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卷着晨雾从岭后涌来,林英立在老槐树下,布鞋尖碾过几粒被露水打湿的草籽。
远处的黄尘越来越浓,连带着引擎的轰鸣都撞进耳朵里,那是辆绿色吉普车,停在山口那片开阔地,没往村里开半步。
“嗡“扩音喇叭的电流声先炸响,惊得枝头麻雀扑棱棱乱飞。
林英望着车顶支起的铁皮喇叭,喉结动了动。
“靠山屯林英,涉嫌以封建迷信手段蛊惑群众,制造伪科学器具......“刺耳的女声穿透晨雾,惊得晒谷场上晒玉米的刘婶打翻了竹筛,金黄的玉米粒骨碌碌滚到林英脚边。
她弯腰捡起一粒,指尖触感粗粝,像极了三年前刚重生时啃过的树皮。
“完了完了!“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王二柱的破棉袄襟子被山风掀得猎猎响,“我昨儿还跟老周头说瓮水甜,这要算同谋不?“
“嘘!“张寡妇扯了扯他的衣角,眼神往林英那边飘。
林英没动,她望着人群里挤进来的陈默,他手里攥着个蓝布包,是昨夜她让他藏在灶台砖缝里的十份医生联名信。
此刻他额角渗着汗,却冲她微微点头,指节把布包攥得发白。
“现责令立即停止一切非法生产活动!“喇叭声又尖了几分。
林英突然听见身后传来陶土的腥气,回头正撞进柳氏发红的眼眶。
老窑娘攥着块擦瓮的粗布,指节因用力泛白:“要烧窑?我跟他们拼了!“
“烧窑?“林英突然笑了,笑声被山风撕成碎片,“柳婶,把窑门打开。“
窑厂的木门“吱呀“一声裂开条缝,十七口寒泉瓮在晨雾里显出轮廓,导灵九线像暗夜里的星子。
林英转身看向人群,声音不大,却像钉子般钉进每个人耳朵:“各位叔伯婶子,昨夜我让小炉匠把所有图纸烧了……“
人群里响起抽气声,“但烧的是原件。“她摸出颈间玉坠,在掌心里蹭了蹭,“副本在我这儿。“
陈默突然挤到她身边,蓝布包“啪“地拍在窑台上,展开是十张盖着县卫生所红章的纸:“这是十名医生的证明。
药引蜜里的蜂蜡能中和山泉水的涩味,导灵纹能让水流动起来......“他顿了顿,声音突然拔高,“就像咱们靠山屯的河!“
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我家铁柱喝了瓮水,夜里没喊肚子疼......“
“测数据!“林英抄起竹扁担往地上一戳,震得窑台落了层灰,“省里要名分,咱们给事实!冷叔,拿温度计!“
冷四爷从背后摸出个布套,里面整整齐齐插着七支玻璃管。
他弯腰往第一口瓮里注水时,浑浊的井水漫过导灵纹,突然“叮“地轻响,像极了山涧里的鹅卵石撞在一起。
“十点整,水温18c,溶解氧2mg\/L,ph值7.2。“村医老周头举着记录本,声音发颤。
林英退到窑门边,看陈默给每口瓮系上编号木牌,看小炉匠蹲在地上用炭条画时间线,看柳氏往瓮底垫上晒得干燥的松针。
山风裹着陶土味钻进鼻腔,她突然想起现代特警队的实验室,那时她穿着白大褂测毒品成分,现在穿着粗布衫测山泉水。
可本质有什么不同?
都是要让数据说话。
两小时后,第一口瓮的温度计汞柱开始往下跳。
老周头的笔尖在纸上洇出个墨点:“11点20分,水温12c,溶解氧4mg\/L......“
“12点整,8c!“冷四爷的火钳“当“地敲在窑砖上,惊得围观的小栓从柳氏怀里挣出来,踮脚往瓮里看。
他突然喊:“婶子你看!水变清了!“
人群像被捅了的马蜂窝。
王二柱挤到最前面,伸手蘸了点瓮水舔了舔,突然咧嘴笑:“甜的!跟我小时候在鹰嘴崖喝的泉水一个味儿!“
“这哪是假的?“张寡妇把怀里的小闺女往林英怀里一塞,“我家妞妞喝这个,昨夜尿了三回床,可她以前喝井水,总说肚子疼!“
林英望着人群里发亮的眼睛,喉结动了动。
她摸出预先准备好的粗布信封,把老周头的记录本仔细塞进去,又挑了口最小的寒泉瓮,用蜡封了口,贴上“省城专送“的纸条。
“陈默,挑担。“她把瓮和信封搁在竹筐里,扁担往肩上一压,“冷叔,跟我走。“
吉普车的司机正蹲在车边抽烟,见他们过来,手指一抖,烟头掉在裤腿上。
林英把竹筐往车盖上一放,瓮口的蜡封在阳光下泛着蜜色:“数据在信里,水在瓮里。“
她弯腰与司机平视,“您要是信得过,让省里专家喝一口,要是喝出蛊来,我林英跟您回省城。“
司机盯着她颈间的玉坠,喉结动了动。
扩音喇叭突然“刺啦“一声,他手忙脚乱去按开关,广播声变了调:“......情况待查,暂不采取强制措施......“
吉普车扬尘而去时,林英望着车屁股后卷起的黄尘,摸了摸竹筐里的瓮。
陈默突然碰了碰她的胳膊,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山梁上,周卫国蹲在老支书的坟前,怀里抱着个空了的火油瓶。
他抬头望过来,在晨雾里只看得见模糊的轮廓。
“他不会再烧瓮了。“陈默轻声说。
林英没接话,她望着窑厂方向,十七口寒泉瓮在夕阳里泛着青灰色的光,像十七颗埋在土里的星子。
小炉匠正蹲在最边上那口瓮前,用炭条描补导灵纹,柳氏端着碗热粥站在他身后,蒸汽模糊了她的脸。
当晚,靠山屯的灯火比往年都亮。
林英坐在自家炕头,借着煤油灯看陈默整理的新窑图纸。
窗户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水声,家家院里都支起了寒泉瓮,月光落在水面上,像撒了把碎银。
“叩叩叩。“
门被轻轻推开,冷四爷裹着股寒气进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王工的回信到了。“
林英展开信纸,墨迹未干:“活性团未衰减,反而增强。
特殊基因样本档案,待议。“最后一行小字被画了道粗线:“靠山屯,自有火种。“
陈默凑过来看,突然笑出了声:“王工这是......“
“护着咱们呢。“林英把信纸叠好,塞进炕席下的木匣。
窗外传来山风掠过松枝的声响,她望着匣里躺着的导灵纹副本,指尖轻轻拂过纸边,“但还不够。“
月光爬上窗棂时,林英听见院外有脚步声。
她掀开门帘,正看见小炉匠抱着块陶土站在枣树下,柳氏跟在他身后,怀里抱着个用红布裹着的东西。
“英丫头。“柳氏把红布包放在石桌上,露出里面半块残陶,“我夜里翻老窑,找出这个。“陶片上的纹路与寒泉瓮的导灵纹有七分相似,边缘刻着“洪武三年“四个小字。
林英的手指在陶片上轻轻划过,突然抬头看向三人:“明儿晌午,来我家。“
山风卷着松涛声掠过屋顶,把这句话送进了夜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