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纱,轻笼着药王谷的葱茏。溪流潺潺,鸟鸣啁啾,一切都浸润在熟悉的静谧与生机之中。谷口,两匹温顺的驮马已备好鞍鞯,负着简单的行囊和一些苏忘机赠予的常用药材、药典抄本。
陆平和熙雨并肩而立,向谷内深深一揖。苏忘机并未远送,只站在药庐前的石阶上,青袍素简,须发在晨风中微拂。他手中拈着一片新采的嫩叶,目光温和地注视着即将远行的弟子。
“去吧。”老人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两人耳中,“山高水长,世事如炉。持心中道,观世间相。医武之道,在济人,在砺己,在明心。谷中炉火不熄,倦时当归。”
“谨遵师命!”陆平与熙雨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离别的郑重与对未来的期冀。
回春镇的石板路在晨光中苏醒。药铺卸下了门板,蒸腾着草药的香气;早点摊的炉火正旺,热气腾腾的包子馒头散发着诱人的麦香。陆平和熙雨牵着马穿过小镇,与来时孤身一人、心怀忐忑不同,此刻他们步履沉稳,气息内敛,虽衣着朴素,却自有一股沉静从容的气度,引得早起劳作的镇民们纷纷侧目。
“看,是药王谷的仙师和那位小哥!”
“气色真好,像画里的人…”
“这是要出远门了吧?”
陆平听着这些朴素的议论,心中平静。仙师?他离那境界还远。他只是带着药王谷的“慢火”熬炼出的根基,去面对真实的世界。
出了镇口,踏上通往山外的官道。道路渐宽,尘土微扬,行人也多了起来。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有赶着牛车的农人,也有风尘仆仆的商旅。久违的市井喧嚣扑面而来,带着一种粗糙而旺盛的生命力。
熙雨换上了一身便于行走的浅碧色棉布衣裙,长发用一根木簪简单挽起,清丽依旧,眉宇间却多了几分游历的从容。她侧头看向陆平,微笑道:“陆师弟,此去何方?可有打算?”
陆平摩挲着怀中那几页《八极拳古本精要》的皮纸残篇,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传承。他望向官道延伸的远方,层峦叠嶂之外,是更广阔的平原与城池。
“先走走看看。”陆平的声音沉静,“苏师说,问道在红尘。我想…先去人多的地方看看。看看这世间的病痛疾苦,也看看这世间的功夫百态。或许,在某个市集,某个武馆,甚至某个路边的茶摊,都能找到印证心中所学的契机。”
他顿了顿,看向熙雨:“师姐呢?可是要去寻访珍稀药草?”
熙雨轻轻摇头,目光投向道路两旁在春风中舒展枝叶的草木:“药草固然要寻,但更重要的是‘行医’。苏师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谷中所学药理,需在真实的病患身上印证、调整、精进。此去,遇病则医,遇贫则济,遇疑则解。医道之路,便在脚下。”
两人相视一笑,心意相通。虽道路选择或有侧重,但“济人砺己,明心问道”的核心却是一致的。
双骑并辔,踏着初升的朝阳,离开了回春镇,融入了官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药王谷的幽静被甩在身后,前方,是充满未知、挑战与机遇的红尘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