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位郑国执政大夫子产,那可是晋国上下都知道的郑国大人物,不少人对子产欣赏有加佩服有加赞誉有加。
但是,正因为如此,所以子产在郑国推出铸刑鼎这一改革举措,让一大群对子产欣赏有加佩服有加赞誉有加的晋国人对子产顿时失望了。
甚至连子产的好朋友羊舌肹大夫也失望了。但子产仍旧我行我素,他坚持自己的理念,相信自己推行法治没有错。
子产之所以能够在晋国人气指数超一流,其中一个原因,是晋国许多人认为子产精通与鬼神打交道。而且,子产还经常拿着这个专特精尖技术帮助晋国。
比如晋平公就得到了这种帮助。由于天天沉缅享乐,天天美酒美女什么的,晋平公很快又生了病。
上次生病,是公元前541年,那一次正好是郑国执政大夫子产来到晋国。当时,子产就劝谏过晋国人,让他们注意点,不要让国君过度近色。
这一次,公元前535年,晋平公又重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一病已经数月,看来是不行了。
此时,正好子产率领郑国使团赴晋国朝见,晋国中军将韩起不敢怠慢,以同等规格之礼接待了子产。
“已经三个多月了,全世界的大夫都请来看过了。不知吃了多少药,也不知搞了多少场祭祀,反正病情没半点见好。
今天我刚去见过主公,主公告诉我说,昨天晚上做梦,梦见了一头黄熊游荡在主公卧室门口。我看啊,就是这头黄熊鬼在做怪,但不知怎么办才好。”韩起对子产叹着气道。
“这黄熊不可能是恶鬼。这些年,全世界在晋侯和元帅你的努力下,实现了世界和平。这么大的功绩,上天应该降福的。”子产道。
子产呷了一口好茶,继续说道,“不过,从前尧帝派鲧去治水,鲧没有完成任务,尧帝就在羽山杀了鲧。之后,鲧的鬼魂就变成黄熊,跑到羽山了。
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王朝,就一直祭祀鲧。商、周两朝也祭祀他,从来没有断绝。
现在,贵国成为天下的盟主,也许是忘了祭祀他,难道是鲧的化身出现在贵国?
要不,元帅你去与晋侯商议一下,好好祭祀一下鲧吧。”
其实,晋国称霸百余年了,谁也没有祭祀过鲧,但为何偏偏轮到晋平公生了病呢?
子产确实也没有忽悠韩起,因为他深信,有的人的病其实只是心病,如果他们确定自己一定会好起来,那有可能真的会好起来。
子产不知道后世有这样一个故事:白猫陪生病的黑猫去医院,顺便与黑猫一起作了个体检。结果医生搞混了体检报告,有病的黑猫被诊无病,黑猫很开心,病真的好了。没病的白猫被诊有病,从此郁郁寡欢,真的生了大病!
但子产认为,既然那么多医生看不出晋平公有什么病,可能晋平公就是自己多瞎想了,心病而已。
“哦,对啊,夫子说得有道理!亏我们搞了那么多场祭祀,居然就是没有祭祀过鲧哦。”韩起起身拜谢子产。
韩起将子产的意见向晋平公作了汇报,随即召开了卿级领导班子会议,通过了在晋国全国开展大规模祭祀鲧的活动重特大决定。
晋平公听说自己得病的原因找到后,心下甚为宽慰,对生的信心立即升腾。
一场对鲧的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祭祀活动下来,说来不得不服,晋平公的病真的居然一点点见好了!
晋平公太感谢子产了,吝啬了一生的晋平公这一次大方得有点败家节奏:居然将两件珍贵的方鼎赠送给了子产!
在晋平公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下,晋国各卿大夫们也纷纷展现出了大国形象和大人物风范,他们向子产赠送了很多礼物。
子产赚大发了!坐在回郑国的马车上,押运着这辈子他所见过的最大财富,心里苦笑道:
“什么鲧变成黄熊,自己无非就是忽悠一下,去去晋国人心中的鬼而已。世上哪有什么鬼哦,只是人们的心中有鬼罢了。”
子产在晋国人心目中就多了一个知识渊博的印象,大家都在说:
“看看郑国执政大夫子产,如果不是他知道鲧的灵魂变成黄熊,主公的病还可能真好不了了。”
“子产,真是一位博学的人啊,而且不但博学,还善于跟鬼神打交道啊。”
这一次子产去晋国,编了一个鬼魂的故事,却治好了晋平公的病。看来,如果能够将鬼的故事讲到位,确实还是有些用的。
子产并不是一位无神论者,那个时代无神论者太另类了。但作为一个既强调法治又强调礼仪的执政大夫,他需要强调祭祀的重要性,那是维护国家礼制的需要。
但子产一直认为,祭祀什么的,如果过了度,那实在是劳民伤财,白白耗费精力物力民力财力。
但郑国国内却有一件与鬼相关的事力,是需要子产必须去解决的。
原来,郑国前执政大夫良霄在权力斗争中死于非命。死后,其仇家故意将良霄说得很坏,基本就将良霄说成是四大恶人之首的那类。
传到民间,人们有时会这样哄啼哭不止的小孩子:不要哭了啦,你再哭,良霄就要来找你了。
小孩听闻良霄之名,顿时止啼!
甚至史料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郑国都城新郑某个乡校,某个晚上,饭后的人们正聚在一起听人讲茶余饭后的事,突然,有人大喊尖叫道:良霄,良霄来了!
人群会顿时作鸟兽散!
老百姓对于鬼神之类的传说故事的演绎,那是超级厉害的。在接下来几年,参与杀害良宵的几个人陆续去世。于是,民间就流传,他们正是被良霄的鬼魂给索了命的。
反正,那个时候,良霄的鬼魂故事很多,人们都很害怕,但又很喜欢讲。如同许多女生,明明心里是害怕的,却又偏偏希望男朋友带她一起看恐怖片一样。
子产出使晋国回来后,其关于善用鬼神帮助晋国国君治好了病的事早就传开了。
那,就再使用一次鬼神吧。
子产想到了驱鬼的办法:提升良霄的儿子良止为大夫。成了大夫,良氏家族终于回归到上层贵族阶级行列,可以享受世袭封邑,良氏家族算是重新站了。
不管如何,良宵毕竟是郑国前执政大夫,他被杀是因为权力斗争,现在子产自己作为执政大夫,早就有心帮助良宵后人了。
提拔了良宵后人后,子产关于鬼神的言论便迅速传开了:大家都不要怕了,良霄的鬼魂不会再来捣乱了,因为国君已经给了良氏家族宗主良止提升为大夫并赐了土地,良霄一定很满意,所以他转世投胎去了,怨魂不再游荡人间。
全国人民都高兴了,良霄的阴魂终于散了。从此,关于良霄化鬼害人的事也就没人说了。
晋国人听说子产在郑国又一次成功地请走了鬼,对子产是敬重不已:这是一位善事鬼神的郑国执政大夫啊。
当时晋国中军佐赵成,前中军将赵武之子,他对鬼神便很迷信,所以每次子产出使晋国,他必定带着礼物去向子产请教。
有一天,赵成问子产:“贵国先执政大夫良霄卒后,他真的成为了一只恶鬼?”
子产想想都好笑,这本来只是民间丑化良霄之言,后来被自己利用,善待了良氏家族而已。见赵成问,子产呷了口茶,端了端身子,故意一本正经道:
“这当然是真的。人刚去世时,身体为魄,其残留的阳气为魂。魂是要散的,但什么时候散尽,因人而异。”
“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如果吃得好,营养得到保证,身体健壮,那他的魂魄就强劲有力。甚至有些孔武有力的人,能够在他死时将魂魄牢牢固定住,从而表现出现形的能力。”
“但凡魂魄现形,那是因为此人有意停留阳间,不愿早早转世投胎。”
“为什么要停留阳间?那是因为有心愿未了。一旦心愿了了,魂魄就会渐渐消散,直至最后无影无踪,这便是魂飞魄散。”
“一般的人,如果不是善终而亡,一定会有心愿未了,所以但凡有这个现形的能力,他是一定要现形的。”
“现形的魂魄只能体现在附身于他人才会在阳间转悠,这便是鬼附身。”
“而良霄本就是几代不愁吃穿,营养良好,身体健康,他本人也孔武有力。但他却不是善终的,所以他就在卒后魂魄不散并成形,且附身他人以索命,这便成了恶鬼。”
赵成听得是连连点头,子产张口一顿忽悠,心道:
“这世上,鬼话总是最令人相信,不知有多少人知晓,自己的论鬼,目的无非是为了善用这种虚幻的东西来实现自己的执政目标呢。”
那赵成为什么会如此迷信鬼神呢?
因为,赵成虽然是前中军将赵武之子,但作为赵氏家族宗主,他的身体健康状况很差。但凡是身体不好的人,求医问药无济于事的情况下,便会多想一些神鬼的事来。
赵成深信,自己的病,也许只有靠驱除鬼神才能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