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姨娘,你的头风好了?”
房间里的大夫人惊愕的站起,来到二夫人身边。
二夫人向氏伸出手去握住了大夫人双手:“姐姐,此时似乎感觉不到头疼。”
屋外的丁承平装逼成功,心满意足,再次鞠了一躬道:“如果所料不错,二夫人的头疾今日应当是缓解了,小婿回去再写一个药方,照方抓药或许能逐步缓和夫人的头疾。”
“姑爷的意思是刚才几句问话就,就治好了向姨娘的头疾?”屋里的大夫人非常震惊。
“回大夫人话,只是暂时缓解,没有除根。”
“向姨娘,你真的此时不疼了?”大夫人似乎不相信再次询问。
“回姐姐,现在确实不疼了,刚才进屋坐下时还疼痛难忍。”
“姑爷的医术竟如此奇妙,两句问话就能缓解头疾?这,这是何道理。”
丁承平回答道:“是何道理小婿所学尚浅,暂未可知,只是在一本古书上看过此等偏方,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效果绝佳。”
“贤婿是说还有一治疗头疾的药方?”
“是,也是古书中所记,窃以为可让二夫人一试。”
“善,既如此,贤婿快快写来,让下人照方抓药,向姨娘被头疾苦之久矣。”
“小婿现在就去。”在门外作了个揖,丁承平转身离开。
走到彭凌君面前的时候,还眨了眨眼,面带微笑而去。
彭凌君看了一眼自己丈夫,还有些理不清头绪,径直往二夫人的房里走去。
见到彭凌君走进来,两位夫人都站了起来,“凌君,姑爷的法子真神奇,两句问话就能缓解向姨娘的头疾,这真是,真是前所未见,闻所未闻。”
“二夫人,您真的不痛了?”彭凌君也是当面询问,眼睛好奇的在向氏身上来回巡视。
“小姐,此事不需做谎,平日里头疾来犯,妾寝食不安,今日午时都因为头疾不想进食,但现在感到有些饿了,不知可有糕点让妾对付一番。
平日里大家见多了向氏因为头痛难受到不想吃饭,现在主动要食用糕点,看来是真的缓解了。
几人就在二夫人的闺房聊天,让下人端了些吃食与花茶进来。
“妾也知郎君颇通药理,前些日子大夫把脉都未能看出凌君有喜,郎君却能肯定,而且这些时日他还在专研一种药物,说是将来或许能救大家性命。”彭凌君也不失时机的在两位夫人面前夸赞自己的相公。
“老身听说姑爷在酿酒,酒质清澈但辛辣无比,似乎是作为药用。”大夫人点头道。
“是,郎君这两日都有让人去野外采摘黄花蒿,正是作为药引。”
“不知此药可治何病?”大家都有些好奇。
彭凌君看了一眼站在两位夫人身后的丫鬟。
大夫人会意:“老身有些口渴,碧儿你去倒壶茶来,珠儿去后院将我那盆菊花捧来,给小姐观赏。”
两位丫鬟离开之后彭凌君才轻声的说道:“郎君说可治疟毒。”
大夫人大为失色:“如真可治疟毒,那是神药,此方可万万不能外传,这是至宝。”
“女儿明白,早叮嘱过郎君,此事连小翠都不完全知晓。”
“嗯,除了禀告老爷以外,谁都不能说。”
“但此方尚在调配,还未研制出来,如现在就禀告父亲,似乎不妥。”彭凌君犹豫道。
“应当禀告老爷,哪怕调制不出也要告知一声,没曾想姑爷如此本事。”
“妾也觉得郎君本事非凡,有此良婿是凌君之福。”彭凌君倒是直接。
“上门姑爷如此本事可未必是福啊。”
大夫人双眼忧愁,本想将这番话说给女儿听,但一见彭凌君那又羞又喜的模样,忍住了没有说出口。
之后三人的话题转向近日盛开的各种花卉,没有再讨论丁承平。
上门姑爷只言片语不需要开药施针就治好二夫人头疾一事在彭家下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丁承平说只是暂时缓解不表示治愈,但下人们不信啊,彭老爷曾经为二夫人请了无数名医,吃过无数珍贵药材,施针按摩推拿都没能治好她的偏头痛,所有的下人都看在眼里。
如今姑爷只是问了几个问题就能缓解,这也太神奇了,简直是鬼神莫测。
反正丁承平在屋外询问向姨娘那几个问题通过口口相传被彭家所有的下人都牢牢记在了心里,甚至向姨娘的回答也都被大家记住,似乎回答要完全一致才能药到病除一样。
彭家下人们对听闻此事之后态度与反应让丁承平无法理解。
状诸葛之智多近妖。
或许彭家下人们没听过这个典故,但丁承平的形象在他们眼里变的跟神仙妖怪差不多。
这样说也许不对,不是丁承平的形象,而是书生的整体形象,彭家下人们深刻意识到读书的文人,那些参加科考的士子们都是像姑爷这样近乎于妖的厉害,大家更加崇拜读书人了。
无独有偶。
原本穿越过来几个月都没有显摆的机会,这一出现就是接二连三。
进入农历九月,天气也变得寒冷,伤风感冒的人也渐渐增多。
这一日,丁承平陪伴着彭大小姐在书房写字吟诗,然后小翠端来了两碗吃食。
“这是厨房刚做出来的“蟹酿橙”,姑爷请食用。”
丁承平瞅了一眼,“蟹酿橙”就是一整个熟透的大橙子,切去顶,将果肉挖出来,这里有个重点,留点“橙汁”在里面。然后将螃蟹的膏、肉放到挖空的橙子里,仍用带枝的顶盖覆盖上。置于瓷碗,用酒、醋、水蒸熟,还在盘子里准备一小碟醋、盐用来蘸着吃。
先是情不自禁的吞了一口口水,然后看向彭凌君:“娘子,蟹性寒,虽味美,但不可多食。”
“姑爷,这道蟹酿橙是为您准备的,为小姐准备的是这道“不寒齑”。
何谓“不寒齑”?
其实就是煮白菜,极清的面汤中加入姜、椒、茴香、莳萝一起煮,因为有莳萝的加入,具有温脾肾,开胃、散寒的作用,故叫“不寒齑”,当然,如果再加上一捧梅花,叫“梅花齑”也不为过。
这真是:
古人更比今人欢,
亦有冬日必饮盏,
橙蟹花齑佐墨香,
不觉已过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