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芬把竹竿靠墙放稳,转身看见孙桂香抱着小强从院门口进来。孩子穿的还是那件改过多次的粗布衫,袖口磨得发毛,领子也歪了。她走过去说:“天热了,我做了件连体衣,软布包边,尿湿了水一冲就干净,你拿去试试。”
孙桂香低头看怀里的孩子,手攥着衣角没动。她想推辞,又怕伤了对方心意。
“不是给你的施舍。”李秀芬把衣服塞进她手里,“是我想找人帮我改两件样衣。你手巧,针脚比我细,正合适。”
孙桂香这才接过来,手指抚过衣服边缘的细密走线。布料是拆旧被面改的,颜色淡了些,但缝得齐整,领口还缝了个小蝴蝶结。
“真能穿?”她问。
“当然能穿。”李秀芬笑,“乐乐天天穿,洗了十来回也没破。”
赵大妈提着菜篮子路过,看见孙桂香手里的衣服,凑近看了看。“这领子怎么做的?看着比百货店卖的还利索。”
“布条折两道,压边缝。”李秀芬顺手比划了一下,“省布,还不扎脖子。”
赵大妈立刻把手里的篮子放下。“我家小孙子也缺这么一件,你明儿教不教?我也学学。”
“教。”李秀芬点头,“明天下午两点,我在门口支机器,谁有空都来坐会儿,带块旧布就行。”
赵大妈应了一声,拎起篮子快步往家走,边走边念叨:“可算有个正经事干了,天天打水扫地也不是个头。”
第二天中午刚过,李秀芬就把缝纫机搬到门口,调好针距。她先给乐乐套上新做的背带裤,布头拼成的小花贴在膝盖处,裤腰用松紧带收口。
几个女人陆续围过来。
“这裤子咋做得这么小件?”钱婶的儿媳蹲下来看,“还能长个三寸?”
“裤腿能放边。”李秀芬掀开侧边暗扣,“等孩子长高了,拆两针就能加长。松紧带也不勒肚子。”
“这设计真巧。”钱婶儿媳掏出兜里的一块碎布,“我能拿这块练练吗?”
“拿去。”李秀芬递给她剪刀和粉笔,“照这个纸样画,别剪歪了。”
她从抽屉里拿出昨晚画好的纸板,一张张分给大家。每张上面都用铅笔标好了尺寸和折边位置。
孙桂香坐在角落的小凳上,拿着纸样反复比对。她带来的布是丈夫留下的旧衬衫,洗得发白,但料子软。
李秀芬走过去帮她铺平。“你先做个小肚兜,简单,两片布,三道边。学会了再上罩衣。”
孙桂香点点头,一针一线跟着缝。手有点抖,但没停下。
赵大妈做了半件,线卡住了。她扯了两下,线头崩断。“这机器咋这么难伺候?”
“线轴要上紧,针脚不能太密。”李秀芬帮她重新穿线,“慢慢来,手熟了就快了。”
太阳移到房顶,院子里坐着六七个女人。缝纫机响一阵,停一阵,说话声渐渐多起来。
“我家娃夜里老哭,奶也不够吃。”周建国媳妇一边缝一边问。
“炖点萝卜鲫鱼汤。”李秀芬说,“鱼先煎透,加热水煮白,萝卜片后放。一天喝两次。”
“管用?”
“我乐乐那会儿就这样,三天就好转了。”
钱婶儿媳插话:“我妈说踩米袋能压惊,真的假的?”
“试过。”赵大妈接嘴,“夜里让孩子光脚踩七下米袋,嘴里念‘不怕不怕’。我孙子试了两天,真不半夜醒了。”
大家笑起来,手里的活没停。
三天后,孙桂香抱着小强来找李秀芬。孩子身上穿着她自己做的小肚兜,斜襟对扣,领口绣了朵小梅花。
“我……我想拿几个帽子去街上试试。”她声音低,“现在集市让卖手工东西,我做了五顶,都是小孩戴的。”
李秀芬看了看她带来的篮子。帽子用各色碎布拼成,帽檐加了松紧,顶上缝着小绒球。
“做得很好。”她说,“我去陪你走到街口。”
两人走到巷子拐角,李秀芬指了指前面的小空地。“就站这儿,有人问你就说价钱。别低头,笑着说话。”
孙桂香站在那儿,手扶着篮子边。过了几分钟,一个老太太停下来看。
“这帽子咋卖?”
“一块二一顶。”她声音发紧,“手工缝的,洗不坏。”
老太太挑了一顶蓝的。“给我来个红的吧,双胞胎孙子正好一人一个。”
孙桂香手忙脚乱地找零钱。老太太付完钱走了,她站着没动,眼眶有点红。
半天回来,她手里攥着几张毛票,指甲缝里还夹着半张一角的。
“卖出去四顶。”她进门就说,“人家说比供销社的还精致。”
赵大妈正在院里晒被子,听见了直接过来。“那你得多做!我家隔壁王姐家开裁缝铺,她说这种童帽最抢手。”
李秀芬在缝纫机前记了笔账。她翻出一块蓝底白花的布,开始裁剪。
“下周我教荷叶边罩衫。”她说,“领口加褶,背后系带,一套三件换着穿。”
“我报名!”赵大妈立刻说。
“我也来。”周建国媳妇抱着孩子凑近。
孙桂香坐在小凳上数钱。她把毛票摊在膝盖上,一张张抚平。然后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写下:
“买白棉布两尺,松紧带一尺,线三团。”
日子过了几天,午后太阳偏西,院子里又聚了一圈人。花坛边上摆着竹匾,里面堆着碎布头、线团和半成品衣服。
李秀芬在给小强量腿长。“你妈说你长得快,裤子总短。我给你做条背带裤,能穿到入秋。”
孙桂香坐在旁边缝帽子。她的动作比之前利索多了,针脚均匀,边角整齐。
“我昨天去了集市。”她低声说,“摆了两个钟头,又卖出去三顶。还有人订了两件肚兜。”
“那就做。”赵大妈在拆一件旧棉袄,“这料子软,给孩子做内衣正好。”
有人问奶结怎么办,李秀芬说了热敷和通草猪蹄汤的做法。有人问尿布怎么省,她教大家把大人的旧秋裤剪开拼接,中间夹层用软纱布。
笑声一阵阵传出来。
李秀芬低头踩着缝纫机,布料在手下平稳移动。针头穿过布层,发出规律的嗒嗒声。她剪断线头,拿起裤子比在小强身上。
尺寸正好。
夕阳照在竹匾上,碎布映出不同颜色。一块红,一块蓝,一块鹅黄。
赵大妈收起针线准备回家。“明儿几点开始?我带我妹妹来,她也会绣花。”
孙桂香把剩下的布头叠好放进篮子。她站起来时,摸了摸口袋里的钱,脚步比来时轻快。
李秀芬把缝好的裤子叠好,放在乐乐的衣柜上。另一件还没做完的罩衫搭在椅背上,针还插在布料里。
她端了杯水坐回机器前,刚喝了一口,听见孙桂香在院门口喊她。
“秀芬!小强刚才摔了一跤,现在脸发烫,一直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