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亲王府,书房内檀香袅袅,暗一送来消息时,胤禛正在誊写《悦心集》选词。
听完暗一的汇报,他笔尖微微一顿,随即又继续运笔,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
坐在一旁榻上看书的珈宁,见胤禛如此,眸中有些玩味道:“四爷似乎对这事并不意外?”
胤禛写完最后一笔,才放下毛笔,声音平静:
“皇阿玛心思岂是常人能猜测的?太子两立两废,伤透了他的心,不再明面上立太子也是情理之中。”
珈宁脸色掠过一丝好奇:“那四爷接下来如何打算?”
胤禛走到窗前,望着院中的积雪,思绪也漾开了来:
这种时候能做什么?自然是以不变应万变,该做事时做事,该尽孝时尽孝。
经历此事,皇上定然忌讳皇子结党营私,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显得自己无欲无求。
但……这其中尺度几何,他一时也不好把握。
他面色无波地看向珈宁:“考考爷的珈儿,你觉得爷应当如何应对?”
珈宁想了想雍正历史上的做法,斟酌了下用词,正色道:
“对君父,孝以事之,诚以格之,和以结之,忍以容之。同时高调做事,淡泊为人,从而使‘有才者不为忌,无才者以为靠。’四爷觉得可对?”
说完意识到什么,又倏地一笑,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刚是把自己当成了您,设身处地了一番,学得可像?”
胤禛隐去眸中那抹惊讶,叹息一声:“珈儿,爷连此等机密都不避你,还不明白爷的心?在爷面前,你不必紧张藏拙。”
说完,他走到暗一面前,思索片刻,沉声道:
“传信给李卫,让他配合戴铎,在江南粮道、漕运等部门位置,安插几个有用的人,跟他讲做得干净些,不留痕迹。”
“也传信给戴铎,办完这件事,让他把江南的势力渐渐移交到李卫手里,他不是想从幕僚尝试进仕途么?
告诉他,爷可以给他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另外,年羹尧在四川前段时间差事办得也不错,是时候为他请功了,你派人告诉年羹尧……”
“嗻,”
暗一领命无声退下,仿佛从没在屋内出现过。
胤禛走到榻前,轻拿走了珈宁手里的书放在一旁,挑眉道:“爷发现你政治嗅觉天赋异常敏锐。”
“哦?珈宁不太明白四爷的意思。”
“蛛丝马迹之间就能拼凑出朝堂的风向,这等天赋可不是常人拥有的。”
额,珈宁看着胤禛探究的眼睛,虽然已没有最初的害怕,但一时也不知如何解释。
她在现代因为喜欢看历史剧,还因为《雍正王朝》电视剧,去扒了他的传记和清史稿,查了各种史料……
所以这些大事件,她知道,也能敏锐察觉,但是细节上,她最多做到随机应变就不错了。
这一点,算是她穿越的唯一“金手指”?
见珈宁发呆似在思索,他附身把珈宁搂在怀里,手臂微微收紧,在她耳边喃喃道:
“珈儿,无论如何,答应爷,永远陪在爷的身边,不要离开。”
珈宁回拥着他,有些无奈:“胤禛,你在这里,我们的儿子也在这里,我不在你的身边还能去哪里呢?”
“你的见识,让爷觉得不似当今闺阁女子,过慧易夭,珈儿,爷怕……”
珈宁捂住了胤禛的嘴,柔声道:
“恰恰相反,珈儿笨得很,从小没有被家族按闺阁女子教育,女红琴艺样样不会。
也就是到了四爷府里才有幸得您亲自培养指点,带珈宁出去见了世面,增长些见识。
这些所谓天赋都是跟在夫君身边以后,一点一滴学到的。”
她松开手指,轻点了一下胤禛的鼻子,戏谑道:“依夫君刚才的评语来看,珈宁这几年来,也算进步神速,没给雍亲王您丢脸。”
看着珈宁笑意盈盈的表情,胤禛忽地释然,他捏了捏珈宁的脸颊:“你这丫头,倒是一点也不谦虚。”
说着用手指抬起她的下巴,低头对着樱桃般的唇畔,吻了下去……
这日,康熙突然留了几位成年阿哥在宫内进行家宴。
酒过三巡时气氛有些许微妙,康熙话语随意地问道:
“朕近日在御书房召集几位重臣之时,提了以后不在公开建储,也不再设立太子之位。
今日家宴也没有外人,你们兄弟都随意说说觉得此举如何?
胤禩见康熙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大方起身,敬了康熙一杯酒说道:
“皇阿玛圣明,立储之事关系国本,自当慎重。儿臣以为,皇阿玛正直春秋鼎盛之年,确实不必急于此事。”
五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成。
十四阿哥胤禵这次却有些耿直,难得没赞同胤禩的想法:
“皇阿玛,国不可无本,儿臣觉得,皇阿玛心中还是应有考量,以免朝臣猜测,人心浮动。”
康熙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一直沉默的胤祉、胤禛身上:“老三,你怎么看?”
胤祉忙放下筷子,恭声回应:“儿臣最近在编修《古今图书集成》深感文化传承,亦是国之大事。
若皇阿玛允许,儿臣愿专心于此,为朝廷再编一份《律历渊源》,将我大清天文,数理,乐律系统整理编撰其中,以传后世。
胤禛也站起举杯,不动声色道:“儿臣惟愿尽心办差,为皇阿玛分忧,为江山社稷出力。”
这两位阿哥都没有直面回答问题,而是表述了自己的态度。
康熙饮了一杯酒,没做评价,只是看着桌上的菜夹了一口道:“今日御膳房的厨子做得菜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宴会结束,康熙似不经意间问李德全:“刚才宴席之上,朕这几个儿子的话,你怎么看?”
话音刚落,李德全吓得跪倒在地:“皇上,诸位阿哥都是天潢贵胄,个个优秀,奴才不敢妄议……”
“朕恕你无罪,说吧。”
李德全默默擦了擦汗,皇上最近问他的问题……真是一个比一个要命! 他这个太监总管真是一天比一天难了!╥﹏╥
他斟酌了一下话语,迟疑道:“今个儿……八阿哥话说的漂亮,十四阿哥反驳的直率,四阿哥中规中矩,比较谨慎,而三阿哥醉心于编书反而超脱。”
康熙颇为玩味地看了李德全一眼,冷哼一声:
“你这老狐狸到是谁都不得罪!老八说的最漂亮,因为他想要朕坐得这个位置,但朕偏偏最不愿意给他。老十四年轻,如今在兵部历练,有直率的底气。
老四谨慎,也最沉得住气,会办事,政事上几次办差都很得当。但朕还是得再看看……
老三么,喜文着,性超脱……要么是真无欲无求,要么就是藏的最深。孟光祖那件事,胤祉当真不知?
古往今来,因文误国的帝王也比比皆是,唐后主,宋微宗哪个又文学造诣低呢?”
李德全不敢接话,只当自己是空气。
康熙把他的微表情尽收眼底,也不再难为他,只是兀自长叹一声:
“唉~朕这些儿子们长大了,都开始给朕玩儿心眼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