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新桥时,老栓匠的手指正沿着榫头缝隙一寸寸摸过去。
他枯树皮似的掌心突然顿住,喉结动了动:“英子,陈知青,来。“
林英踩过桥板的脚步微顿,老栓匠这声喊里带着股子沉,像山涧底压了百年的石头。
她裹紧毯子快走两步,陈默的手虚虚护在她腰后,指节因为昨夜淋雨还泛着青白。
“看这儿。“老栓匠用拐杖尖挑起个桥眼,“榫头是活的,木头遇潮要胀,遇干要缩。
寻常铁钉三年就锈成渣,到时候榫头一松——“他重重敲了下桥板,“桥就得散架。“
林英蹲下身,桥眼里的木茬子还带着新砍的清苦松香。
她想起前世特警队修训练馆时,老师傅说过“千年木,万年钉“的讲究,可这深山里上哪儿找不生锈的钉子?
“得用陶钉,我师父当年修牡丹江大桥,用的就是陶钉!“老栓匠突然开口,声音像砂纸磨过石片:
“黏土掺了寒潭泥,烧出来比铁还硬,木头胀缩时跟着弹,钉子能咬进木头里百年不退。“
他浑浊的眼珠突然亮起来,“可咱们村没这手艺,县里陶窑早关了三年......“
林英的指甲轻轻掐进掌心,她想起空间里那口千年寒潭,潭边堆着的白色黏土——
前世坠崖时玉坠撞在崖壁,崩开条缝露出的空间,潭水冰得刺骨,可潭边的泥却带着股子清冽的矿物香。
“栓匠叔,您信我。“林英突然站起身,雨水打湿的裤脚还在往下滴水,“三日后,陶钉准到。“
陈默望着她眼里的光,没问半句缘由,只默默把姜茶往她手边推了推。
当夜,林英摸黑进了后山。
她蹲在老歪脖子树后,指尖刚触到玉坠,整个人便被寒雾裹住,百亩洞天里,寒潭正泛着幽蓝的光,潭边的白泥在月光下像撒了层银粉。
她抄起竹篓装了三担,出来时后背浸了层薄汗,却比任何时候都踏实。
“阿公,这泥您看看。“第二日清晨,林英蹲在张阿公的破窑前,把白泥摊在青石板上。
老陶匠的手刚碰到泥,就像被烫了似的缩回,又颤巍巍抚上去:“这泥......这泥里有股子冷香,像当年我师父说的寒潭泥!“他浑浊的眼睛突然亮得惊人,“成,我试试!“
接下来的三天,村东头的陶窑没断过烟火。
林英带着招娣守在窑边,每回开窑都被呛得直咳嗽。
第七十二窑开时,张阿公突然跪了下去,十二枚青灰色的陶钉躺在草灰里,钉身带着细密的冰裂纹,敲起来“当“的一声,像敲在铁砧上。
“成了!“张阿公捧起一枚陶钉,指甲在钉身上划出白痕,“硬!真硬!“他转头冲林英直抹眼泪,“我张瘸子活了六十岁,今儿才算把当年没烧完的窑补上了!“
老栓匠接过陶钉时,手都在抖。
他用袖子擦了又擦,对准桥眼轻轻一按,陶钉“咔“地嵌进去,严丝合缝。
“好!“他突然扯开嗓子喊,声儿震得山雀扑棱棱飞起来,“这钉入木,百年不退!“
桥边突然响起汽车喇叭声。
林英抬头,就见周卫国穿着蓝布中山装从吉普车里钻出来,皮鞋踩在泥里直打滑。
他身后跟着两个戴红袖章的,抱着一摞文件,脸绷得像块冻硬的馕。
“林队长好手段啊。“周卫国扯了扯领带,目光扫过新桥,“县里三令五申基建要备案,你们倒好,擅自施工?结构安全谁负责?出了人命算谁的?“
他转向陈默,嘴角扯出冷笑,“陈知青,你这插队的懂什么桥?设计图呢?安全认证呢?“
陈默早把图纸卷在怀里,闻言不慌不忙展开。
晨光里,《三梁承重图》上的墨迹还带着潮气,每个榫头位置都标着受力数值。
“周技术员请看。“他指着主梁节点,“三梁穿枋结构分散重量,每个桥柱承重一千二百斤,老栓匠按祖传桥法验过,写了保证书。“他又抽出张皱巴巴的纸,“这是全村三十八户的监工签字,我们自己验收。“
围观的村民突然哄起来。
二愣子挤到最前头,脖子粗得像座山:“我们天天看着呢!林队长带着我们扛木头,陈知青拿尺子量了八百回!这桥要是塌了,我二愣子把脑袋拧下来当尿壶!“
“对!我们监工!我们验收!“
“桥是给咱们自己走的,要啥县里认证!“
周卫国的脸涨得通红,刚要发作,林英突然提高声音:“要我说,桥成不成,试过才知道!“
她冲铁蛋使了个眼色,“去合作社牵五头壮牛来,每车装八百斤,谁家牛车能过,这桥才算合格!“
测试那天,桥头围得水泄不通。
老栓匠执意要坐头车,穿了他最体面的蓝布衫,手里攥着那枚陶钉。“走!“他颤巍巍喊了声,牛蹄“嗒嗒“踏上桥面。
林英攥着陈默的手,掌心全是汗。
桥板微微下弯,木梁发出“嗡“的轻鸣,像山风穿过老松树洞。
牛走到中段时,桥身突然震得更厉害,林英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下一秒,震动却像被什么托住了似的,稳稳往下沉,再没晃动半分。
“成了!“老栓匠突然拍着牛背大笑,眼泪砸在衣襟上,“这桥活了!它认咱们靠山屯的地脉!“
人群炸了锅。
招娣举着野菊花蹦蹦跳跳,小栓往桥缝里塞松枝,二愣子把周卫国带来的红袖章抢过去当旗子挥。
林英望着桥上来回走动的牛群,突然觉得眼眶发热——这桥不是木头堆的,是她和陈默,和全村老老少少的汗珠子砸出来的。
当晚,马三摸黑溜进林英家,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脑门磕得“咚咚“响:“林队长,我对不住您!周卫国让我把木价抬三倍,说桥修不成,县里就能接手赚大钱......“
他抬起头,眼里全是红血丝,“我家娃病了,他说给我钱看病......可我看着你们半夜扛木头,看着老栓匠跪在窑前......“
林英没说话,转身从里屋提出两袋精面粉,又捧出一坛野蜂蜜。“马嫂子昨天跟我说娃没力气。“她把东西塞进马三怀里,“拿回去给娃补补。“
马三的眼泪“啪嗒啪嗒“砸在面粉袋上。“林队长,我马三不是人!“他重重磕了三个响头,“明儿我带十五个木匠来,把我压箱底的工具都搬来!这桥要是塌了,我马三跟老栓匠一块儿埋!“
竣工前夜,林英和陈默坐在桥头。
夜风吹得桥板轻晃,像摇篮。
陈默突然摸出枚陶钉,上面刻着两个字母:Lch。“白天看你取泥......“他声音轻得像山雾,“我猜你有秘密,可你护着这山,护着咱们村,我信你。“
林英望着他眼里的星光,喉咙发紧。
她刚要说话,远处突然亮起两道白光——吉普车灯划破夜雾,照得桥头的松树影子乱晃。
“县官员来了!“前头有人喊。
车还没停稳,后车厢突然跳下个人。
林英眯起眼——是周卫国,他手里举着张纸,在车灯下泛着冷白的光。
“林英!“周卫国的声音带着股子狠劲,“县里有令,这桥擅自施工,即日起封桥整改!“
夜风卷着他的话撞在桥板上,林英望着桥栏上那枚刻着Lch的陶钉,手指慢慢蜷紧。
她知道,这一夜,注定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