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烬心印,如同在陆平的心湖深处投下了一枚定海神针。过往的阴霾被涤荡,情绪的淤积被“化”去,八极拳根植于“守护”的本源意志更加清晰坚定。他的修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百草园圃,他对药性的体悟更加精微。不再仅仅感受其寒热温凉,更能体会其“升降沉浮”之势如何与自身气血运行相呼应。他能分辨出薄荷清凉之气上行的轻灵,也能感知黄精沉厚滋养之力下沉的温煦。苏忘机开始教他简单的药性配伍,理解不同药材“君臣佐使”之理,如同理解劲力刚柔相济之道。
在残卷阁,他研读的范围扩展到了谷中收藏的一些关于导引、吐纳、内养的古籍,尝试理解更精妙的气血搬运和意念运用法门。结合自身“内壮”根基,他站桩时意念沉入更深,已能初步引导体内温养的内劲,在经络中做极其缓慢、细微的流转温煦,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与熙雨的“印心”切磋也越发深入。陆平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引导的一方。他能更清晰地感知熙雨那温润气息的走向,尝试以自身沉凝的内劲去“听”、去“随”,甚至能在对方“截劲”点来的瞬间,以腰胯为轴,内劲自然流转,提前“卸”开或“引”偏那干扰之力。虽然依旧无法抗衡熙雨的精妙,但这种互动,如同两人在气息与意念的层面下棋,充满了智慧的碰撞与提升。熙雨也惊讶于陆平心障破除后,劲力中那份刚猛内蕴的沉实与圆融,以及意念的愈发清明专注。
“师弟进境神速,根基之厚,心性之稳,已远非初入谷时可比。”一次切磋后,熙雨由衷赞道。
陆平谦逊道:“全赖苏师教诲,师姐引导,以及谷中‘生气’滋养。”
这日,苏忘机将陆平唤至他平日静修的药庐。药庐陈设简单,药香弥漫。苏忘机从一方古朴的木匣中,珍重地取出几页残破发黄、却以特殊药水处理过得以保存的皮纸。
“此乃《八极拳古本精要》残篇,”苏忘机将皮纸递给陆平,眼神深邃,“非招式图谱,乃拳法创立之初,先贤对八极拳‘劲’、‘意’、‘神’之本源的阐述,以及…一些关于‘心火’与‘杀意’的化解引导之法。此卷流落在外,残破不全,谷中亦只存此数页。观你心障已破,根基稳固,此物或可助你溯本清源,更上层楼。”
陆平双手接过,指尖拂过那古老皮纸上遒劲有力的字迹,心潮澎湃。这残篇,如同连接古今的桥梁,让他与自己修习的拳法本源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他看到了八极拳创立之初,先贤们对“崩撼突击”之力背后“守护家园、震慑邪祟”本意的强调,看到了如何以内养之法化解拳法修炼中难以避免滋生的“心火”与“戾气”,使之刚而不暴,猛而不戾。
“前辈厚赐,晚辈…”陆平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苏忘机摆摆手,打断他:“非为赐予,是为传承。谷中之道,非闭门自守。医武同源之理,当如薪火,代代相传。”他目光温和地看着陆平,“你在谷中时日不短,根基已固,心障已除,前路已明。是时候了。”
陆平一怔:“前辈的意思是…?”
“谷中清寂,乃修身养性、打熬根基之所。然真正的‘问道’,需在红尘中行走,于世事中印证。”苏忘机望向窗外苍翠的山峦,声音悠远,“你体内八极拳根骨已成,内壮根基深厚,又得医理滋养,心性通透。当带着谷中所学,去更广阔的天地,行你当行之路,证你心中之道。是悬壶济世?是开宗立派?是继续探索武学极境?皆在你心。”
他顿了顿,接着道:“熙雨不日也将出谷游历,采药行医,印证所学。你二人可结伴同行,亦可各自上路。谷中永远是你们的根基,倦时自可归来。”
离别的时刻,来得如此自然,又如此突然。陆平心中并无离愁,反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冀和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药王谷如同一座温暖的熔炉,以“慢火”熬炼了他的筋骨、心性、认知。如今,这块璞玉已成器,是时候离开熔炉,去经历风雨,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了。
临行前夜,陆平再次来到回春涧。飞瀑依旧轰鸣,白鹃花早已凋谢,唯余绿叶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他在崖壁石台前,对着那丛曾照见他心魔、也助他“化”去心魔的金线紫蕊兰,深深一揖。
然后,他摆开八极小架,在这片赋予他新生与力量的山水中,最后一次演练。动作缓慢而凝重,劲力含而不露,意念空明澄澈。一招一式,不再仅仅是拳法,而是对这片山谷、对苏师教诲、对自身蜕变的一份深沉致谢与告别。
月光如水,倾泻在他身上。那沉静的身影,如同山间一块历经打磨的磐石,温润而坚韧。体内那条温养的河流,宽广而深邃,平静地流淌着,蕴含着无穷的生机与力量。
新的起点,已在脚下展开。问道之路,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