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浩荡,吹遍红星大队的每一寸土地。果园里的桃树已然是枝繁叶茂的古树,枝头桃花开得如火如荼,粉白相间的花瓣层层叠叠,风一吹便簌簌落下,铺成一片粉色的花毯,空气中弥漫着清甜馥郁的花香,与百年前苏念桃重生时闻到的气息一模一样。
今天是“念桃食品”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日,也是苏念桃与陆沉渊合葬后的第三十年。
一支略显松散却依旧肃穆的队伍走进了果园,为首的是头发花白的苏承泽。他已是年过六旬的老人,脊背依旧挺拔,眉眼间依稀可见苏念桃的韧劲与陆沉渊的沉稳。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细密的皱纹,却未磨去那双眼睛里的清亮与坚定。他的身旁,是同样鬓角染霜的妻子,身后跟着一对年轻夫妇,怀里抱着一个刚会走路的小男孩,是苏承泽的孙子,苏念桃的玄孙——苏望桃。
“慢点走,爷爷。”孙媳妇小心翼翼地扶着苏承泽,目光落在前方的墓碑上,满是崇敬。
苏承泽轻轻点头,脚步放得极缓,像是在丈量这段跨越百年的时光。他望着两旁的桃树,眼中满是感慨:“当年你曾曾祖母就是在这片果园里,靠着几棵老桃树起家,做出了第一锅桃酥。如今这些树,都是当年那些树的后代,还在结着果子呢。”
三十年前,那场关乎“念桃”生死存亡的危机,最终以苏承泽的胜利告终。“桃恩公益”的骗局被彻底揭穿,背后“味享食品”前高管的阴谋公之于众,相关人员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念桃公益基金会”不仅挽回了声誉,还因祸得福,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捐赠者,公益项目越做越大;“味享食品”因恶意竞争、欺诈消费者等多重劣迹,最终被市场淘汰,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念桃食品”在那场危机中凝聚了人心,苏承泽顺势清理了内部不稳定因素,完善了现代化管理体系,让企业在坚守初心的基础上,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如今的“念桃食品”,早已成为真正的百年品牌、民族标杆。全球范围内,超过三千家门店遍布五大洲,从纽约的第五大道到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从东京的银座到悉尼的情人港,都能看到“念桃”的招牌。门店设计依旧保留着中式传统元素,木质柜台、竹编包装、墙上挂着的苏念桃黑白照片,让每一位走进门店的顾客都能感受到百年品牌的厚重与温度。
产品线上,“念桃”始终坚守传统工艺,经典桃酥、桂花糕、绿豆糕等产品依旧是畅销款,配方传承自苏念桃当年的手艺,只在食材筛选上更加严苛,从未有过丝毫偷工减料。同时,“念桃”也紧跟时代潮流,推出了适合年轻人的低糖低脂系列、适合健身人群的高蛋白糕点系列、适合海外市场的融合风味系列,每一款新产品的研发都遵循“健康、美味、诚信”的原则,从未偏离苏念桃定下的初心。
更让人欣慰的是,“念桃公益基金会”已成为国内顶尖的公益组织之一。“女性创业赋能计划”累计帮扶超过五十万名困境女性创业,培养出了无数像李梅那样的创业带头人;“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在全国捐建了一百二十八所希望小学,让超过二十万名农村孩子享受到了优质教育;“助农兴村计划”带动了全国一百多个乡村发展特色农业,让乡亲们靠着自己的双手致富。基金会的资金,一部分来自“念桃食品”每年固定的利润捐赠,一部分来自社会各界的自发捐赠,还有一部分来自苏家人的私人捐助,从未出现过一分钱的账目不清。
队伍缓缓走到墓碑前,那座青石板墓碑经过三十年的风雨侵蚀,依旧完好无损,“一生相守,初心不忘”八个烫金大字被岁月打磨得愈发温润,背面的“诚信传家,公益济世”依旧清晰。墓碑前,早已有人摆放了新鲜的白菊和桂花,是红星大队的乡亲们特意送来的——这么多年来,不管是纪念日还是忌日,总会有乡亲自发前来献花,守护着这两位为家乡带来巨变的老人。
苏承泽示意孙媳妇将玄孙苏望桃放下。小家伙穿着一身浅蓝色的小西装,好奇地打量着墓碑,伸出小胖手想要去摸上面的字迹。
“望桃,慢点。”苏承泽蹲下身,轻轻握住玄孙的小手,指着墓碑上的字,一字一顿地念道:“一生相守,初心不忘。”
小家伙跟着奶声奶气地重复:“一、生、相、守,初、心、不、忘。”
“对,”苏承泽笑了,眼中满是慈爱,“这是你曾曾祖母和曾曾祖父的墓碑,这八个字,是他们一辈子的信念,也是咱们苏家的家风,更是‘念桃’的根。”
他抬起头,望着墓碑上的名字,声音温和却坚定,像是在对玄孙说,又像是在对两位老人汇报:“曾祖母,曾祖父,今天是‘念桃’成立一百周年的日子,我带重孙来看你们了。”
“现在的‘念桃’,已经是真正的百年品牌了。全球有三千多家门店,每年能卖出上亿份糕点,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喜欢吃咱们的东西。但我们没忘本,您当年定下的‘诚信为本、公益为魂’的规矩,我们一直守着。原材料依旧是最好的,工艺依旧是最传统的,从不以次充好,从不漫天要价。”
“您当年创办的公益基金会,现在做得越来越大了。我们帮了五十多万名女性创业,建了一百多所希望小学,让无数孩子有书读,让无数家庭过上了好日子。您总说,‘做企业不能只顾着赚钱,还要有社会担当’,我们一直记着,也一直这么做着。”
“家里一切都好。孩子们都很争气,孙子接管了‘念桃食品’的海外业务,孙媳妇在基金会做志愿者,现在又有了望桃,咱们苏家五世同堂了。您当年期盼的‘四世同堂、家风永续’,不仅实现了,还延续得更好了。”
苏承泽的孙子苏沐阳站在一旁,补充道:“曾曾祖母,曾曾祖父,我现在负责海外市场,每开一家新店,都会把‘诚信传家,公益济世’的理念告诉当地的员工。上个月,我们在非洲开了第一家门店,同时还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当地的孩子们都知道,有一位中国的苏奶奶,用一生的坚守,温暖了很多人。”
孙媳妇抱着望桃,轻声说:“曾曾祖母,曾曾祖父,望桃的名字是爷爷取的,希望他能像您一样,不忘初心,坚守善良。我们会把您的故事一代代讲下去,让他成为一个有担当、有温度的人。”
小家伙似懂非懂地看着墓碑,又看了看苏承泽,突然伸出小胖手,指着墓碑上的“桃”字,奶声奶气地说:“桃……念桃……”
苏承泽闻言,眼眶瞬间红了。他一把将玄孙搂进怀里,声音带着哽咽:“对,是念桃,是你曾曾祖母的名字,是咱们家的根,是咱们品牌的魂。”
三十年来,苏承泽每年都会带着家人来这里,讲述“念桃”的发展,诉说家里的近况,像是在向两位老人汇报工作,又像是在寻求精神的指引。他知道,自己能带领“念桃”走过风风雨雨,成为百年品牌,靠的从来不是什么捷径,而是曾祖母留下的“诚信、坚韧”的家风,是“诚信为本、公益为魂”的企业精神。
正说着,远处传来了脚步声。一群穿着统一工装的年轻人走进了果园,为首的是“念桃食品”现任总经理,也是苏承泽的徒弟。他们是来给苏念桃和陆沉渊献花的,作为百年品牌的新一代传承者,他们每年都会来这里,缅怀创始人,重温“念桃精神”。
“苏老,我们来看苏董和陆叔了。”年轻的总经理走上前,恭敬地说道,手中捧着一束新鲜的桂花,“这是从总部庭院里那棵老桂花树上摘的,和当年苏董亲手栽种的那棵是同一种品种。”
苏承泽点点头,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眼中满是欣慰:“好,替我谢谢大家。告诉他们,‘念桃’的招牌交到他们手里,我放心,但初心不能丢,规矩不能忘。”
“您放心,苏老!”年轻的总经理重重点头,“我们每天晨会上都会朗诵‘诚信为本、公益为魂’,车间里挂着苏董当年的工作照,办公室里摆着您题写的‘初心’二字,我们时刻记着,自己是‘念桃人’,要守得住根,传得下去魂。”
年轻人将桂花放在墓碑前,依次鞠躬致敬。他们中有研发人员,有生产工人,有销售人员,还有公益项目的执行者。虽然他们从未见过苏念桃,但通过传记、电视剧、老员工的讲述,早已将这位传奇创始人的形象刻在了心里,将“念桃精神”融入了血脉。
不远处,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缓缓走来,是红星大队当年看着苏念桃创业的乡亲后代,还有“念桃食品”老员工的子女。他们手里捧着自家种的水果、刚蒸好的馒头,轻轻放在墓碑旁,像是在探望两位熟悉的长辈。
“苏董,陆叔,我们来看你们了。”一位老人颤巍巍地说,“现在红星大队日子越来越好,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学校越来越漂亮,年轻人不用再外出打工,靠着果园和‘念桃’的合作社就能过日子。这都是你们当年打下的基础,我们永远记着你们的好。”
阳光渐渐升高,透过桃树的枝叶,洒在墓碑上,洒在献花的人们身上,洒在满地的桃花瓣上,温暖而明亮。风一吹,桃花簌簌落下,落在墓碑上,落在苏承泽的肩头,落在玄孙苏望桃的小脸上,像是苏念桃温柔的抚摸。
苏承泽抱着玄孙,站起身,望向这片生机勃勃的果园,望向不远处的红星希望小学,望向更远处的村庄。校园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村庄里炊烟袅袅,果园里花香阵阵,一切都那么宁静而美好,正如苏念桃当年所期盼的那样。
他知道,“念桃”的故事还会继续,“诚信、坚韧”的家风还会代代相传,“诚信为本、公益为魂”的精神还会激励更多人。苏念桃和陆沉渊虽然早已离开,但他们从未真正远去——他们活在“念桃”的每一款糕点里,活在基金会帮扶的每一个家庭里,活在红星大队的每一寸土地里,活在子孙后代的血脉里,活在无数人心中。
苏望桃伸出小胖手,接住一片飘落的桃花瓣,放在鼻尖闻了闻,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苏承泽看着他,又望向墓碑上“一生相守,初心不忘”的字迹,心中无比安宁。
百年光阴流转,世事变迁,唯有初心如炬,照亮前路。
桃花依旧盛开,香气依旧清甜,传奇从未落幕,精神永续流传。苏念桃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个人的命运,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一种精神的象征,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温暖而有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