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寒霆那声饱含了十年重量的“对不起”,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沈清澜的心湖中漾开圈圈涟漪,但并未掀起滔天巨浪。她平静地接受了他的道歉,没有愤怒地驳斥,也没有轻易地原谅,只是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清醒,陈述了一个他们必须共同面对的事实。
她的声音依旧没有什么起伏,像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客观真理,却字字清晰,敲打在陆寒霆刚刚因她接受道歉而升起一丝微弱希冀的心上。
“陆寒霆,”她的目光平静地落在他依旧带着痛楚与期盼的脸上,“你的‘对不起’,我听到了。你的不得已,你的苦衷,你后来十年的弥补,在我想起一切后,我也都……看到了,理解了。”
她微微停顿了一下,窗外的光线在她眼中折射出冷静的光芒。
“但是,”这个转折词,她用得极其平稳,却像一道无形的屏障,瞬间将他推开到某个安全的、需要正视的距离之外,“理解,不代表那些伤害就不存在了。”
她的视线似乎穿透了他,望向了遥远的过去,声音里带上了一丝飘忽的,却无比确定的追忆:
“我记得,签下协议那天,书房里雨声很大,我的手很冷,心……像是破了一个洞,风不停地往里灌。”
“我记得,每一次你因为苏蔓的一个电话,就毫不犹豫地取消我们早就约定好的晚餐时,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餐厅里,看着蜡烛一点点燃尽的感觉。”
“我记得,实验室被撤资时,我导师失望的眼神,和我那些同事们不得不另谋出路的茫然。那不仅仅是一个项目,那是我的心血,是我的理想国。”
“还有那场车祸……那种身体被撕裂、意识在黑暗边缘徘徊的恐惧和绝望,是真切切发生在我身上的。”
她每说一句,陆寒霆的脸色就苍白一分。她不是在控诉,她只是在复述。复述那些被他当年的选择、被他所谓的“权衡”和“保护”所亲手刻在她生命里的伤痕。这些细节,比他任何宏观的“不得已”都更具象,更刺骨。
沈清澜收回目光,重新聚焦在他脸上,眼神里没有恨,只有一种沉淀了所有情绪后的、近乎透明的悲哀。
“你看,陆寒霆,”她轻声说,仿佛在与他探讨一个严肃的课题,“你的‘不得已’是真相,你的‘后悔’是真实,你后来的守护,我也相信是发自内心。可同样真实的,是我所经历的那些瞬间的冰冷、失落、无助和恐惧。”
“它们不会因为你的苦衷,就从未发生过。也不会因为你后来的弥补,就彻底消失不见。”她抬起手,指尖轻轻拂过自己心口的位置,那里似乎还残留着旧日的隐痛,“它们就在这里,成了我的一部分,塑造了今天的我。”
她看着他眼中那因她的话语而剧烈翻涌的痛苦与无力,语气终于带上了一丝几不可查的叹息:
“所以,‘对不起’是必要的,我接受你的歉意。但如果我们之间,还想要一个……不同于过去的未来,”她斟酌着用词,谨慎而清醒,“我们不能假装那些伤害从未存在。它们真实存在过,陆寒霆,像烙印,像伤疤。我们必须承认它,面对它,而不是试图用后来的‘好’去覆盖、去抹除它。”
“覆盖,本身就是一种不尊重。”
她的话语,像一把精准而冷静的手术刀,剖开了所有温情脉脉的、试图粉饰太平的可能性。她给了他理解,却没有给他捷径。她要求他,也必须要求自己,共同正视那片由他亲手造成、也曾让她在其中艰难跋涉了许久的、情感的废墟。
未来能否在废墟上重建,取决于他们是否拥有共同清理这片废墟的勇气,而不是急于在上面涂抹崭新的、却根基不稳的颜料。
陆寒霆彻底明白了。
她的平静,不是冷漠,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认真。她不是在惩罚他,而是在为他们的关系,寻找一个可能更加坚实、更加清醒的基础。
希望,似乎还在。
但通往希望的路,
注定要踏过那些
无法被遗忘的、
真实存在过的
伤害的碎片。
而他,
别无选择,
只能跟随她的脚步,
一步步,
去面对,去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