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东郊,原国民党军一处废弃的小型野战机场。连日风雪初霁,冬日苍白无力的阳光洒在空旷的跑道上,融雪未净,处处泥泞,更显荒凉。几间简陋的砖石结构平房,临时充作了会面地点。周围戒备森严,但气氛并非剑拔弩张,而是一种异样的、混合着紧张、肃穆与历史沉重感的寂静。手持冲锋枪的华东野战军士兵与楚云飞贴身卫队的官兵分立两侧,彼此警惕地保持着距离,目光偶尔交汇,又迅速移开,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审视。
平房最大的一间屋内,生着一个简陋的铁皮炉子,驱散了些许寒意。几张旧桌椅拼凑在一起,铺上了略显干净的军绿色桌布。楚云飞提前到了。他换下了一直穿着的国民党军将官呢大衣,身着一套熨烫平整但未佩戴任何军衔标志的黄呢军常服,独自站在窗边,望着窗外荒芜的跑道和远处徐州城模糊的轮廓。
孙大勇等几位核心将领留在城内处理繁冗的移交事宜,他只带了两名贴身副官等候在外。这一刻,他需要独自面对。半生戎马,半生对手,如今要以这样一种方式相见,心中五味杂陈。有卸下重担的释然,有抉择之后的轻松,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悲壮的苍凉。他知道,跨过今天这道门槛,他楚云飞的名字,在历史的书写中,将彻底走向另一个方向。
门外传来一阵沉稳而有力的脚步声,夹杂着简短的口令声和卫兵敬礼的动静。楚云飞深吸一口气,缓缓转过身。
门被推开。首先进来的是一位戴着眼镜、面容清癯、目光睿智沉稳的中年军人,气质儒雅中透着干练,正是华东野战军代政谭。紧随其后的,是一位身材不高、但气场强大、眉宇间自带一股威严与果决的将领,正是威震天下的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他们的军装洗得发白,却异常整洁,与楚云飞的笔挺呢制服形成了鲜明对比,仿佛象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与风格。
没有大批随从,只有寥寥几位高级参谋和政治工作人员安静地跟在后面。这场会面,级别极高,却刻意保持了低调。
楚云飞上前两步,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个礼,敬的是对方作为军人的身份和地位,也敬这场即将载入史册的会面。
“楚将军。” 粟和谭几乎同时抬手还礼,动作干脆利落。粟的目光迅速扫过楚云飞,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谭则微微颔首,眼神温和些,带着一种大局已定的从容。
“粟司令员,谭政。二位长官亲临,云飞……深感荣幸。”
“楚将军深明大义,使徐州古城免于战火,功在民族,利在千秋。该说荣幸的是我们。”谭率先开口,语气诚恳,打破了最初的拘谨,“一路辛苦了,请坐。”
三人落座,参谋人员悄无声息地退到稍远处等候。炉火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屋内一时陷入短暂的沉默。这不是简单的寒暄。
粟开门见山,语气沉稳有力:“楚将军通电起义,和平移交徐州,避免了一场浩劫。主席对此高度赞赏。不知将军对部下官兵的安置,以及个人今后有何打算?”
楚云飞迎上粟的目光,坦然道:“多谢贵军……多谢党的肯定。云飞此举,一为保全麾下数万官兵性命,二为使古城百姓免遭涂炭,三则……实不愿再见同室操戈,同胞相残。至于个人,但求为一平民,了此残生,于愿足矣。部下官兵,皆因我之命放下武器,恳请贵军能依诺予以妥善安置,去留自愿,云飞感激不尽。” 他将姿态放得很低,言语中透露出退意,这也是他反复思量后的真实想法,夹杂着几分试探。
谭温和地笑了笑:“楚将军过谦了。将军是难得的军事人才,正直爱国,以往各为其主,如今既已回到人民阵营,正当发挥所长,为国家民族的新生贡献力量,岂可轻言归隐?党和主席求才若渴,对起义将领一向优待,量才录用。将军尽可放心。”
粟接过话,更具体地说道:“当前,部队需要时间整编消化,官兵需要学习适应。我们初步考虑,原楚部官兵愿意留下的,经过短期政学习和整训后,将编入人民解放军序列,待遇等同。不愿留下的,发放路费,遣散回乡。至于楚将军你,”他顿了顿,“可否先屈就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一职?一方面可协助稳定起义官兵情绪,传授军事经验;另一方面,也可有段时间熟悉新情况,静观时变。不知意下如何?”
这个安排,显然经过深思熟虑。既给予了足够高的地位和尊重(华东军政大学是培养解放军中高级指挥员的重要机构),又避免了立即赋予实权可能带来的不便,提供了一个缓冲和过渡期,体现了高超的政智慧和诚意。
楚云飞心中微动。他原已做好被冷遇甚至监视的准备,没想到对方如此安排。他沉默片刻,抬起头,目光清澈:“多谢粟司令员、谭政厚爱。安排甚为周到,云飞……愧不敢当,唯有竭尽绵薄,以报不弃之恩。只是……”他略一迟疑,“部下官兵安置,乃云飞首要牵挂,望能参与其中,亲眼见到他们各得其所,方能心安。”
“这是自然。”谭震林立即肯定道,“楚将军熟悉旧部,他们的思想工作,还需将军鼎力相助。我们会派工干部全力配合。”
关键的议题在简洁高效的对话中迅速确定。接下来的交谈,气氛缓和了许多。粟简单介绍了当前全国战局的飞速发展,谭则谈及了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楚云飞大多静静聆听。他从对方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蓬勃朝气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这与国民党内部的腐朽颓丧形成了鲜明对比。
会谈时间不长,约莫半小时。结束时,粟和谭站起身。粟向楚云飞伸出手:“楚将军,欢迎你做出正确的选择。希望我们今后能携手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楚云飞看着伸到面前的手,这只手,指挥千军万马,让无数国民党名将折戟沉沙。他略一停顿,终于也伸出手,与粟、谭依次紧紧一握。这一握,轻描淡写,象征着一段历史的终结和另一段历史的开启。
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过多的客套,这场注定写入历史的会面,在平静甚至有些简陋的氛围中结束。楚云飞站在门口,目送粟、谭等人的车队在卫队护卫下驶离,消失在冬日苍茫的视野尽头。
他独自站立良久,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轨迹已彻底改变。他转身,对等候的副官轻声说:“回城。”
车子驶向徐州城。阳光下,那座刚刚经历巨变的古城,似乎正从漫长的冬眠中,缓缓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