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路记
我总觉衢路该是有记忆的。不是碑石上凿刻的铭文,也不是史书里记载的沿革,是更细碎、更贴骨的记忆,像嵌在路基里千年的马蹄铁,你俯身去摸,只触到一片糙,糙里裹着说不清的旧——那是没被沥青盖住的旧,没被车轮磨平的旧,是晨光刚漫过路面时,粘在鞋底的那缕旧。
去年大雪,我去了鲁南的古驿镇,不是为寻青砖灰瓦的古意,是为找一条藏着老蹄印的衢路。领路的是个七十来岁的老汉,姓赵,腰间总别着个铜烟袋,说话时带着鲁语的厚重气。他说:“你要找的那道‘官马道’,早被新公路绕开了,就剩镇西头一截子,连放羊的都不爱往那儿走,怕踩坏了地里的老石子。”我递他一壶刚温好的枣酒,锡壶烫得他指尖发红,他接过去抿了一口,说:“那路啊,连风都带着旧,冬天的风刮过路面,能卷着早年商队的驼铃响,听着就像在跟老日子打招呼。”
我们踩着田埂往镇西头走,路是被雪盖了薄薄一层的土路,脚下偶尔传来石子硌鞋的“咯吱”声,像老衢路在轻声叹气。越往西边走,雪下得越密,远处的树变成了模糊的黑影子,像蹲在路边的老人。走了约莫两个时辰,赵老汉突然停住脚,指着前面一片没被雪完全盖住的路面:“到了,这就是官马道的老底子,你看那石头上的坑,都是早年马蹄踩出来的。”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只看见一段裸露的石板路,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上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小坑,像撒在路面上的星子。雪落在石板上,没一会儿就化了,留下点点水痕,像老衢路的泪。赵老汉蹲下来,用烟袋锅敲了敲一块石板:“你看这块,当年我爹赶马车,车轮子就在这儿卡过,现在还能看着道辙印呢。”我也蹲下来,摸了摸石板上的道辙,糙得磨手,指尖能感受到深浅不一的纹路,像老人手上的皱纹。
风从衢路上吹过,带着雪的冷,远处的村庄传来几声狗吠,声音很轻,像怕惊到沉睡的衢路。赵老汉坐在一块石板上,掏出烟袋锅点燃,烟圈在雪地里慢慢散,像被衢路吸走的棉絮。“以前这路可热闹了,南来北往的商队都从这儿过,马蹄声、驼铃声、赶车人的吆喝声,能从早响到晚。”赵老汉的声音很沉,像从岁月里飘出来的,“我小时候,总蹲在路边看商队过,看他们的骆驼驮着丝绸、茶叶,看他们的马车上堆着瓷器,心里盼着自己也能跟着走一趟。”
我们在衢路上待了约莫一个钟头,雪越下越大,石板路慢慢被雪盖住,只露出零星的坑洼,像老衢路藏在雪里的眼睛。赵老汉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雪,说:“该回去了,晚了雪封了路,就出不去了。”我也站起来,回头看了眼那段石板路,雪还在落,把路面盖得越来越厚,像在给老衢路盖被子。走的时候,我捡了一块从石板上脱落的小石子,揣在兜里,想着下次来,还能凭着它找到这段藏着记忆的衢路。
从鲁南古驿镇回来后,我总爱往有老路面的地方去。有次在豫东的县城,我找到一条藏在老城区里的衢路,路面是用青砖铺的,砖缝里长着青苔,有的砖已经裂了缝,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路两旁的房子大多是低矮的砖房,有的门楣上挂着褪色的招牌,写着“老茶馆”“剃头铺”,有的窗户上糊着旧报纸,风一吹就“哗啦”响。
我沿着青砖路慢慢走,脚下的青砖踩上去“咯吱”响,像在跟我诉说过往的故事。有个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奶奶,看见我在看路面,就笑着说:“姑娘,你也喜欢这老路啊?这路可有年头了,我小时候就跟着我娘在这儿走,那时候路两旁都是小铺子,可热闹了。”我走过去,坐在老奶奶旁边的小马扎上,听她讲老衢路的故事。
老奶奶说,以前这路上每天都有很多人,有挑着担子卖菜的,有推着小车卖糖人的,有骑着自行车上班的,还有小孩在路边追着跑。后来县城修了新马路,这老衢路就冷清了,很多铺子都关了门,只剩下几家老铺子还在坚持。“你看那家老茶馆,我年轻时总跟我娘去那儿喝茶,里面的茶师傅煮茶可好喝了,现在还开着呢,就是老板换成了他儿子。”老奶奶指着路尽头的一间铺子说。
我顺着老奶奶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一间挂着“老茶馆”木牌的铺子,门是敞开的,里面飘出淡淡的茶香。我谢过老奶奶,往茶馆走去,推开门,一股暖融融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坐着几个老人,正围着桌子喝茶聊天。茶馆老板是个中年男人,看见我进来,笑着说:“姑娘,第一次来?来碗我们这儿的老白茶吧,暖和。”我点了点头,坐在一张靠窗的桌子旁,看着窗外的老衢路,听着老人们的聊天声,觉得心里暖暖的。
今年春分,我去了滇西的茶马古镇,不是为寻茶马古道的遗迹,是为找一条藏着马帮记忆的衢路。向导是个二十来岁的姑娘,姓马,头上戴着绣花头巾,说话带着滇语的轻柔气。她说:“你要找的那道‘茶马道’,在山里,路不好走,很多地方都被杂草盖住了,只有当地的老人还知道怎么走。”我跟着马姑娘往山里走,路是崎岖的山路,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点点光斑,像撒在路面上的碎金。
走了约莫三个时辰,我们来到一片开阔的地方,马姑娘指着前面一条被杂草覆盖的小路说:“到了,这就是茶马道的一段,你看路面上的马蹄印,还很清楚呢。”我走过去,拨开杂草,只见路面上布满了深深的马蹄印,有的里面还积着雨水,像一面面小镜子。马姑娘说:“以前马帮就从这儿过,他们牵着马,驮着茶叶,走了一趟又一趟,把这路都踩出了深深的印子。”
我沿着茶马道慢慢走,脚下的泥土很松软,偶尔能踩到散落的马蹄铁碎片,锈迹斑斑的,像藏在土里的岁月。风从山间吹过,带着草木的清香,远处传来几声鸟鸣,声音很清脆,像在为这条古老的衢路伴奏。马姑娘说:“我爷爷以前就是马帮的,他常跟我说,走茶马道很辛苦,要翻很多山,过很多河,有时候还会遇到危险,可他们还是坚持走,因为这是他们的生计。”
我看着这条布满马蹄印的衢路,想象着当年马帮牵着马走过的场景,心里充满了敬佩。我们在茶马道上待了很久,直到太阳快落山,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走。走的时候,我又捡了一块马蹄铁碎片,跟在鲁南捡到的小石子放在一起,想着这些都是衢路的记忆,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有次我去旧货市场,在一个角落里看见一个旧马灯,灯是铁皮做的,上面锈迹斑斑,玻璃罩已经破了一个洞,灯芯也早就没了。摊主是个老头,说这马灯是从滇西的茶马道上收来的,以前是马帮用来照明的,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我把马灯买了回来,放在书桌上,没事的时候就拿在手里摩挲。马灯的表面很粗糙,是常年被风吹雨打留下的痕迹,边缘有几道磕碰的印子,像是在茶马道上被石头撞过。我总觉得,这马灯也藏着衢路的记忆——是灯身上的锈迹,是玻璃罩上的破洞,是灯里藏着的光,是连岁月都磨不掉的坚韧。
前几天,我整理旧物,翻出一本旧日记,是我爷爷留下来的,封面是棕色的硬壳,已经泛黄了,上面印着“旅行日记”四个字,字迹模糊得快认不清了。我翻开日记,看见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爷爷年轻时在一条衢路上的样子,他穿着军装,背着背包,站在路边,笑容很灿烂,背景是一条蜿蜒的公路,路上有几辆卡车。照片的背面,爷爷用钢笔写着几行字:“1958年秋,在去西北的路上,这条路很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目的地,但我相信,只要一直走,总能到。”
我看着照片,想起在鲁南古驿镇遇到的赵老汉,想起在豫东县城遇到的老奶奶,想起在滇西茶马古镇遇到的马姑娘,突然觉得,爷爷那时候,也在一条衢路上追寻着自己的梦想。那些在衢路上的日子,像鲁南的石板路,像豫东的青砖路,像滇西的茶马道,都藏着衢路的记忆,藏着岁月的痕迹,藏着没说出口的坚持。
我想起小时候,爷爷带我去乡下的路上,那是一条土路,坑坑洼洼的,我们坐在牛车上,牛车走得很慢,车轮子在土路上留下深深的辙印。爷爷指着路边的树说:“你看这些树,它们站在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看着这条路上发生的一切,它们也是衢路的一部分,也藏着很多记忆。”那时候我不懂,觉得爷爷在说胡话,可等我长大了,走过很多路,才知道爷爷说的是真的,每一条衢路都有自己的记忆,每一条衢路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我总觉得,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衢路。是小时候上学走的路,是长大后工作走的路,是旅行时走过的路,是人生中经历的每一段旅程。这些衢路像鲁南的石板路一样,藏着我们的童年记忆;像豫东的青砖路一样,藏着我们的青春故事;像滇西的茶马道一样,藏着我们的奋斗历程。有时候我们会忘了它们,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比如看到一条相似的路,听到一句熟悉的话,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它们就会突然冒出来,像衢路在召唤我们,让我们想起那些难忘的日子,想起那些陪伴我们的人。
有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又回到了鲁南的古驿镇,那条官马道上没有雪,阳光明媚,路上有很多商队,马蹄声、驼铃声、赶车人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热闹的歌。赵老汉牵着我的手,带我沿着衢路走,他指着路边的铺子说:“你看,这是卖茶叶的铺子,这是卖瓷器的铺子,以前我总来这儿买东西。”我跟着赵老汉走,心里觉得很开心,像回到了那个热闹的年代。突然,我看见爷爷从远处走来,他穿着军装,背着背包,笑着朝我挥手:“孩子,跟我一起走,我们去看看更远的地方。”我跑过去,牵着爷爷的手,跟着他沿着衢路一直走,路的尽头是一片光明,像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我醒了,窗外的月亮正照在书桌上,把那个旧马灯的影子拉得很长。我坐起来,走到书桌前,拿起那个旧马灯,摩挲着上面的锈迹,感觉像是在触摸岁月的痕迹。我知道,不管时光怎么流逝,不管我走到哪里,那些藏在衢路里的记忆,那些陪伴我走过衢路的人,都会一直留在我的心里,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现在,我常常会找个安静的地方,拿出在鲁南捡到的小石子、在滇西捡到的马蹄铁碎片,还有爷爷的旧日记,坐在那里,回忆着走过的衢路,感受着衢路里的记忆。有时候,我会带着那个旧马灯,去郊外的小路上走一走,想象着自己是当年的马帮,在衢路上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我想,以后我还会去更多的地方,找更多的衢路,写更多关于衢路的故事。因为我知道,衢路是永远也走不完的,是永远也探索不尽的,它像天上的星星,像地上的小草,像身边的空气,一直都在,一直都陪伴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走过岁岁年年,成为我们生命里最温暖的陪伴,最珍贵的回忆。
有次我去鲁南古驿镇故地重游,发现那段官马道的石板路被保护了起来,路边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古官马道遗址”,还有很多游客在那里拍照留念。赵老汉的儿子在路边开了一家小铺子,卖一些当地的特产,还有跟官马道有关的纪念品。我走进铺子,赵老汉的儿子认出了我,笑着说:“姑娘,你又来了?我爹常跟我说起你,说你喜欢我们这儿的老衢路。”我点了点头,买了一个用当地石头做的马蹄印摆件,放在手里,感觉像是把衢路的记忆带在了身边。
我坐在官马道的石板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心里觉得很欣慰。原来,衢路的记忆是会传承的,是会被更多人记住的。不管时代怎么发展,不管社会怎么进步,那些藏在衢路里的岁月痕迹,那些刻在衢路里的人文故事,都会一直流传下去,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又过了些日子,我在豫东县城的老衢路上,遇见了之前给我讲故事的老奶奶,她的孙子正推着轮椅,带着她在路边晒太阳。老奶奶看见我,笑着说:“姑娘,你又来啦?你看,这老衢路现在越来越热闹了,很多年轻人都来这儿打卡,还有人在这儿拍电影呢。”我看着老奶奶脸上的笑容,心里觉得暖暖的。原来,衢路不仅能承载过去的记忆,还能创造新的故事,还能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现在,我常常会把爷爷的旧日记带在身边,每当我走在一条新的衢路上,我都会翻开日记,看看爷爷当年走过的路,想想爷爷当年的心情。我知道,爷爷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的精神,他对衢路的热爱,一直都在陪伴着我,指引着我在人生的衢路上勇敢地往前走。
我想,这就是衢路的意义吧。它不仅是连接不同地方的通道,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个人与集体的纽带。它藏着岁月的痕迹,藏着人文的温度,藏着生命的力量。它让我们在走投无路时看到希望,在迷茫无助时找到方向,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感受到岁月的厚重与人生的美好。
夜已经深了,窗外的月亮还在静静地照着大地,书桌上的旧马灯、小石子、马蹄铁碎片和爷爷的旧日记,都在月光下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像在诉说着与衢路有关的故事。我知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又会踏上新的衢路,去寻找新的记忆,去创造新的故事。而那些曾经走过的衢路,那些藏在衢路里的记忆,都会一直留在我的心里,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陪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