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菜”、“傻柱火锅”、“傻柱烤鸭”三条产品线在北京城齐头并进,生意红火得如同三座不停喷发的活火山,钞票像熔岩一样滚滚流入合资公司的账户。何雨柱坐在越来越气派的董事长办公室里,看着墙上那张巨大的中国地图,眼神越来越亮,也越来越不满足。
四九城这块地盘,已经被他啃下了大半。柱爷我的手艺,柱爷我的招牌,就只配窝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
不行!绝对不行!
“进军外地市场!”何雨柱在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用他那标志性的大嗓门,斩钉截铁地宣布了这个决定,拳头砸在铺着玻璃板的地图上,震得茶杯乱颤,“咱们这‘傻柱’的味儿,得让全国人民都尝尝!”
会议室里,他这边的老部下如老王、马华等人,早已习惯了老板的疯狂,只是默默点头,盘算着自己肩上的担子又要重几分。而娄晓娥那边派驻的财务总监和运营代表,则面面相觑,欲言又止。他们承认“傻柱”在北京的成功,但对外扩张意味着巨大的资金投入、陌生的市场环境、复杂的地方关系……风险太高!
“何董事长,”财务总监推了推眼镜,谨慎地开口,“扩张是好事,但是否应该更谨慎一些?可以先做详细的市场调研,选择一两个重点城市试点,稳扎稳打……”
“试点?稳扎稳打?”何雨柱直接打断他,眉毛一扬,“等你们调研完,黄花菜都凉了!市场就在那儿,你不去占,别人就去占!柱爷我做事,就讲究个快、准、狠!”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点着几个位置:“天津卫,离得近,口味跟北京差不多,必须去!上海滩,花花世界,有钱人多,也得插一脚!还有广州,南方重镇,改革开放的前沿,更不能落下!”
他这架势,完全不是商量,而是直接下达作战指令。
“老王!”他看向老王,“你负责天津市场,带一队熟手过去,照搬北京模式,尽快把第一家‘傻柱菜’给我立起来!”
“马华!”他又看向马华,“上海那边交给你!那边人精细,对味道要求更高,把你压箱底的本事都拿出来!”
“火锅和烤鸭的队伍,也给我准备好,等菜馆站稳脚跟,立刻跟上!”
他雷厉风行,根本不给其他人反驳的机会。娄晓娥那边的代表见他主意已定,而且前期资金充足,知道反对无效,也只能暗自摇头,准备在财务和法务上尽量把控风险。
说干就干!何雨柱的商业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他亲自带队,骑着摩托(现在偶尔也坐公司新配的桑塔纳了),开始了对天津、上海、广州等目标城市的疯狂考察。不再是当初找铺面时的小打小闹,这次他看得是地段,是规模,是未来发展的潜力。
谈判桌上,他依旧是那副混不吝的作风,但底气更足,出手更阔绰。看中的地方,租金?砸!转让费?给!遇到难缠的本地势力或者竞争对手,他也有的是办法,或利益捆绑,或借势压人,或直接展示肌肉(比如带着一帮精干的员工去“参观”),总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在强大的资金开路和何雨柱那股子蛮横的推进力下,阻力被一一强行突破。天津劝业场附近、上海南京路旁、广州上下九街区……一个个黄金地段,相继挂上了“傻柱餐饮”正在装修的围挡。
装修队伍分赴各地,严格按照北京总店的标准施工;核心厨师和管理人员一批批被派遣出去,带着何雨柱亲手制定的操作手册和核心调料配方;宣传造势同步启动,“傻柱菜,北京来的好味道!”的广告开始出现在当地的报纸和电台里。
规模进一步扩大!进军外地市场!
何雨柱的“傻柱”商业舰队,已然升格为远征军团,满载着资本、技术和一股子不服输的闯劲,扬帆起航,剑指全国!四九城的餐饮江湖,已经快容不下他这尊大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