯着星图上的坐标,“柯伊伯带外侧,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常规的巡逻范围。一旦遭遇‘清道夫’的主力,我们没有任何胜算。”
“所以,这次行动的关键是‘潜行’和‘信息’。”陈麒点头,“‘轩辕号’需要坐镇地球,稳定大局。这次的主力,是刚刚完成改装、强化了隐形和侦查能力的‘疾风之箭’号快速突击舰,以及杨峰、秦羽率领的精英机甲小队作为护航和突击力量。”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林凡身上。他,是这次行动最大的变数,也是最大的希望。
“林凡,”陈麒沉声道,“你的任务是双重的。第一,作为最强的感知单元,提前预警任何潜在威胁。第二,如果坐标点真与其他文明或遗迹有关,尝试与之沟通或解析。但前提是,你必须能完全控制住自己的力量。”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我不希望‘探针’变成一根点燃太阳系边缘的‘火炬’,把未知的敌人直接引过来。”
林凡迎着他的目光,郑重承诺:“我会找到平衡点。在抵达坐标点之前,我不会深度动用力量,除非遭遇无法规避的致命威胁。” 经过之前训练场的危机和楚风的引导,他不再试图强行“驾驭”力量,而是开始学习“共处”与“引导”,虽然如履薄冰,但已初步摸到门径。
楚风的状态依旧不佳,无法随行,但他将一部分精神力烙印在特制的感应器中,交给了林凡。“关键时刻,或许能帮你稳定心神,抵御那股‘印记’的侵蚀。” 赵雨则提供了最新的能量约束装置和医疗方案,尽可能为林凡提供后勤保障。
行动计划周密而迅速。陈麒利用UdF总司令的权限,以“极限环境装备远程测试”为名,调拨了“疾风之箭”号和所需资源。同时,他在地球舞台上,上演了一出“妥协”的戏码。
在理事会通牒截止前的最后一次会议上,陈麒宣布,接受对林凡进行“有限度、非侵入性”的远程监测,并将部分“非核心”的守望者遗迹研究数据向安全委员会共享。这一让步暂时稳住了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为“探针”行动的隐秘启航创造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和政治烟雾。
临行前夜,陈麒再次与林凡单独会面。
“这次离开,短则数月,长则……未知。”陈麒看着窗外地球的轮廓,语气深沉,“家里我会顶住,但压力只会越来越大。你们带回来的结果,将决定一切。如果是坏消息,我们可能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了。”
林凡沉默片刻,开口道:“如果我……再次失控,或者确认坐标是陷阱,杨峰会执行备用方案。” 备用方案,即摧毁“疾风之箭”号所有数据记录,并尽可能将敌人引向远离太阳系的方向。这是一条决绝的后路。
陈麒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再多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翌日,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疾风之箭”号如同幽灵般悄然驶离近地轨道,没有欢送仪式,没有公开通告,甚至其航行轨迹都经过精心计算,避开了所有可能的监测点。它载着人类文明最深切的期盼和最大的赌注,义无反顾地驶向太阳系寒冷荒芜的边缘。
就在“疾风之箭”号启航后不久,陈麒收到了一份来自“观测者欧米伽”的、比以往更加简短的讯息,仿佛只是随口的提醒:
“信号已捕捉。坐标区域存在非自然时空褶皱。有趣。祝狩猎愉快。”
欧米伽果然一直在注视着一切!他们甚至已经注意到了那个坐标的异常!这条讯息没有明确敌友,更像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观察笔记,但“时空褶皱”这个词,让陈麒心中那丝不安愈发强烈。
“探针”已发出,指向未知的黑暗。而地球之上,陈麒独自面对着愈发复杂的棋局,等待着一份可能决定文明生死存亡的“答卷”。暗流,已在深空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