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微微一笑,手中佛珠转动:
“老衲观王爷气色,乃是大病初愈不久?想必王爷心中所疑,看似佛法,实则朝政。
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然梦中之人,又岂知自己身在梦中?”
“请大师明示。”
“听闻王爷近些年来棋道精进不少?”
“谈不上精进,也就是近两年跟皇上下棋偶有得胜罢了。”
“皇上可是围棋高手,鲜有人能赢他,也鲜有人敢赢他……”
圆觉看胤禛若有所思,继续道:
“高手不在乎一子一地得失,而在大势。有时候故意舍子,是为取势;有时表面进攻,实为防守。
最重要的是看清整个棋盘,明白每个棋子的位置和作用。”
胤禛沉声:“若棋盘太大,难以全观呢?”
“那就站稳自己的位置,先确保自己不被吃掉。”
胤禛闻言轻点茶桌,大师说得这一点倒是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掩饰内心,隐藏实力,可何时为度?
圆觉目光深邃:“王爷,狂风吹折苍天树,劲草反而迎风立。有时候,弱小反而是最大的保护”
胤禛沉吟片刻:“若不想永远做劲草呢?”
圆觉笑了:“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时间养分,更重要的是要避开狂风暴雨的直接冲击,等到根系深厚,树干粗壮,自然能经受风雨”
“那如何获取养分而又不引人注意?”
“雨水滋润万物,何曾区分该润泽哪一株草木?”
圆觉意味深长地说:“朝廷恩泽如同天降甘霖,总有办法接住的。”
胤禛眼中闪过顿悟的光亮:“多谢大师指点。”
就在这时,木门从外面被轻轻地推开,珈宁敲敲门走了进来,向圆觉双手合十行礼后,对胤禛到:
“四爷,方才我在寺中抽签,竟得了一只上签,签文曰:潜龙在渊、腾必九天,风云际会、鳞爪初现”
圆觉闻言点头含笑:“好签呀王爷!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潜道乃革。”
胤禛心中豁然开朗,向圆觉深深一揖。
“听大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离开禅房小院,胤禛和珈宁在寺院中漫步。
“珈儿,那签文当真是你抽来的?”胤禛忽然问。
“嗯,说来也巧,遇到一面善的小师傅,大概七八岁大,非要拉着我去前院,到前院就给我一个签盒让我抽签。”
珈宁没说的是,那孩子给她的感觉似曾相识,而且恰巧也是一双丹凤眼,她想探究潜藏在背后的到底是哪位大佬,这才随他而去。
她看胤禛没有接话,继续说道:
“我在签盒随便拿了一支,就抽到了此签。珈宁觉得,此签文特别应景,才拿过去给您和圆觉大师一看。
如今朝中局势复杂,四爷您又大病初愈,正可借此机会潜藏锋芒,让他们鹬蚌相争。”
胤禛闻言点头,圆觉大师也是此意。他借雨水与朝廷恩泽提醒自己可以借公务之机,安插人手培植势力,这样不引人注意。
漫步到香山之顶,胤禛停下脚步,望向远处的京城,既然如此,那便好好利用“养病”这个机会吧。
晚间,回到香山宅院,胤禛在书房写下一首诗:
懒问浮沉事,闲娱花柳朝。
吴儿调凤曲,越女按鸾萧。
道许山僧访,棋将野叟招。
漆园非所慕,适志即逍遥。
(注:此诗出自清世宗雍正皇帝《园景十二咏》之《葡萄院》一首)
珈宁看着桌上的字,不愧是清朝书法家,楷体写得好,行书字写得更好,还带有艺术感。
“四爷这字,写的真好,不如给这香山的院子题个名字吧。”
“哦?”胤禛有些意外地看着珈宁,戏谑道:“想不到夫人竟有如此雅性?”
他想了想,提笔写下三个大字:
悠然居
他搂过珈宁,头靠在她的肩头,低语道:“悠然见南山,这里是只属于我们两人的桃花源。”
珈宁哂笑:“比起桃花,珈宁可是更喜欢梅花。”
“哦?说说为何?”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胤禛怔了一瞬,随即了然,望向珈宁的目光也越发温柔:
“如此说来,确实梅花更胜一筹。”
窗外传来几声熟悉的鸟叫,胤禛知道这个时间,暗一应是有要事,便对珈宁道:
“夫人先回主屋,我忙完了过去找你,若是困了,你便先睡,不用等我。”
珈宁知道胤禛定有正事要忙,就先回主屋了。
房门刚关,一个黑影从窗户闪现进来:“属下参见主子。”
“说吧,有何要事?”
“主子,戴铎传来消息,近期江南盐引流通异常,有三分之一被虚报领取,导致官盐短缺,私盐泛滥。
此事牵扯太子门下江南盐运使徐望祖,八爷的人正在全力搜集证据,意图借此打击太子。这是戴铎给主子送来的详细情况。”
“李卫可有消息传来?”
“有,李卫给主子一封密信。”暗一上前两步把密信送到胤禛面前。
胤禛快速浏览了戴铎送来的情报和李卫的密信,眼中闪过一丝锋芒。
狗儿这小子外表看起来混不吝,办起事来确是心细如发。
他居然通过“金如玉”这个普通的商号,顺藤摸瓜查到了老九门下的一个私库据点。
老九可一直是老八的钱袋子,这个事如果让太子的人“查”到了这个秘密……
他找到当时查江南贪腐一案时发现的账册,指出两个人的名字,平静地对暗一道:
“这两个是太子的人,跟徐望祖必有联系,这是他们暗藏私盐的据点,你让人暗中观察确认一下,无误的话,就安排眼线透漏给八爷的门人……然后……”
听完胤禛的嘱咐,暗一领命而去。
胤禛回到主屋的时候,发现珈宁正半躺在榻上看书:“怎么还没睡?”
“等你。”
看到胤禛微扬的嘴角,珈宁俏皮笑道:“四爷可是有什么喜事?”
想起当初那账册的暗语破解还是珈宁的功劳,胤禛眼底的笑意更浓:
“能得珈儿相伴,是本王半生以来最大的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