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红星县的政治空气却因人事酝酿而显得燥热不安。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危机,如同北疆袭来的寒流,以极其猛烈和残酷的方式,打断了所有的暗中较量和常规节奏,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强行拽离了人事安排的棋盘,投向了红星县北部与邻县交界的柳林镇。
危机的导火索,是柳林镇境内一家名为“丰泰化工”的市属企业。该企业主要生产染料中间体,其污水处理设施因常年疏于维护更新,在一天深夜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大量未经充分处理、含有高浓度苯胺类物质的废水,直接排入了流经厂区的清水河。清水河下游不到十公里,便流入邻县绿水县境内,是沿途多个村镇重要的灌溉和饮用水源。
泄漏发生初期,企业试图隐瞒,只是私下组织抢修。然而,刺鼻的气味和河面上泛起的诡异彩色油膜,根本无法掩盖。消息首先由下游绿水县养鱼户发现大量死鱼而引爆,迅速通过电话和口耳相传,在两岸村民中引起巨大恐慌。
“清水河被红星县的企业污染了!”
“我们的稻田、鱼塘完了!喝水都不安全了!”
“找他们算账去!”
愤怒的绿水县村民,尤其是受损最严重的几个村庄,情绪迅速失控。上百名村民自发聚集,手持农具,沿着河岸向上游涌来,试图冲击“丰泰化工”厂区讨要说法。而柳林镇这边,沿河的村民同样人心惶惶,担心受到波及,更怕承担赔偿责任,也聚集起来,与前来“问罪”的绿水县村民在河岸地带形成对峙。双方情绪激动,推搡、辱骂不断,场面极度混乱,大规模群体性冲突一触即发!
更严重的是,这起污染事件迅速演变为敏感的跨界环境纠纷和舆情热点。绿水县政府方面反应强烈,分管副县长亲自打电话向红星县提出严正交涉,要求立即彻查、严肃问责、全面赔偿,并威胁将上报市政府乃至省政府。省市环保部门的电话也接连追到红星县环保局和县政府。几家嗅觉敏锐的媒体记者,已经闻讯赶往现场。
消息传到红星县委,如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县委书记郑国锋震怒,立即中断所有日程,召开紧急常委会。
会议室里,气氛前所未有的紧张。郑国锋脸色铁青,一拍桌子:“乱弹琴!丰泰化工是市属企业不假,但它在我们的地界上!出了这么大的事,造成跨界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极其恶劣!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妥善处置,否则无法向群众交代,无法向市委市政府交代,也无法向兄弟县交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如何处置上。这起事件,敏感复杂,牵扯多方:涉事企业是市管,协调难度大;污染事实清楚,赔偿和治理压力巨大;群众情绪激动,维稳风险极高;还涉及跨区域协调和舆论应对。处理好了,是分内之事;处理不好,就是重大责任事故,谁也担待不起。
“郑书记,杨县长,”谢再兴率先发言,语气急促,“事态紧急,必须立刻控制局面!我建议,立即成立高规格的应急处置指挥部,由县里主要领导坐镇指挥,公安、武警立即介入,强制隔离冲突双方,防止事态升级!同时,立刻向市里报告,请求协调市国资委、环保局,责令丰泰化工立刻停产整顿,并派出工作组指导处置!”
他的方案核心是“强力控局”和“向上求助”,这符合他一贯强调权威和依靠上级资源的风格。赵国庆在一旁飞快记录,显然这是他这一方准备好的应对思路。
会场内一阵沉默。强力控制固然能暂时压住场面,但群众的核心诉求——污染治理、损失赔偿、责任追究——并未解决,矛盾只是被强行按下,隐患极大。而且,过多依赖上级,也显得红星县缺乏独立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时,宋知远沉稳的声音响起:“郑书记,杨县长,我同意立即成立指挥部,也必须立刻向市里报告请求支持。但是,我认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迅速派出一位能够代表县政府、有足够协调能力和决断力的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充当一线指挥。”
他环视众人,目光坚定:“这个人选,必须能迅速稳定群众情绪,控制污染扩散,搭建起与绿水县、涉事企业、受害群众的对话平台,为后续处置赢得时间和空间。如果只是等待上级工作组,或者简单采取强制措施,很可能错失最佳处理时机,激化矛盾,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知远同志认为,派谁去合适?”郑国锋直接问道,目光锐利。
宋知远没有任何犹豫,清晰而有力地说道:“我提议,由李腾同志代表县政府,担任前线处置小组组长,全权负责现场协调处置工作!”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连李腾本人(作为工作人员列席记录)都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向宋知远。
谢再兴立刻反驳,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质疑:“李腾?他一个办公室秘书,虽然有协调经验,但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突发事件,他能行吗?这可是涉及跨区域、环保、维稳、舆情的多重压力!万一处置失当,后果不堪设想!我认为应该派更有基层经验、职级更高的同志去!”
赵国庆也忍不住低声补充了一句:“是啊,李秘书毕竟年轻,这种场面……”
会议室里议论声顿起。谁都明白,这是一个烫手山芋,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处理好了,一战成名;处理不好,政治生命可能就此断送。
宋知远面对质疑,神色不变,语气反而更加沉稳:“我理解再兴同志的顾虑。但是,我认为,正因为事件复杂,才更需要像李腾这样的同志。第一,他长期在县府办工作,熟悉全县情况,协调各部门能力强;第二,他全程参与了灾后重建、产业园申报和审计工作,具备处理复杂问题和应对压力的经验;第三,他原则性强,处事公正,容易赢得群众信任。至于职级,县政府特派代表的身份,足以赋予他必要的权威。这正是一次检验年轻干部在关键时刻能否扛起责任、独当一面的机会!”
他最后加重了语气:“我相信李腾同志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这也是对他下一步是否适合担任更重担子的最好考核!”
会场内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在宋知远、谢再兴以及低头不语的李腾身上来回移动。
郑国锋书记眉头紧锁,手指快速敲击着桌面,显然在进行着激烈的权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意味着现场局势可能进一步恶化。
终于,郑国锋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做出了决断:“好了!时间不等人!就按知远同志的意见办!”他看向李腾,语气不容置疑,“李腾同志!”
“到!”李腾立刻站起身,心脏剧烈跳动,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在瞬间涌向头顶。
“县委决定,由你担任红星县处置柳林镇丰泰化工污染事件前线指挥组组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全权负责现场一切应急处置工作!你的任务是:第一,不惜一切代价,立即控制污染扩散,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第二,迅速平息事态,稳定群众情绪,绝对不允许发生大规模冲突;第三,搭建沟通平台,与绿水县方面、涉事企业进行紧急磋商;第四,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县里各部门、柳林镇党委政府,全力配合你的工作!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巨大的压力如同泰山压顶,但在这关键时刻,李腾脑中闪过的是宋知远信任的目光,是自己多年来的积累和准备,是身后几十万红星县干部群众的重托。他压下所有的杂念和恐惧,挺直胸膛,声音清晰而坚定地回答:
“坚决完成任务!保证不让事态扩大,全力维护红星县形象和群众利益!”
“好!立刻出发!”郑国锋一挥手。
会议结束,众人匆匆离去。宋知远走到李腾身边,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只低声说了一句:“沉着,冷静,依法依规,大胆处置!我等你消息。”
没有更多的嘱咐,但千言万语都已在这一拍和一句话中。
李腾深吸一口气,没有任何迟疑,甚至来不及回家收拾行李,只是给张薇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有紧急任务,去柳林镇,勿念”,便带着县委办的紧急派车命令和刚刚抽调的环保、公安、信访、宣传等部门的几名骨干,顶着秋日的寒风,乘车风驰电掣般向数十公里外的柳林镇驶去。
车窗外,景物飞速倒退。李腾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开始飞速运转,思考着抵达现场后的第一步、第二步……他知道,这是他职业生涯以来,面临的最严峻、最直接、也最残酷的一次考验。一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硬仗,正在柳林镇等着他。而他,已经站在了这场风暴的最中心。