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玉米苗茁壮成长,村民们渐渐习惯其不凡长势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悄然降临。先是几户种植粟米的人家发现,自家田里的苗叶上出现了不正常的黄斑,随后斑点扩大,叶片开始卷曲枯萎。紧接着,这种状况如同瘟疫般,在村中迅速蔓延开来,不仅粟米,连一些豆类和蔬菜也未能幸免。叶片被啃食出孔洞,植株萎蔫,长势停滞。
“坏了!这是起虫害了!”有经验的老农蹲在田埂上,看着自家遭殃的庄稼,捶胸顿足,满脸愁容。
“还有这叶子上的斑点,怕是病了啊!这可咋办?”
恐慌的情绪很快在村里蔓延开来。春耕刚过,苗子正是需要茁壮成长的时候,若是此时遭了病虫害,轻则减产,重则可能绝收!这对于靠天吃饭、靠地糊口的农户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里正也急得嘴角起泡,召集了几个老农商议,却也只能提出一些诸如人工捉虫、撒草木灰等收效甚微的传统法子,对于那迅速蔓延的病斑,更是束手无策。
消息传到苏凌薇耳中,她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快步来到受灾的田边,仔细察看受害植株的症状。叶片上的病斑呈规则圆形,边缘有细微的霉层,这是典型的真菌性病害特征;而叶片上的啃食痕迹和发现的少量黑色小甲虫,则表明伴有虫害。若不及早控制,交叉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村民们见到凌薇,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围了上来。
“凌薇丫头,你见识广,可有法子救救这些苗子?”
“是啊,再这样下去,今年怕是真要喝西北风了!”
凌薇面色凝重,她沉吟片刻,对众人说道:“大家先别急,这病和虫,或许有法可治。容我回去想想办法。”
回到自家小院,凌薇意识沉入空间。她在那堆军用药剂和物资中仔细翻找。作为特种兵军医,她接触过一些野战条件下适用的广谱生物农药和抗菌剂。终于,她找到了几瓶标注着低毒、易降解的生物源杀虫剂和一种可用于防治真菌性病害的药剂。这些药剂的配方相对简单,其主要有效成分,在这个时代或许能找到一些替代品。
她不敢怠慢,立刻在空间内,用洁净的泉水将这些药剂高度稀释,又加入了一些具有驱虫效果的草药提取液(来自空间药田)进行复配,制成了几大桶颜色微黄、气味清淡的药液。
随后,她找来一些村里闲置的大木桶,将稀释好的药液取出,召集了那几户受灾最严重的农户。
“这是我用一些草药配制的药水,”凌薇对将信将疑的农户们解释,“需要喷洒在生病的苗叶上,正反两面都要喷到。对于虫子,也能起到驱赶和杀灭的作用。大家按我说的法子试试。”
她亲自示范,用自制的简易喷壶(利用竹筒和软木塞制成)将药液均匀地喷洒在受害的植株上。农户们虽然心中忐忑,但死马当活马医,也纷纷照着做。
奇迹在两天后出现了。喷洒过药液的田里,病斑的蔓延速度明显减缓,叶片不再继续枯萎,而那些黑色的害虫也明显减少,植株渐渐恢复了生机!消息传开,全村轰动!里正立刻组织人手,按照凌薇提供的方法,在凌薇的指导下,配制了大量的药液(凌薇提供了草药配方和大致比例,由村民自行熬制),对全村受灾的田地进行了全面的喷洒防治。
一场可能导致绝收的病虫害危机,在苏凌薇的空间药剂和科学指导下,被迅速遏制。经此一役,凌薇在村民心中的地位,已不仅仅是“有本事”,更蒙上了一层“救星”的光环。她那“娘亲留下的杂书”里,似乎总有取之不尽的救命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