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满叔,您别紧张。”凌风连忙安慰道,“专家下来是好事,是来帮咱们解决实际困难的。咱们就用最真实的面貌迎接人家,好的赖的,都让人家看。咱们去年抗旱保苗、修水利、搞‘以工代赈’,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成绩。特别是后山那片越冬菜地,长势明显好于别处,可以作为咱们田间管理的一个亮点,正好向专家请教请教,看这里面有没有可以总结推广的经验。咱们实事求是,虚心学习,专家肯定会欢迎的。”
“对对对!还是风小子你脑子活络,说得在理!”王福满一听,眉头舒展了不少,连连点头,“咱们就本着学习的态度,不遮不掩。我这就让老周把咱们的生产计划、物资账目再仔细理一理,做到心中有数。地里的活计,你也多费心,安排得再细致点,该补的补,该修的修。”
从王福满那里回来,凌风心里有了更清晰的计划。他开始具体构思如何“不经意”地向专家展示优化种子的潜力。他决定,就在自家后院的自留地里,选择两块条件基本一致的地块,进行严格的对比试验。一块使用本地常规麦种,另一块则秘密播下那些经过空间优化的麦种。从整地、播种深度、施肥种类和数量、到后期的田间管理,都尽量做到一致,唯一变量就是种子本身。这样,等到作物生长起来,差异自然会显现出来,到时候请专家来看,就有了最具说服力的直观证据。
就在凌风全身心投入到春耕准备和迎接专家考察的计划中时,孙大壮那边又传来了新的消息。这天傍晚,天色擦黑,凌风刚从地里回来,正准备洗手吃饭,孙大壮悄无声息地溜进他家院子,脸色在暮色中显得异常凝重。
“风小子,”孙大壮把凌风拉到屋角,声音压得极低,“赵小三今天下午又偷偷溜去公社了,天快黑才回来。盯梢的弟兄说,他回来的时候,右边衣服口袋明显鼓鼓囊囊的,揣着东西,走路东张西望,鬼鬼祟祟的。我已经让民兵加强监视了,重点看他今晚会不会有异常活动,特别是会不会再去后山那个炭窑或者老槐树附近。”
凌风的心沉了下去,看来赵小三的嫌疑越来越大了。他点点头,叮嘱道:“继续严密监视,但切记,没有我的信号,绝不能擅自行动,以免打草惊蛇,破坏了我们可能的放长线钓大鱼的计划。一有确凿动向,立刻向我报告。”
“明白!我晓得轻重!”孙大壮应了一声,又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越来越浓的夜色中。
凌风站在原地,望着黑黢黢的院门外,心情复杂。春耕生产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全队几百口人一年的生计,绝不能有任何闪失。而隐藏在暗处的敌特破坏威胁,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他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既要确保生产顺利推进,又要时刻警惕背后的暗流涌动。
第二天,凌风便开始着手实施他的对比试验计划。他在自家后院的自留地里,精心挑选了两块阳光、水源、土质都基本一致的长方形地块,仔细地进行了深翻、耙平。然后,严格按照相同的播种密度,一块撒上了本地常用的、经过人工筛选的麦种,另一块则播下了那些用油纸包贴身藏好的、金灿灿的优化麦种。播种深度、覆盖土的厚度、以及作为底肥施用的少量腐熟农家肥的量,他都力求做到完全一致。他在心里为这两块试验田做了标记,打算今后定期观察记录它们的出苗情况、分蘖数、长势、抗病性以及最终的产量。
日子在忙碌中飞快流逝。正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田野里的积雪早已消融殆尽,泥土在春风和日渐温暖的阳光下变得松软。地里的活计越来越多,春耕的气氛越来越浓。凌风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奔波于各块田地之间,检查整地质量,安排农活,常常要到天黑透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三妹凌丽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洗衣做饭,喂鸡喂猪,让他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这天,他正在陂塘边指挥几个社员准备进行一次春灌前的试渠放水,孙大壮气喘吁吁、一脸兴奋地从不远处的小路上跑过来,边跑边喊:“风小子!风小子!省农科所的专家到了!公社刘技术员亲自陪着,小车已经开到村口了!王队长让你赶紧过去接待!”
凌风心里一紧,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了,但同时,他也感到一丝压力。他放下手中的工具,对孙大壮快速交代:“好,我马上过去。你这边,赵小三那边盯梢的人不能撤,反而要更加警惕,专家来的这个敏感时期,绝不能出任何岔子。”
“放心!我安排了最可靠的两个人,二十四小时轮班盯着他,保证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孙大壮拍着胸脯保证。
凌风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被汗水打湿的衣领,深吸一口气,迈开大步,坚定地向村口走去。
凌风一路小跑赶到村口时,只见一辆满是泥泞的军绿色吉普车正歪歪斜斜地停在路边土路上,轮胎上沾满了黄泥。王福满带着会计老周、妇女主任等几个生产队主要干部已经候在那里,一个个脸上都带着几分局促不安,又混合着难以抑制的期待。车门“哐当”一声被推开,公社农业站的刘技术员率先跳下车,转身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腋下夹着个旧牛皮公文包的中年人下车。
“王队长,各位同志,这位就是省农科所下来的陈继农,陈专家!”刘技术员热情地介绍着,又转向那位中年人,“陈专家,这位就是凌家坉生产队的王福满队长,这位是凌风同志,别看他年轻,可是我们公社有名的农业技术能手,去年抗旱保收,他出了大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