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一切准备就绪。
苏渺站在河谷中央,头顶悬浮着万象渡厄舟。
所有人目光灼灼地看着她,看着那艘承载着他们未来希望的法器。
紧张,期待,还有一丝对未知旅程的不安,弥漫在空气中。
苏渺深吸一口气,小手掐诀。
“大!”
随着她清亮的声音,原本只如扁舟大小的渡厄舟,骤然绽放出蒙蒙清光,体积飞速膨胀。
不过眨眼功夫,一艘长达千丈,高亦有数百丈的庞然大物,便静静悬浮在河谷上空,投下大片阴影。
舟体上那些玄奥的银色纹路如水波流转,散发出令人心安的稳固气息。
下方传来一片压抑的惊呼。
虽然早已见过,但再次目睹这神迹般的变化,依旧让人心潮澎湃。
“登舟!”
苏渺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没有混乱。
在三十六个队长,以及他们各自提拔的副手指挥下,人族按照早已演练过的顺序,开始有条不紊地走向渡厄舟侧面打开的光门。
缁衣氏带领的女子们,背着装满衣物和编织材料的背篓。
燧人氏负责的青壮,则扛着熏制好的肉干、风干的鱼获,以及大量用陶罐封装好的清水。
陶带领的队伍,小心翼翼地搬运着那些烧制成功的陶器,尤其是那件功德灵宝五谷陶钵,被格外珍重地捧在怀中。
其他人也各司其职,带着这些时日积累下的家当,秩序井然地踏入光门。
苏渺最后一个进入。
她回望了一眼这片承载了人族最初记忆的河谷,随即转身,光门在她身后无声闭合。
渡厄舟内部,空间广阔。
虽然没有任何装饰,只有平坦的地面,但足够所有人舒适地坐下甚至躺卧。
边缘的光膜柔和地亮着,将外界的景象模糊化,以减少初次飞行可能带来的不适。
顶壁的聚灵阵运转,让空间内的灵气保持着活跃。
苏渺走到舟首位置,这里是她操控法器的核心。
她盘膝坐下,神识与渡厄舟融为一体。
“起。”
庞大的舟身轻轻一震,随即平稳上升,穿过河谷上空的云层,向着泰山的方向,开始航行。
云层在下方铺展,如同无垠的白色海洋。
山川大地在脚下缩小,河流如银带,森林似绿毯。
初次见到如此景象的人族,纷纷挤到靠近光膜的地方,好奇又敬畏地向外张望,发出阵阵低低的惊叹。
苏渺的声音通过法器,温和地传遍整个空间。
“此行路途遥远,舟内便是我们临时的家园。”
她开始划分区域。
“以此线为界,前方为修炼、学习区。后方为休憩、生活区。”
“各队队长及副手,维持秩序,按计划进行日常。”
迁徙的日子,并未打断教学的节奏,反而让课堂变成了移动的。
苏渺依旧每天抽出时间,通过神念投影,讲授新的知识。
内容更加丰富。
从五行法术的深入运用,到强身健体的基础法门。
从炼器、炼丹的入门常识,到洪荒的地理格局,各大势力分布。
从万物辨识,到各种已知凶兽的习性、弱点图鉴。
她甚至开始鼓励人族,为自己取名。
“名,乃自身之标识,亦是意志之寄托。”
第一个响应的,是女娲亲手捏制的第一个人,也是最早被任命为队长之一,性格最为沉静,悟性极高的那位。
他思索片刻,抬头,目光清澈。
“玄。我叫,玄。”
“善。”苏渺点头。
有了玄带头,其他人也开始跃跃欲试,思索着属于自己的名字。
旅途中。
苏渺时常操控着隐形的渡厄舟,降低高度,掠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貌或区域。
她的声音会适时响起,为舟内的人族讲解。
“下方连绵群山,多为巫族部落盘踞,气息暴烈,非我等久留之地。”
“那片弥漫瘴气的沼泽,有毒虫凶兽潜伏,需远离。”
“远处那片赤色山峦,蕴藏丰富赤铁矿石,可用于炼器。”
有时,她会特意停留在安全距离,隐身旁观一些洪荒中弱肉强食的景象。
比如,一头巨大的、背生骨刺的凶兽,如何轻易撕裂一群较弱的生灵。
比如,两个不同种族的部落,为了争夺一片资源丰富的山谷,发生的血腥冲突。
画面通过法力投影,清晰地展现在渡厄舟内。
大部分人看得脸色发白,呼吸急促。
苏渺的声音平静而肃然。
“洪荒非净土,弱肉强食乃常态。”
“尔等所见祥和之下,暗藏无数杀机。”
“唯有自强不息,方能立足。”
这些真实的、血淋淋的景象,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冲击力。
让人族在获得力量喜悦的同时,始终保有一份对洪荒的敬畏,以及对变强的渴望。
旅途中,也不乏轻松的时刻。
一个青年尝试新学的御物术,目标是让一颗果子飞起来。
果子是飞起来了,却像喝醉了酒般在空中划出歪歪扭扭的弧线,最后“啪”地一下,精准地砸在了正闭目凝神的玄的后脑勺上。
他睁开眼,摸了摸后脑,面无表情地看向那青年。
那青年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手足无措。
负责纪律的副手立刻上前,板着脸指了指角落。
“去那边,罚站半个时辰,好好回想御物术要点。”
青年耷拉着脑袋,乖乖去罚站了。
众人想笑又不敢笑,只能拼命忍住,练习得更加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