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镇国公府门前已是车马络绎。沈清辞端坐花厅,茶香袅袅间,迎来了今日第一位客人——吏部尚书李大人。
沈小姐昨日醉仙楼一会,可谓震动京城啊。李尚书接过茶盏,目光中带着审视,没想到小姐年纪轻轻,对漕运改道之事竟有如此见解。
沈清辞浅笑:大人过誉。清辞不过是恰巧知道些漕帮内情罢了。她执壶添茶,动作优雅从容,倒是大人主管吏部,想必对各地官员任免更有心得。
李尚书神色微动:小姐此言何意?
听闻江南漕运使一职空缺多时,沈清辞从案上取出一份名册,这里有几个合适的人选,大人不妨过目。
名册上详细列着三位官员的履历,每人后面都附着一份政绩考评。李尚书越看越是心惊——这三人皆是能力出众却因不善钻营而被埋没的人才。
小姐从何处得知这些?
家父常教导,为官之道在于知人善任。沈清辞避而不答,转而道,若是大人觉得可用,清辞这里还有些他们近年经办漕务的详细记录。
她示意青黛取来一叠文书,每份都记录着漕运事务中的细枝末节,连某年某月某日处理漕船搁浅的经过都记载得一清二楚。
李尚书抚须沉思良久,忽然叹道:镇国公府有女如此,实乃大幸。他收起名册,三日后吏部议事,老夫会着重考量这几位人选。
送走李尚书,沈清辞并未停歇。接下来整整一日,她先后会见了户部侍郎、工部主事等六七位官员。每见一人,她都能精准地道出对方管辖范围内的难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午后阳光斜照进花厅时,沈清辞正与兵部孙侍郎对弈。
小姐这步棋,可谓一箭双雕。孙侍郎盯着棋盘,眉头紧锁,既解了边关之围,又断了敌军后路。这般谋略,便是朝中老将也未必能有。
沈清辞落下一子:孙侍郎过奖。不过是常听家父谈论兵法,略知一二罢了。
岂止略知一二。孙侍郎终于投子认负,小姐对北狄兵力的分析,比兵部斥候刺探的还要详尽。若不是...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若不是知道小姐深居简出,下官都要怀疑您在边关安插了眼线。
沈清辞但笑不语,执起茶壶为他续茶。她自然不能说出,这些情报都来自前世记忆和夜君离的暗中传递。
暮色渐临时,最后一位客人——太常寺少卿周大人起身告辞:沈小姐今日一席话,令下官茅塞顿开。祭祀典礼之事,就按小姐说的办。
送走所有客人,青黛忍不住轻声道:小姐今日接连见了九位官员,可是要...
树大招风。沈清辞打断她,所以更要让这棵树,根深叶茂到无人能撼动。
她走到窗前,望着渐暗的天色:去准备一下,我要去趟慈幼局。
慈幼局内,孩子们刚用过晚膳,正在院中玩耍。见沈清辞到来,纷纷围了上来。
小姐姐姐!小莲第一个跑过来,手里还拿着今日刚画的画,您看,这是我画的慈幼局。
画上的慈幼局温馨祥和,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嬷嬷们在一旁慈爱地看着。但在画作角落,却隐约勾勒着几个黑影,与整幅画的氛围格格不入。
沈清辞心中一动:小莲,这些黑影是?
小莲小声道:是最近总是在外面转悠的人...嬷嬷不让我们说,怕给小姐添麻烦。
沈清辞蹲下身,柔声道:你画得很好。记住,有什么异常都要告诉我,这才是真正的不添麻烦。
她起身环顾四周,发现慈幼局的围墙比记忆中加固了不少,角落里还多了几个看似在打扫,实则警惕注视着街面的仆役。
小姐,慈幼局的管事嬷嬷上前行礼,按照您的吩咐,这几日加派了人手巡逻,孩子们也都安排了识字课业,尽量不让他们外出。
做得很好。沈清辞点头,我今日来,是想选几个年纪稍长的孩子,明日开始教他们算账理事。
嬷嬷惊讶道:小姐要教这些孩子...经商之道?
技多不压身。沈清辞目光扫过院子里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况且,有些事,孩子反而更容易办到。
她特意挑选了五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三男两女,都是机灵聪慧的。在慈幼局的后堂,她开始了第一课。
今日教你们认这些账本。沈清辞摊开几本不同的账册,这是米铺的,这是布庄的,这是车马行的...
孩子们睁大眼睛,认真听着。其中有个叫石头的男孩特别出众,不过半个时辰,已经能分辨出不同行业的账目特点。
小姐,石头忽然指着一本账册道,这个车马行的账目有问题。他们标注运送的是丝绸,但运费却按重货计算...
沈清辞眼中闪过赞许:说得对。这是永盛车马行上月的账本,你们都要记住这个特点。
她耐心教导,直到月上中天。回府的路上,青黛忍不住问道:小姐真要培养这些孩子?
他们无父无母,反而最是可靠。沈清辞望着车窗外流转的灯火,况且,我们要织的这张网,需要很多双眼睛,很多双手。
马车行至镇国公府门前,却见一人早已等候多时。来人身着禁军服饰,见到沈清辞连忙上前:沈小姐,卑职禁军副统领周延,特来求见。
书房内,周延开门见山:今日早朝,靖王提议削减京畿守军员额,说是为节省军费。但下官觉得,此事恐怕别有用心。
沈清辞眸光一冷:削减哪部分的员额?
主要是负责城门守卫的左右骁卫。周延递上一份文书,这是靖王呈给兵部的具体方案。
沈清辞快速浏览文书,心中冷笑。萧煜这一招倒是狠辣,若是城门守卫被削弱,他暗中运送兵器出入京城就更加方便了。
周副统领有何打算?
下官想联名几位同僚上书反对,周延迟疑道,但需要有人能在皇上面前进言...
沈清辞沉思片刻:此事不必直接反对。你明日去找吏部李尚书,他自有办法。
她提笔写下一封信:把这封信交给李尚书,他看了自会明白。
送走周延,已是深夜。沈清辞却毫无睡意,她站在京城布防图前,仔细推演着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小姐,王爷密信。影九的声音在窗外响起。
夜君离的信比往日都要长,详细说明了北疆局势和朝中动向。最后提到,三日后他将返京,要沈清辞务必小心这几日的动静。
沈清辞将信纸在烛火上点燃,忽然问道:永盛车马行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赵永盛今日去了靖王府,停留了两个时辰。影九回道,我们的人发现,他们正在悄悄转移一批货物,目的地是城西的一处废弃仓库。
继续盯着。沈清辞走到案前,提笔写了几封密信,把这些送到各位大人府上,记住,要亲自交到他们手上。
窗外忽然传来一声夜枭的啼叫,沈清辞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她想起前世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京城发生过一场不大不小的骚乱,据说与北狄奸细有关。
这一世,很多事都因她的干预而改变了轨迹,但有些阴谋,恐怕还是会如期上演。
青黛,她唤来贴身丫鬟,明日一早,你去通知苏老板,就说我要的那批特制料子,最好能在两日内赶制出来。
小姐可是预感要出事?
风雨欲来,总要早做准备。沈清辞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告诉各位老板,近来的生意往来要格外小心,特别是出入城的货物,一定要严加核查。
夜深人静,沈清辞独自在书房处理着各方送来的消息。烛光摇曳中,她的身影在墙上投下坚定的轮廓。
这一世,她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弱质女流。朝堂、商界、军中,她布下的棋子正在各个位置发挥作用。而明日,还将有更多志同道合之人加入这场博弈。
窗外传来三更的梆子声,沈清辞终于吹熄烛火。在陷入黑暗前的刹那,她唇角勾起一抹清冷的笑意。
这场棋局,她一定要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